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视野下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利用探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吴红敬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之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它的发现和发掘,填补和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铜矿采冶史、科技史。因其多重的价值,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对其研究成为当今一个热点课题。本文将探讨其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中的价值特色、绿色矿业和旅游开发以及有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遗址保护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image.png

image.png

铜绿山遗址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之后第五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通过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全面保护遗址、挖掘遗址价值、展现遗址文化特色、宣传和推广遗址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努力。在这一机制的影响下,遗址将得以更好的保护,并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其价值。

在保护利用过程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的绿色矿业技术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绿色矿业技术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手段,实现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的高效、低碳、环保发展。与此同时,旅游开发还可以把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的价值展现得更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秘和学习,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相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整个保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具有打造世界级古矿冶遗址公园的基础与条件,将为湖北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提升作出独有的贡献。

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对古铜矿遗址的保护作用

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的定义和要素

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是指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保护规划、科研和监测等方面,以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为目的。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的要素则包括四个方面,即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其中,保护是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的核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点。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不仅应做到完善保护措施,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如遗址公园内展示的一批现代采矿、运输等大型机械,以及吨位重的铜金矿石,皆来自国企和个人的捐赠。可以说,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是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得以保护和利用的根本保障。

作为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的具体应用之一,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也需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相关制度与政策,以满足保护和利用的新需求。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法,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的作用和体现

伴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将会逐渐得到加强。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对于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将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包括前期准备、保护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法律保障等要素。而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中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制定遗址保护规划和建立遗址管理体制来实现的。

首先,修订完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规划》。2010年编制和公布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规划》,应在本规划基础之上进行修编。待修编的保护规划应着重补充和完善遗址的内部保护、周边环境治理、周边旅游开发、遗址公示、展示及科普等方面,尤其是对遗址保护区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遗址公园的品质和形象。

其次,建立遗址管理体制也是该遗址在文化公园保护利用中的体现。该体制主要以遗址的保护专门机构为主导,同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制定操作规范,并对工作成果进行考核,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保护质量。

总体来讲,文化公园保护利用机制在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工作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遗址保护规划修订与建立遗址管理体制可有效提升遗址的管理能力和保护水平,为保护遗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作出积极贡献。

image.png

绿色矿业和旅游开发在古铜矿遗址保护利用中的应用

绿色矿业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在保护利用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时,绿色矿业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绿色矿业技术是指采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手段,从而降低遗址保护区的现代矿业活动对遗址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提高遗址的保护效果。具体而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地处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公司及民营公司的采矿区域,这些矿业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巨大。如果在对遗址进行保护时不使用绿色矿业技术,那么矿业活动会影响或加剧遗址本体与周边环境的污染,扰乱遗址保护区与周边的生态系统。而采用绿色矿业技术,则可更好地保护遗址。

绿色矿业技术可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可依托这种结合实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诸如当游客参观遗址时,可以了解到绿色矿业技术的应用,进而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绿色矿业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该遗址的自然环境。旅游开发的推进,能够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文化价值展现给更多的人,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绿色矿业技术的使用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绿色矿业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不断探索更好的保护遗址和资源的途径。

旅游开发对遗址保护利用的影响和作用

旅游开发在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利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旅游开发可以为遗址提供更多的保护资金和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遗址;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还可以将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提高遗址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具体来说,旅游开发可以通过规划和建设文化旅游线路,将遗址和周边的其他文化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遗址的长期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然而,旅游开发必须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实施,避免对遗址原貌的破坏,充分考虑遗址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国古代铜矿采冶中最具代表性的遗产。其物质遗产包括古露采场、古井巷、冶炼炉、焙烧炉、墓地、矿冶遗物、生产和生活用具,这些物质遗产在今天的研究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非物质遗产也十分丰富,诸如古人流传的冶炼工艺、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方式。此外,前人研究成果、国家和地方保护遗址专项法规、文件,遗址本体及周围的地形地貌的三维数字化重建等,也需要全面和深入开展研究和保护。

总之,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机制推动下,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利用实践将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遗址保护与利用之路。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