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出台的《博物馆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2021年由国家文物局等九大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发挥教育功能”条目,鼓励博物馆“为大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支持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使博物馆成为学生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广东省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文博人才和资源优势,创新“馆校合作”新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馆校合作”新模式,全力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
2月23日,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山大学签订关于中山大学本科生课程《博物馆学实践》的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是广东省博物馆在与中山大学2021年签订的“共建本科实习教学基地合作”基础上再次创新教学新模式,旨在尝试一种新型且符合博物馆学“强实践性”特点的“馆校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理论贯通实践,注重育才方法,创新文博人才培养新模式 传统定义上,博物馆学因其极强的实践性和实验特征,在欧美高校常从属于艺术史、艺术学、视觉艺术、文化遗产学,或是专门设置的博物馆学或美术馆学之下,且多设置在研究生阶段或是颁发结业证书型的短期培训,设有本科博物馆学位的相对较少,且常与当地博物馆机构联合实践教学。我国博物馆课程则常采用实践和实地考察等方案,对于馆校结合的博物馆学教学模式却鲜有尝试,而这种模式却是国际上常见且渐成体系的博物馆学教育模式。
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山大学的此次合作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此次,将《博物馆学实践》课堂的本科课程移到了博物馆,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是一次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馆校利用遥望珠江两岸的近地优势和双方各自在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的优质资源,强强联手,推进文博行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地方建设。
此次合作的主体《博物馆学实践》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常设本科课程,是对《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的延续。选修学生主要为该学院考古学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正是现今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重要人力资源所涉专业之一。课程分为理论讲授、专家座谈、博物馆职能部门实地考察、展览现场分析、合作策展项目等几大部分。授课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公众调研活动并撰写展览实践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与博物馆专业人员密切交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符合博物馆特色与需求的展览项目。同时,从学术角度出发,将国际博物馆学前沿理念融入展览,创新展陈方式。展览结束后,博物馆也将借此探讨更为详细和标准化的展览记录与归档制度。广东省博物馆和中山大学在国内首创这种撰写展览实践报告的形式,在实践中探索这种编撰体例,延伸其专业性和潜在的学术价值。这种形式有利于提升高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质量,为博物馆注入年轻视角与新鲜活力,也为满足现实博物馆学教育创新提供示范蓝本。
坚持馆校优势互补,构筑高校文博育才教育新高地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博物馆为大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将高校系统的教学设计及学术性与博物馆成熟的运行与策展体制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实习阶段即可在真正的职业环境收获直接的经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未来职场竞争力。同时,由于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优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高校如能开展真实职业环境下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将对未来若干年内我国博物馆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能减轻博物馆对其入职人员的二次职业培训耗能,实现人才从学生角色向博物馆专业人员的高效转变。再者,高校师生的参与也将为博物馆较为固定的职业环境注入新鲜观念与国内外前沿学术视野,激活博物馆面向公众产出的创新性与创造力。
本次合作是为了发挥博物馆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而精心筹划和设立,有利于推动中山大学博物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专业教育与广东省博物馆的事业发展实现双赢。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题申报以及教学提质培优等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
目前,我国设有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较少与当地博物馆实施实践教学合作。但博物馆学作为一门带有强应用实践性质的学科,其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方向对潜在从业者的实践经验积累要求较高,很多教育与职业培养模式仍在探索阶段。若借鉴欧美高校博物馆学设置情况,其最常见的实践教学形式即是寻求与邻近博物馆机构的密切协作。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山大学本次“馆校合作”将在我国博物馆学领域率先实现以“馆校合作的实践教学”为载体的博物馆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新模式,以求形成可供借鉴与复制的经验。
现阶段,广东省全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本次《博物馆学实践》合作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博物馆基本运转机理,了解国内外博物馆发展动向与前沿理念,获得博物馆策展实操经验,而且可以更好地释放聚合效应。广东省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研学规划等诸多方面与中山大学展开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