安源是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从1921年起,这里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了历时10年的革命斗争,在中共党史上描绘出波澜壮阔的一笔,也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革命文物。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保存着这样一封珍贵的信件。它是李立三同志1965年写给该馆负责人朱子金的信。信笺为中共中央华北局专用,纵26.5厘米,横18.7厘米,上方有时任中共萍乡市委书记肖烈的批复:“市委意见照立三同志意见办理。”信笺为李立三同志手书的黑色钢笔字。另有一只信封:左上方贴有一张“人民大会堂”图案的邮票,右下方印有红色的“中共中央华北局”7个大字,中间为蓝墨水钢笔书写的“江西省萍乡县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朱子金同志亲启”的字样。
朱子金是朱少连烈士之女,1965年1月担任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副馆长。朱少连,株萍铁路工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副主任、路局主任,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是我党最早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之一,1929年1月因叛徒告密,在萍乡英勇就义。李立三在安源工作时与朱少连结下了深情厚谊。
1964年11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兴建了陈列室。为了解安源革命斗争史实,朱子金写信给李立三,请他回忆刘少奇当年在安源的住处。因为信息不灵,只听人说李立三是劳动部部长。1965年6月,朱子金给李立三写了一封信,寄往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信发出后月余不见回音。1965年8月,朱子金从一位来安源参观的中央首长那儿打听到李立三已调离劳动部,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便再次给他写信。
1965年8月30日,天高云淡,微风拂面。66岁的李立三从北戴河疗养回京。进家门不久,他就提出要到办公室去处理公务。“立三,怎么刚进门也不休息就要去办公室?”他的妻子李莎递上茶杯,关切地问。“这次组织关照,让我在北戴河整整休养了三个月。这么久不在家,肯定有很多事情着急处理。”李立三喝完水,拿起公文包就离开了。
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办公大楼内,李立三办公桌前的文件分门别类,摆得整整齐齐。李立三坐在办公桌前,一件一件地仔细阅读,突然被两封信吸引住了。这两封信都是从安源发出的。安源,这个多么亲切而熟悉的地方。40多年前,李立三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时间,与路矿工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他十分惊喜地拿起信封,急切地将封口撕开,只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信笺上写着工工整整的钢笔字,两封信的内容大致相同:
尊敬的李立三同志:
为了对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安源现已正式建立了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修复了俱乐部、夜校等革命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三位主要领导人中,毛主席和您在安源的住址早已恢复并陈列展出,唯独刘少奇主席在安源的住址,虽经多方调查,迄今仍未落实,不知您是否记得刘主席当年在安源是住在什么地方,敬请回信告之。
此致
敬礼!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朱子金
李立三一口气看完来信,顿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安源领导工人革命斗争的许多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在他的脑海。那是1921年12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李立三因闹学潮,被反动当局驱逐回国后,受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委派,到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创办工人夜校,建立党支部,组织工人俱乐部,领导路矿工人大罢工……在安源这块红色土地上,曾有朝夕相处的战友,有心心念念的工人,还洒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是他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如今,党和政府在安源建立了纪念馆,对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确实十分必要。他看到信中说安源恢复并陈列了他当年的住址时,心里很是不安。他觉得自己当年在安源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只是履行了一个普通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怎么能陈列宣传自己在安源的住处呢?安源纪念馆应该宣传毛主席、刘少奇同志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丰功伟绩,宣传黄静源、朱少连、周怀德、谢怀德、杨士杰等安源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李立三越想越觉得应该把这些意见和想法向安源纪念馆的同志说清楚。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拿出纸和笔,给朱子金写回信,内容全文如下:
子金同志:
两次来信都收到了,安源成立了纪念馆,修复了原来俱乐部、夜校、毛主席住所等供人参观,这很好,对青年一代是有教育意义的。少奇同志初到安源时住在什么地方,我已经记不起来了。
至于我,只是按照主席指示和工人群众意见办事的一个普通工作者。我的原来“住址”或“秘密工作处”的牌子,请不要悬挂,已经挂了的都请取下来,希望你向纪念馆的同志说明,按此办理。如果有不同意见,便请把我这封信送矿务局党委一阅,并希望他们能同意我的意见,指示纪念馆同志办理。
敬礼!并请向老工人们问好!
李立三 八月三十日
朱子金收到李立三的回信后,立即向全馆同志做了传达。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从李立三同志来信的字里行间,体现了他谦虚谨慎、高风亮节的崇高品质。根据李立三来信的意见和萍乡市委书记肖烈的批复,安源纪念馆将李立三在安源秘密工作处旧址的说明牌取下。
1966年下半年,李立三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遭受残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朱子金冒着极大危险将李立三的信件悄悄藏了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为李立三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朱子金主动将这封信捐赠给安源纪念馆。2003年9月18日,江西省文物鉴定组专家认定,李立三现存的亲笔信件不多,特别是写给安源革命烈士后代的极其珍贵,信中还提到毛泽东、李立三在安源工作的事,是证实安源工运史的重要史料,一致推荐申报为国家一级文物。200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该信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