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筸”边城守护人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中国文物报

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对湖南凤凰有这样一段描述:“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这就是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自唐垂拱二年设渭阳县,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古风依旧。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深情地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钱伟长称赞凤凰古城“满眼风光、满城文物”。凤凰现登记在册县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26处,156个点,是西南地区县城文物古迹最多的县份。

多年来,为了保护好文物,一批又一批如凤凰县文物保护事务中心一般的凤凰文物人,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文物安全的庄严承诺。

image.png

雨中守护文物 展现“逆行”风采

2021年6月,凤凰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古城内的文物古建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6月2日,凤凰文物人的记忆,永远铭记着他们舍生忘死护卫文保的那个历史瞬间。

2日上午9时许,因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导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准提庵大殿及偏殿受灾严重。准提庵后方山体洪水量大,急速冲刷,造成大树倒塌和多处山体岩石垮塌,不时还有石块滚落。江心禅寺(主殿)、地藏殿、三圣殿古建墙体被石块损毁出现裂缝,屋顶被大树压垮,瓦面和椽片等压断,大量的洪水顺着山势往准提庵内不断注入,情况十分危急。

面对险情,凤凰县文物保护事务中心干部勇敢“逆行”,与汛情赛跑,排水、加固、清淤……用信仰和责任守护历史文明。

衣服全部湿透、手机被泥水浸泡……大家浑然不觉,在他们心里眼里,与时间赛跑,堵住灌水缺口,及时化解险情,保护好文物本体才是唯一目标!

在确保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县文物保护中心还组织专业力量深入一线不间断巡查、疏渠、加固、修路,不顾个人安危用防水胶毡覆盖探方、隔梁,并进行电路、电线检查,及时排除文物安全隐患,用神圣的使命守护着历史文明,保证文物遗址的安全。

“文物安全责任重大,在人们匆匆赶回家避雨的时候,凤凰文物人选择冒雨赴岗,一连几天坚守。”凤凰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胜云介绍说,文物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历史责任一刻也不能缓。“这就是每一位凤凰基层文物人都有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担当!”

守护文物古迹 留住历史记忆

苗疆边墙、古朴村落、青山碧水、田园诗画。

每年阳春三月,中国南方长城脚下的“石头寨”的拉毫古城堡外,翠绿的青山、金黄的油菜花海交织成一片金黄的田野画卷,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象。

“拉毫营盘,是南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一段古兵营,苗疆兵战文化的遗址,被誉为湘西苗族建筑的活化石,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拉毫营盘寨上,周六英介绍起村里的文物,总是滔滔不绝。

周六英是廖家桥镇拉毫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一名义务文保员,历史传承和文物保护意识非常强。

2019年,根据凤凰旅游提质改造工程需要,为加强对拉毫营盘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拉毫营盘寨内有30多户村民群众将要进行搬迁。让百姓离开自己的祖宅,很多村民不理解,搬迁工作遭遇瓶颈,进展缓慢。

“工作推不动,总是有原因的,把脉把准了,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周六英挨家挨户上门苦口婆心做工作,以情动拆,通过多日的交谈与沟通,积极商议拆迁补偿事宜,并从文物保护大局以及群众的角度为切入点,给拆迁群众摆事实、讲道理。同时,她还把征拆补偿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让拆迁户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拆迁的好处,让百姓得实惠,让整个营盘寨的提质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如今的拉毫营盘寨,很多留存的文物古迹都堪称文物珍品。村民和游客的赞叹,都是对周六英多年坚守的褒奖。

守护库房安全 甘做文物“守夜人”

俗话说:文物无大小,每件都是宝。

文物蕴含着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同时,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都在提醒着文物工作者要注重文物安全,所以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文物工作者是隐藏在精美文物背后的“守夜人”,这是一份看似寂寥和枯燥的职业,需要的却是一腔热忱和无私热爱。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我们全体员工轮流上班。”文物库房防火、防冻、防盗、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巡查值班占据了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梁斌的职业生涯。从下午5点到早上8点,外训内检一个不能少,监控、消控室虽然是24小时双人值班制,梁斌也免不了去逛逛。每年除夕,安全大检查他更是必不可少,已经记不清是连续多少个年头,没有在家吃过年夜饭了。

“没办法,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这个性质,整个凤凰县的历史文物都在这里,由我们来守护着呢!”问及家人看法,梁斌说,这几年还有疫情防控的任务,县文物保护中心干部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我哪能掉链子?家里人也习惯了,以前媳妇还闹脾气,现在理解多了,支持我工作。

岁月流转,时光更迭。一年365天,始终不变的是每天值班室那一盏不灭的灯,是那么的微弱却又那么明亮!不变的是,每天都能看见库房门外像梁斌一样来回巡查的守夜人,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身影,却又是那么的伟岸、高大。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8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