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 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中国文物报

image.png

中华文明研学

“古代中国”通识系列活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策划研发了中华文明研学课程体系,“古代中国”通识是其中的系列之一。“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第一批包含12个主题,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华汉字文化”“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等,并已通过“冬/夏令营”“传统节日公益研学营”“公共考古体验营”等形式予以实施,获得孩子及家长们的普遍认可。课程内容依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及各类专题展览策划研发,充分利用国博藏品资源、数据资源和学术资源,对标中小学历史、语文、音乐等多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展厅讲解、教室教学、实践探索、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多方位、全景式展现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使孩子们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和文脉传承,从而逐步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image.png

走进沈阳故宫

认识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以清前期宫廷建筑群为基础建立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现存包括诸多国家一级品在内的十万余件文物藏品,以明清书画、清宫御用陈设工艺品和清代织绣服饰等最为著名。

沈阳故宫博物院将文化资源与青少年学习特点有机结合,2018年开始打造“走进沈阳故宫 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研学项目。独具一格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守在大清门外的石狮子、清代儿童的生活面貌、青花瓷的器型和纹饰、绘画中的古人过夏天、清代人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精心设计的研学课程,既充分展现博物馆的建筑、藏品和文化底蕴,更契合少年儿童的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培养学员动手能力,手工拼狮子、画笔描青花、缝制旗袍钥匙包、毛笔写福字、绘制戏曲脸谱、学习镜片装裱技艺等,将沈阳故宫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少年儿童的心灵。在历年开展研学活动的基础上,2023年6月1日,成立东北地区首家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博物学院——“沈阳故宫少儿博物学院”,有效发挥博物院特有的文化育人功能。经过5年多的探索、86场活动实践,影响辐射近千人,形成完整的研学课程和研学流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更广泛的文化传播。

image.png

共饮一江水——长江下游文化遗产研学活动

南京博物院

长江是中国最长河流、世界第三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江苏段,蜿蜒432.5公里,以壮阔的水文存在、广阔的流域辐射、宝贵的航运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恩泽天下的鱼米之乡。“共饮一江水——长江下游文化遗产研学”活动依托南京博物院基本陈列“江苏古代文明”以及长江下游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进行设计,基于“分龄分众”的教育理念设置课程内容,每个学段的课程由若干个单次活动组成,循序渐进串联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小学生研学主要以人文历史、传统文化、非遗体验为主,中学生研学侧重考古、文物修复、文化考察三个方向。课程中还融入了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科学实验、非遗体验、经典诵读、辩论赛等参与性强、趣味性浓的互动形式。教学过程中配备考古、文保专家,社教专员和学校教师等不同师资,确保专业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本研学课程从长江下游文明相关文化遗产出发,深入挖掘长江下游沿岸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将长江江苏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时代价值相结合,带领青少年了解长江的悠久历史、优美生态、兴盛人文、浩大工程,引导他们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image.png

绿水青山研学营

浙江自然博物院

“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了倡导青少年朋友关注生态保护及与大自然建立深度联接,2023年4月,浙江自然博物院携手“们计划”、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中国计量大学共同推出了“绿水青山研学营”二日营研学项目。

本项目利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坐落于大自然中的特有教育资源优势,融项目式学习理念,以“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问题驱动,面向9至11岁的青少年,精心设计破冰组建团队、展馆探秘、亲近自然(珍稀植物寻踪、园区观鸟、动物零距离、农场新体验)、夜间观测、展示分享等五大板块9项研学活动。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昆虫学、生态学、美学、数学等跨学科知识。秉持以孩子为学习主体和协作式探究性学习,让孩子在“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测一测、量一量”等多感官体验中掌握观察、观测、对比、论证等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身边植物、鸟类、昆虫、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知识概念和了解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活动不仅启迪了孩子探索自然、关爱自然的兴趣与好奇心,更是在同行、同住、同食中实现了促进孩子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发展的育人价值。

image.png

蚕乡月令——“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遗传承和推广

中国丝绸博物馆

栽桑养蚕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月令”是古时候的一类文章体裁,是叙述古人尊崇一年中自然变化的规律而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蚕桑生产自古以来是中国人重要的农事活动,其生产活动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为了将博物馆教育与杭州市小学课程相衔接且与博物馆办馆理念、展陈内容相结合,更为了践行和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取中国古代“月令”概念和框架,以传承与弘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遗为宗旨,结合馆内“天蚕灵机”等常设展览及女红传习馆等场地,在农历节气和蚕桑生产以及传统女红之间找到连接点,针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特点,特别推出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蚕乡月令”系列研学活动。

“蚕乡月令”研学项目的策划立足国丝馆的专业特色,围绕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核心内容,以馆校合作和馆企合作为基础,以蚕桑生产的时令为主线,整个活动时间跨度从4月到6月,从清明开始到端午结束,通过春季养蚕、民俗体验、手工实践、研学之旅等形式开展。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少年儿童对生命、自然的尊重,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中国蚕桑丝织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从而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image.png

“衣冠载道——明代服饰里的礼仪文化”主题研学

孔子博物馆

“衣冠载道——明代服饰里的礼仪文化”是孔子博物馆依托特色馆藏文物传世明代衣冠服饰和专题展览“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策划推出的项目式主题研学。

以小学四年级到高中十二年级的学生为课程对象,通过明代服饰样本和多维度体验实践,系统性解读中国古代服饰主要特征、分类和文化内涵,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与能力,激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围绕孔府旧藏明代服饰,集合博物馆、学校、非遗保护和产业等多方力量,深挖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社会教育素材,拓展出“衣冠载道”“明代服饰色彩密码”“明代服饰纹样”及非遗织染绣研学四大板块内容,构建完整的主题研学课程体系。

本课程拥有精准性分众教育,菜单式定制研学服务、专属展厅体验区,多维度丰富研学体验、可复制课程模式,持续性发展长期效应等创新亮点。“衣冠载道”孔府旧藏明代服饰原创研学手作系根据传世明代服饰进行精准复刻、尺寸微缩的布艺型研学实践文创产品。“衍圣公的一天”互动体验游戏,运用现代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呈现明代衍圣公孔尚贤一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所穿着服饰的类别,直观感受明代服饰文化内涵。

image.png

“文明溯源——大象中原”研学

河南博物院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本研学课程旨在发掘并整合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资源,推进中原地区优秀文化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同时,全方位、多元化阐释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课程设计重探究、重体验,目标在于激发学生自我组织、主题策划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文化遗产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课程通过博物馆寻宝、华夏古乐赏析、遗址实地考察、考古发掘体验等沉浸式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文化遗产的多样特点与独特魅力;特设“文化遗产公开课”,邀请行业专家、大咖进行专题讲授,与现场解说互为补充,以新视角、新观点解读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兴趣;运用PBL项目式教学法,打造集自主体验探究、思维碰撞迁移、个性创造表达三维一体的“寻—探—展”闭环,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依托STEAM教学模型,构建包括历史、考古、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博物馆学等多领域的跨学科综合型教育,不仅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可观、可感、可玩、可学的研学项目,也让学生们获得更具深度的文化体验。

image.png

汉字源流绎古今

中国文字博物馆

“汉字源流绎古今”研学案例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结合自身文字文化资源特色全力打造的研学经典案例。该案例以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陈列为主线,通过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研学案例整体设计以“三二七”为基本框架,内容强化知识性与互动性,增强教育性和探究性,突出趣味性和体验性。“三”即开班仪式、核心课程、结业仪式三个步骤。“二”即核心课程里包含的汉字寻根、汉字拾趣两个研学单元。“七”指七个研学环节,广大青少年通过观文字发展史、听文字知识课、看文字动画片、玩文字小游戏、跳文字韵律操、做文字互动项、制文字纪念品七个环节,沉浸式感悟中国文字的深邃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源流绎古今”研学案例深度阐释汉字文化的同时,配合生动有趣的故事、精彩纷呈的讲解、丰富多彩的互动、高科技手段的数字化呈现,使学生带着思考出发、寻着疑问探究、沉浸在汉字王国之中,赏文字之趣、品文字之韵、感文字之美、悟文字之魂。

image.png

南南考古学院公众教育科普项目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南考古学院”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卡通手绘云南——南南考古探秘》一书为基础,筹备建立的公共考古教育项目。项目以4-18岁的青少年为服务群体,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方式,帮助青少年学习、普及考古知识。

学院2014年成立,拥有完整的学院管理和运营体系、自主品牌,组建学院志愿者团队,联合政府、学校及各领域杰出机构进行合作,提升学院品牌社会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持续关注、参与学院活动。截至2024年已招募并培养小学员3000余人,参与学院活动上万余人。学院通过深度挖掘、阐释云南考古工作成果,组建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为基础的课研团队,携手优秀研学执行团队,研发设置不同主题的考古研学活动,并从地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维度出发,搭建起系列课程体系,将考古知识及研究成果转换成为大众“听得懂的语言”,为公众带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考古科普体验课程。

2023年云南考古体验馆建成开放,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成为学院开展多样化和个性化主题研学活动的大本营,架起了考古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image.png

“寻·溯”汉人足迹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寻·溯’汉人足迹”汉文化研学教育项目,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依托本馆汉文化资源及馆藏文物,精心打造的一款针对8岁到16岁中小学生的历史文化类研学项目。

该项目让参与者以沉浸式体验汉代人的生活为主线,通过打卡研学手册的方式,寻溯汉代人的生活足迹。分为“衣礼中华”——穿汉服学汉礼、“健行搏艺”——汉代体育运动、“汉韵茶香”——品味汉茶、“童”你折纸——汉服制作、“考古奇遇记”——考古体验、“瓦当翘楚”——文物修复、“最美印记”——瓦当拓印七个不同方面的体验内容。

项目具有菜单式项目、灵活式预约、沉浸式体验、启发式引导、资源全覆盖等创新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可根据认知特点选择不同的汉文化主题,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体验项目和体验方式,学习不同的汉文化内容,促进中小学生的跨学科、多视角、全方位学习,深度探寻汉代历史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推出该研学项目后,共接待研学团队558批次,共25983人参加活动,受到参与者的广泛赞誉。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25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