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上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7周年之际,第四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名单揭晓。经评审,10个推介项目脱颖而出,授牌仪式在上海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举行。
该项目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主办。活动旨在以“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用”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为引领,推介新时代上海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标杆项目,展示上海文物保护工程领域对传统工艺的重视与关注,展现上海在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中对提升现代使用功能的积极尝试,归纳总结行业典型做法、经验和科技创新,发挥好引领作用,助力文物保护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汇丰银行大楼中华厅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协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成于百年前外滩12号汇丰银行(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曾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其中华厅更是以中国传统的装饰格调而引人瞩目。修缮以确保结构安全、保留原始彩绘为重点,引入微损光学检测实现结构完损勘察;开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拟优化及迭代技术,实现可视化辅助施工;应用特种光固化增材柔性临时支撑模组,实现原饰面无损保护;研发多因子评价法优选保护材料结合3D投影技术,动态重现彩绘原貌。以科技传承文明,数字赋能文物保护,实现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
佘山天文台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住总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一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这座建于1900年的欧洲风格的天文台,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天文台,也是我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发祥地。项目经过近两年的修缮,天文台的素朴容颜得以恢复,当年的基础和结构得以展现,各个时期的立面风貌得以复原,室内的精美装饰得到整修,现代使用功能和设施的需求得到提升。宏伟的建筑、123岁的日晷、40厘米大型天文望远镜和天文博物馆等,正笑迎着八方来客和更加灿烂的明天。
兴国宾馆1号楼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兴国宾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兴国宾馆1号楼这座近百岁的英国帕拉第奥式风格的建筑在历史、人文、艺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项目恢复了该建筑被封闭多年的外廊,还原了外立面初始容颜,对特色紫铜屋面、室内精致装饰、家具等进行了全面整修。以翔实的历史调研和现场查勘为依据,采用传统工艺做法和材料,恢复了原有水洗砂墙面的材质肌理及细部装饰,还原了室内平面格局和重要空间部位的历史风貌。打开了底层南廊,修复塔司干双柱式柱廊和二层爱奥尼双柱式柱廊,再现了室内外统一有序的学院派建筑特征。
方塔园何陋轩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方塔园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济强国际土木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何陋轩位于松江区方塔园内东南角,是冯纪忠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竹厅部分的竹结构保护修缮尚无先例可循。本次修缮通过对设计者思想的深入研究、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和绿色低碳理念的结合、史料的挖掘归档、全程电子化记录,恢复了何陋轩的原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数字化档案,积累了竹构历史建筑修缮的宝贵经验,更是对国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实践与学术研究有所贡献。
上海市基督教国际礼拜堂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徐房建筑实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基于对历史图像的查阅和解读,对建筑现状的详细勘察和评估,修复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对教堂建筑墙体、门窗和装饰,主堂室内空间布局、特色结构、材质色彩和装饰细部,做了精心修复和恰当更新;对西楼等多处功能空间,保留历史遗存,统一设计;绿化布置简洁疏朗,与教堂建筑相得益彰;教堂墙体与室外场地的高差关系与衔接方式巧妙而自然。修缮后的教堂建筑艺术风格更加统一,历史空间更显庄重,使用功能全面提升。
永安栈房旧址(世界技能博物馆)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一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矗立在黄浦江畔的工业遗产——永安栈房旧址西楼曾见证了上海工业发展的荣辱兴衰,如今她以新的姿态再次焕发她的无尽活力。百年历史、百年沧桑;百年结构、百年风貌,修缮融入了“让文物活起来”和“城市客厅”的概念,其对原结构体系的精心保护、对内部空间利用的合理规划,以及在提升建筑现代使用功能的积极尝试,成为文物建筑和工业遗产有效利用的典范。
美丰大楼保护更新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洛克菲勒集团外滩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方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美丰大楼始建于1897年,维多利亚风格建筑,是外滩历史风貌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保留建筑三层沿街清水砖墙,采用套筒式双层结构,在其围合的空间范围内贴邻建造60米高且带两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这种创新的处理手法在上海尚属首例。通过对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恢复,对新旧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现新老建筑的融合与共生,也成为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的全新范本。
上海展览中心外立面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展览中心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展览中心,原名中苏友好大厦,2016年入选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发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6目引入无人机拍摄、倾斜摄影等数字化保护技术,实现超大复杂外立面详细勘察;结合传统修缮工艺,实现最大面积水刷石墙面无色差修复。应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序馆111米脚手架实时安全监测,确保施工安全。采用传统贴金修缮工艺结合工业化装配技术复原鎏金钢塔;将现代装配安装与传统琉璃制作技术结合,复原序塔标志性设计红色五角星。该项目在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创新性应用领域起到示范作用。
张园西区保护修缮和更新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
张园西区(115-02地块)位于张园历史街区临茂名路的石库门里弄及公馆区域,共16栋历史建筑。设计遵循“保护为先”原则,尊重历史、分类分级地进行保护利用设计。保护了原里弄群和茂名路的历史风貌。其中4栋里弄公馆作为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精心保护、恢复建筑及室内装修的“原真性”特色,增加相应设备,提高舒适度,适于新的功能需求。12栋石库门里弄区域保护了历史风貌、拓展原支弄至茂名路的联通空间,并加固结构等,利于更新提升为有海派特色的商业街。
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北外滩(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联合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雷士德项目位于北外滩核心商务区,始建于1934年,兼具英国哥特复兴风格和装饰艺术派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基于对人文历史、风格语言与建造体系的充分解读,对建筑主体结构和外立面,门厅、教室等重点空间的原有格局及特色细部,完整保留、恰当修缮,隐蔽机电设备,实现最小干预;同时,依据历史图像和现场考证,复原部分已毁的室内外装饰,使建筑艺术特色完整呈现,让凝固的历史在焕新的建筑中得以展现。
一砖一瓦的精益求精,
一步一履的锐意进取,
文物守护者用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
和勇于探索的创新实践,
赋能城市发展、
赋能社区建设、
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赓续历史文脉,
演绎当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