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执法 系统监测 泉州市坚持文物执法落实“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泉州市文物局

年终岁尾,福建省泉州市文物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组成4个联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组,在全市开展了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状况排查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排查12个县(市、区)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划内违法违规建设问题,开展联合执法。类似这样的专项行动,在泉州市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工作方式。


攥指成拳 联合执法,

凝聚文物行政执法合力

泉州市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出台《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并实施世界遗产监测运行、专家咨询、遗产影响评估、联合技术审查、地下文物埋藏区、联合执法检查等6项管理制度,颁布《“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汇聚文物保护合力,推动联合文物行政执法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为筑牢文物安全防护网,泉州市坚持落实联合执法检查,检查主体包括文物、城市管理、住建、资源规划、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民政、民宗、消防等部门。会同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建立文物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公安、司法机关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为推动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泉州市文物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备忘录,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海丝史迹巡回法庭,市人民检察院将遗产保护纳入公益诉讼。今年,泉州市文物局和泉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

落实文物安全监管四级联动机制,分级分类开展文保单位日常巡查。对全市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开展至少一次“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实施“一点一策”。针对世界遗产保护要求高、敏感性强的特点,泉州市文物局不定期地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开展“零点行动”,在凌晨零时左右组织抽查,确保世界遗产点有效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科技为先 系统监测,

及时发现文物安全问题

泉州坚持多维度开展遗产监测。泉州市文物局依托“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监测平台,建立文化遗产监测制度、巡查和定期通报制度、日常保护记录档案制度,系统收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并对本体病害监测、安防与日常巡查、游客管理、环境监测、规划与建设活动监测等五大类开展对比分析。设立专职遗产监测预警中心和档案中心,通过监测平台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控制。为进一步提高世界遗产监测水平,泉州市还组织编制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文化遗产监测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履行报批手续。

坚持做实组织常态化巡查检查。泉州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3797处,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4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8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97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世界遗产点22处、革命文物134处、涉台文物211处,管理范围广、责任重、压力大。为重点巡查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强化对县级单位安全巡查的督导,泉州市文物局注重采取科技手段,在常态化巡查中对重点文物实施无人机巡查。据统计,2023年以来约有30%的问题隐患是利用无人机发现确认的。

注重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2023年12月26日上午,泉州组织的“我爱泉州”世遗之城创意传播榜征集评选结果发布。通过“世遗故事”“世遗人物”“世遗线路”“世遗听觉”四个榜单,多维度展示泉州魅力,为世界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赋能助力。这是泉州运用新媒体手段,推动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的一个缩影。同时,还注重线上线下宣教联动,据悉,仅泉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今年就组织近20场“文旅法制 与你同行”系列普法宣传工作,现场参与者达2000多人次。


一马当先 严格执法,

文物行政执法敢于说“不”

泉州文物部门坚持将严格执法作为自身执法工作的生命线,本着一查到底的原则处理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文物案件,特别是对未批先建、破坏文物本体、影响文物历史风貌等性质的违法案件决不姑息。泉州秉承“执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理念,坚持罚改结合,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罚,重在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恢复文物原状及历史风貌,坚决避免以罚款代替整改,“开元寺祖师塔附属文物建设控制地带违法建设”案例就是典型代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文物部门先后7次现场与违法建设单位负责人和老人会对接,反复做好工作,达到了恢复周边历史风貌、教育群众的目的。

文物安全无小事,查处文物违法案件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为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案件,泉州市44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2处世界遗产点全部纳入公安部门安全监控范围。所有文物保护单位落实网格化管理,凡涉及文物行政执法案件的调查取证,都能及时得到公安等部门的协助,有效提高了监管效率和办案效果。同时积极配合市公安局调查龙门和东田窑址被窃案,在侦破和执法过程中文物部门、文物执法部门以及文物考古专业技术人员协力对文物违法犯罪调查取证和鉴定,协作效能显著。

泉州市文物局坚持把防患于未然视为根本,今年已完成14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巡查工作,并随机抽取了26处市(县)保进行巡查,出动执法人员659人次;全年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21处,对每一个隐患造册建档反馈并履行督办程序,每一件都做到闭环处理。在办理违法案件时,始终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例如“龟峰岩建筑群擅自修缮”案,为避免油饰彩绘整改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文物局多次与省、市的文保专家进行研究,争取将整改方案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未来,泉州市文物局将继续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切实履行文物保护法定职责,严肃查处文物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文物安全责任。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5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