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数字化的展示传播技术与手段日益受到重视且在文博领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是文物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不同的是,革命文物背后承载着革命历史与革命故事、革命英雄及革命精神,题材较为严肃,政治性较强。革命文物的厚重性、严肃性,对我们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挖掘其精神内涵过程中需要谨慎使用呈现形式与手段,呈现的内容需要精确严谨。
展示传播现状
就目前全国各地的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现状来看,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线上线下相融合。革命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传播通常依托于实体的革命纪念馆或收藏有大量革命文物的博物馆进行组织实施,通过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或收藏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三维扫描,进行数字化展示,结合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予以呈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线下展示传播为主,线上为辅(钱若云:《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对策研究》,《艺术科技》,2019年第11期)。
二是展示传播形式多样化。随着技术与传播方式的进步,各类技术成本的降低,当前的革命文物数字化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各单位通常通过三维激光扫描、高清摄影等形式对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构建三维文物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短视频、图文展览、VR浏览、3D虚拟文物、小游戏、动漫等进行呈现;传播渠道则有网站、小程序、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电视媒体等。制作与发行主体会根据不同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制作成本等,选择不同的渠道进行数字化传播,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增强革命文化的影响力。
三是展示传播过程中注重交互性。目前,革命文物数字化传播,相关从业人员普遍认识到,“交互”相对于传统图文展板的单向信息灌输具有独特优势,开始注重内容的交互性,重视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如web网站上的点评栏目、微信的转发评论、抖音上的观众再创作活动,各类纪念馆、博物馆的数字展示设备上的互动问答,小游戏等。此外,还在各种革命纪念日举办相关集赞、转发、创作、投票等活动,以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革命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传播中,以增强革命文物的文化影响力,传播革命精神。
四是强化移动端的展示与传播。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平板等移动网络设备使用率不断提升,可移动欣赏浏览的数字内容受到青睐。数字化传播从业人员也注意到这一现象,愈加重视可移动浏览的数字内容的制作,更多地使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短视频、直播等更适合移动浏览欣赏的传播渠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足与对策分析
革命文物数字化传播工作是提升革命文物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展示传播手段有待创新 相关研究展示人员对革命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通常能够进行深入的挖掘,但在展示传播过程中,过于谨小慎微。各单位通常采用传统的图文介绍,音频讲解形式对革命文物进行展示,导致革命文物数字化传播往往千篇一律,过于严肃。
针对这一问题,各主体应当协同推动,在确保内容正确性的前提下,适当采用新颖活泼的方式创新传播革命文化,例如利用革命文物数字化成果,邀请相关动漫人才,针对未成年人,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开发设计革命动漫的形式来进行展示传播。
缺乏多业态融合发展 革命文物数字化传播的一大难题是革命文物的多业态融合发展,只有将革命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创产品、影视、动漫等多种业态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独立循环内生能力的革命文化生产与传播链条,以此促进革命文物数字化的展示传播。
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前提是革命文物数字化标准规范的统一。只有数据加工、存储、集成等方面标准统一,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物数据的交易与共享使用,才能为多业态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数据内容基础,才能有力地促进革命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传播。目前的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多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各级事业单位主导,市场力量参与匮乏,缺乏创新与活力,未能对革命文物进行系统的IP创意开发等工作,未能形成极具影响力的革命文物IP。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促进革命文物的IP创意开发,围绕革命文物IP开发一系列相关数字化产品,促进革命文物的多业态融合发展。
内容供给形式与需求形式不匹配 目前的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已经开始较多地采用网站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但一些调查显示,目前内容供给形式尚不能满足参观群众的需求。“受众还是普遍希望通过网络新媒体了解湖湘红色文化的”,“尚没有涵盖全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专门性、整合性的红色官方网站,已经建有的一些红色网站也屈指可数,且普遍存在网站更新不及时、互动性不够、关注度不高、网站红色文化内容枯燥等问题。关于红色文化的微电影作品、网络游戏基本没有”(李绍斌:《湖湘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研究》,湖南大学,2015年)。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革命微电影、革命题材游戏、革命题材动漫较为缺乏,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供给形式与群众需求不匹配,这些都影响了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的效果。
对此,可根据观众的特点与需求,尤其是年轻观众的需求,对具体展示内容与呈现形式进行差异化设计。如对现有革命文物网站进行有效整合,搭建具有多种呈现形式的革命文物新媒体传播平台。
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抓住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的有利时机,顺应潮流,将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体系。针对目前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深挖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创新传播形式,进行多业态融合建设,形成革命文化的内生循环传播模式,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创新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方式,提升革命文化影响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