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故里建起“馆中院”
让古老经典“活起来”
小说中的武将,想要“扬名立万”,必须有最趁手的兵器:吕布使的是方天画戟,张飞用的是丈八蛇矛,关羽抡的是青龙偃月刀……
与之类似,中小博物馆想成为本地人的骄傲、外地人的向往,必须有一两件过硬的“兵器”。但现实地看,多数博物馆存在着馆藏资源不丰富、重量级文物少、后续征集乏力、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很难持续亮出吸引观众的文物,使不出惊艳四方的绝招。怎么办?
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集中力量,聚焦孙子文化品牌,坚持“展教双融合、小馆大学校”理念,打造了一个展厅+讲堂+书库+数据库+研学+手工+文创的孙子文化创意链条,以展览+社教、博物馆+学校的新思维布局,立体开放地呈现孙子智慧的现代魅力,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样需求。尤其是孙子书院的设立,形成了一个“馆中院”“馆院融合”的新模式,成为一个践行文化“两创”的生动样本。
作为孙子故里,
滨州正打造兵学文化城市
在全球,兵圣孙子家喻户晓,《孙子兵法》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兵圣智慧早已跳出竹简纸帛,被广泛运用在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是世界性的超级文化IP。
在滨州,孙子更是最鲜明的文化符号之一,堪称其历史文化的图腾,是距离当地孩子最近的“校本教材”。当地政府认为:作为孙子故里,滨州最应带头扛起深挖孙子文化现代价值的大旗,提炼为城市标识,化为城市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在力量。
近年,滨州相关实践成果丰硕,没有让它躺在历史文献里,局限在学术研究上,正在打造兵学文化城市。
在滨州,省部级以上研究成果数量走在全国前列,山东航空学院孙子研究院是全国高校第一家孙子兵法专门研究机构,《孙子故里研究集粹》《读解孙子兵法》《图说兵圣孙子》等孙子文化著作引发良好反响。有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专栏等两个国家级品牌。推出新创大型京剧《孙武》,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密集开展“孙子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发了多种孙子文化校本课程。
今天,滨州既有孙子文化研究基地、孙子兵法城体验基地等特色平台,还有孙子文化研学游、兵学理论研学游等精品线路。如孙子兵法城景区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研学教育基地、21所军事院校的外训教学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被山东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被军事科学院确定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教育教研基地。目前,滨州正在创建孙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努力让“兵学圣典”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对于上述实践,滨州市博物馆团队深度参与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兵学文物、典籍“活起来”。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开放、立体的孙子文化活化平台,让古老的智慧“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转”,意义深远。
集展厅、讲座、藏书与传承功能于一身,
“孙子书院”日渐成熟
建书院,得有好底子,夯实好基础。硬件方面,现有的孙子文化展厅、书籍、数字库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馆之初,孙子文化展厅就是该馆的一个特色,它共分为“序厅”“孙子其人”“孙子其书”“孙子的智慧”“孙子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孙武学堂及互动区”等七大版块。其不锈钢+木质的落地式竹简结合八卦的卦象形式,复制了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的部分内容。
2020年,滨州市博物馆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完成了孙子文化展厅提升改造工程及其附属功能区提升改造。如今,在漫画风格设计的展厅里,丰富的兵学藏品散发魅力,可以利用触摸一体机配合思辨墙、战车模型、动感音箱、投石车、兵马俑版桌球等互动设备,AR/VR技术实现场景复原和模型搭建,H5穿插图文、音、视频呈现,带游客们沉浸式体验中外经典战场。如此体验“装备”,特别受孩子们喜爱。如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翼德中学师生进馆,交流最多的正是兵圣文化,他们挨个体验了投壶、桌球等游戏,兵法足球、兵法成语接龙让他们很兴奋。
同时,该馆征集、购置了一批从民国至今的相关书籍专著1300余套,设立“孙子书库”,并不断填充,供市民免费借阅。“孙子文化智源库”的建设也已完成,包含期刊、学位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图书、视频、专家等7类数据库,合集数据资源达6万余条,可支持市民免费查阅和下载孙子文化数字资源,也能够满足相关学术会议需求。
目前,一个集展厅、讲座、藏书与传承功能于一身的“孙子书院”日渐成熟,正朝着一个全国性孙子文化研究、资源、体验、传播、传承的新高地进发。
聚焦文化“两创”,
突出沉浸式体验特色,让历史“活”起来
建书院,得有特色,亮出好招牌。
毋庸讳言,一些博物馆之所以“孤芳自赏”“曲高和寡”,关键原因是它对观众的文化水平要求高。一部《孙子兵法》,6000多字,字字珠玑道尽中国智慧,但同时意味着它高度凝练、极其抽象,大众理解起来困难。尤其是年龄小、知识浅的青少年容易被高大上的文物、传承千百年的典籍“吓坏”。这告诉我们:从文物到体验,从书本到心灵,首先需要降低欣赏门槛,才谈得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因此,滨州市博物馆在孙子书院的大众化、立体化方面下了大功夫。
首先,牵头组建以退役将领、领导干部、孙子文化研究专家等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完善研究团队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起项目带头人制度。牵头成立全国孙子文化保护利用联盟,与国内孙子文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举办全国性交流论坛、讲习班、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推动兵学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山东航空学院深度合作,邀师生参与了孙子展厅、孙子资源网站等建设,参与特展、文物普查等活动,在“孙子兵法讲堂”上,大学生成为第一波铁粉。
在此基础上,围绕孙子文化传承创新,着眼沉浸式教学,建设互动体验传承区。该馆整合文物、专家、手艺人等师资,组织策划了系列孙子文化主题社教活动,让青少年“动”起来。如“创意手工课堂”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开发了《孙子兵法》竹简制作、兵法涂鸦、古兵器制作、石刻拓片、DIY拼插龙舟等项目。同时,探索了属于孙子文化的系列文创产品。这些探索逐渐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很可爱、兵法很有趣,可参观、可体验、可带走,一个受学生追捧的“第二课堂”变为现实。同时,带动当地学校开展“孙子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兵法对对碰”孙子兵法活化课程、“孙子兵法生活化”讲座等形式,在当地青少年中掀起读兵法热潮。
正因这些探索,该馆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省师德涵养基地等认定,“匠心传承 心向未来”传统手工技艺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五届全省博物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
孙武讲堂让学问走出象牙塔,
与市民“跟着兵法闯世界”
建书院,关键得有好师资,开出好课程。
仅从滨州本地看,博物馆就能邀请到曹永孚、赵海军、扈光珉、孙远方等兵法研究领域的诸多名家,带来高质量的演讲。近年,该馆又与山东航空学院孙子研究院举行校地合作会谈并签署合作协议,自此国内诸多专家陆续走进该馆授课。
那么,问题来了:走出象牙塔,和市民面对面,教授们适应吗?
完全可以。这些学术高手提前调研、磨课件,将最新最犀利的观点揉进鲜活的故事,努力让人一听就懂,细品就品出门道来,从而吸引了众多粉丝。盲人小张几乎每节课都不落。他解释:“这是大师班啊!主讲人个个是教授。除了在校大学生,几个能有这待遇?!”他连续听完了兵法主题系列讲座,系统、完整地触摸了兵圣智慧。从这时起,他简直可以向周边军事迷开讲孙武、开讲滨州了。
值得一提的是,历次讲座的观众很稳定,八成以上的人从头听到尾,堂堂不落。除本地观众,还吸引了不少德州、淄博等外地书迷专门赶来“听课”。这“同班同学”中,有母子、父子,有油田的架子工,有教历史的老师,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爱看书的小学生。他们面对面建立了“《孙子兵法》交流群”,将成为长期切磋十三篇的“同学”“战友”。同时,系列课程在博物馆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云平台直播、录播,吸引了更多网上兵学铁粉。
在讲堂里,很多课程成为持续上演的经典。如“《孙子兵法》在海外的传播”系列带着很多兵法迷闯世界。《孙子兵法》在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译介与传播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些企业家甚至在课后研究各国各阶段出现的“孙子文化热”,从而深度理解海外的商业思潮。
在滨州,这一讲堂广受媒体关注和报道。受讲座影响,当地市民陈先生向滨州市博物馆捐赠了一件汉代环首刀,让专家与游客非常感动。应市民建议,滨州市博物馆又开设了“孙子书院三味戌庠”文化讲堂,在夜间开讲,以满足上班族的听课需求。
推动建立一个覆盖全市、运行规范、
服务高效的孙子书院服务网络体系
建书院,不止墙内开花,更要辐射出去“撒种子”。
如今在馆内,一个孙子文化展厅、一个孙子文化讲堂、一个孙子文化资料库(纸质、数字)、一个专家研究团队、一个互动体验传承区的“六个一”组合让孙子书院呈现立体、多元、鲜活的魅力。
与此同时,滨州市博物馆开始探索推动孙子书院走出去“播种”。
首先是推动滨州各市县区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设立各自的“孙子书院”,设定“六个一”标准,即一个统一标识、一尊孙子像、一个孙武讲堂、一个兵学展厅或展板、一个阅览室或阅览区、一个文化体验室或传习区,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覆盖全市、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孙子书院服务网络体系。
在此基础上,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所长。如当地惠民县推动孙子书院开在景区里,在孙武古城旅游区、乐享春秋·孙武不夜城等地,带游客在国风特色街区、互动演艺、实景演出里感知兵法魅力。如推动孙子书院+老渤海精神,挖掘渤海革命老区腹地的红色故事,讲好八路军、解放军是如何活学活用孙子兵法的。今天,在惠民县,孙武讲堂开在孙子研究院、孙武镇、孙武学校、孙武社区、孙武祠,逐渐让孙子文化元素触手可及、随处可见。
同时,利用滨州市博物馆作为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优势,开发一批适合中小学的精品课件,帮助各学校建立孙子文化相关校本课程。创新推出“孙子书院+研学”新模式,开发一套完善的孙子文化研学游方案,开发一套集看展、游园、听讲、体验、传习的兵学研学游。
另外,这个书院正在思考进社区进单位尤其是进企业。近年,越来越多的滨州企业家运用《孙子兵法》的商战智慧,积极“走出去”,不断做大做强。目前,滨州营收过百亿元企业达到23家,有3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国首位。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强市,滨州企业欢迎、需要孙子书院进一步增智赋能。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文化蕴含着深邃智慧,既应“熟知”,更要“用活”,作为兵圣故里的博物馆,滨州市博物馆正通过文旅融合、文教融合的系列组合拳,让经典“润物无声”,全力推动孙子文化鲜活地融入现代生活和城市肌理中。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