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晓蓉报道 为深化手工业考古研究,交流先秦青铜冶铸业考古的新成果和新进展,9月23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邹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大学考古学系、邹城博物馆承办的手工业考古·邹城论坛在山东省邹城市召开。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白云翔,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徐波,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君妮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全国各地考古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方辉在致辞中表示,青铜冶铸业是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手工业的重要门类,为我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手工业考古·邹城论坛旨在以先秦青铜冶铸业为中心,为青铜冶铸业考古学术交流搭建平台,更好地推进以青铜冶铸考古业为代表的手工业考古的学科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先秦时期青铜冶铸遗存的新发现、先秦青铜冶铸业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先秦青铜冶铸业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分享了前沿的冶金考古新发现和新技术,展示了手工业考古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论坛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充分显示出近年冶金考古工作的迅猛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先秦青铜冶铸业研究领域,必将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考察了邹城博物馆和邾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