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未来展览发展的几个方向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谢晓婷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的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以下简称“十大”)自2024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单位的积极响应,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共收到申报项目132个,最终37个项目进入终评。

本次进入终评的项目特色明显,不仅申报单位类型丰富,申报展览的选题也更加多样化,同时,展览中基本陈列(新建、改扩建)和进出境展览数量均增长较快。因为初评规则的变化,进入终评的项目整体水平都很高,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博物馆未来展览发展的几个方向。

展览要有学术

学术立展依旧是中国博物馆展览的办展基础。今年申报的绝大部分展览项目都是建立在较强学术研究的前提之下,有些展览特别是基本陈列注重运用考古新材料、研究新观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虽然这是一个入境展,但是展览整体内容策划基本都由中方策展团队负责。展览从古代犍陀罗文明发展的角度,在展示犍陀罗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首次将犍陀罗艺术与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联系起来,向观众展示出全新的历史视角和中国文化长期交流、多元融合的发展历程。展览中不仅能看到173件(套)来自巴基斯坦的7家博物馆的展品,故宫博物院的30件(套)文物也同列于室,完整地呈现了犍陀罗文化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中国和东亚的深刻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路线,而是一个网络、一个体系。

展览策展团队由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研究所所长罗文华带领,团队在充实的学术基础上制定了内容翔实的展览大纲,参考的学术著作、论文文献涉及中文、日文、西文等多国文字,学术背景丰厚。可以看出,坚定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中国文博界的普遍认知,中方主导入境展览今后将成为中国博物馆办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展览要有凝练

如何将繁冗纷杂的历史通过科学梳理向大众集中展示,“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给予了很好地回答。

展览以时序为脉络,以学术研究和考古新发现为支撑,呈现了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一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两千年古越,一千年两宋,一百年红船”在展览中得到了高度凝练。展览以“全景+点线面”的多重视角深入解读与传播“浙江一万年”的灿烂历史文化,详略得当,主题突出。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序厅展示墙首次梳理了浙江万年历史文化谱系,以“关键词”形式,“之”字形设计,直观展示了浙江万年百件大事记,配以金色有力的大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了浙江历史文化中的高光亮点。

展览要有温情

展览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引起观众的共情。当今的博物馆展览不再是以博物馆教化的方式,而是更多的营造博物馆与观众的对话空间,“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就是这一类展览的突出代表。

展览首次对淠史杭灌区的建造背景、擘画过程、工程规模、巨大效益进行了完整呈现,让人们在享受淠史杭灌区“福泽”的同时,了解其历史脉络,加深人们对淠史杭灌区的了解。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追忆往昔峥嵘、品读感人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体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领悟工程建设中蕴含的“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同时,为克服展览展品少、资料少,缺乏地理、气象、水利、产业等各类专业知识的难题,策展团队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和田野考察,先后拜访龙河口水库劳动模范许芳华、淠史杭工程总指挥赵子厚长女赵涛等数十位淠史杭工程的建设者及其家属,征集到大量有价值的展品,了解到展品背后的故事。可以说,这个展览不论是立意还是策展过程,都是一个很有温情的展览。

展览要关照当下

博物馆虽然收藏过去、展示过去,但更要关注当下、链接当下。作为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应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古代与现当代在同一空间展示成为时下博物馆办展的一种流行趋势,“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览以“迁徙-融合”为主题,以文物作为实物证据,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少数民族民间史诗叙事、考古学叙事、民族学叙事三条叙事线互为补充,勾勒出数千年来人群迁徙与流动、交流与融合的图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展览结尾部分“心中的日月”转向与当下的联结,年轻的策展团队以“故乡”和“现居地”为主题,以面向国内外征集展品和故事的形式,邀请更多人讲述自己有关故乡和异乡的故事。开展后,策展团队又邀请每位观众以拴线的方式连接自己的出生地和居住地,将不同的人生轨迹拼凑出一幅图景。通过这两个艺术装置,讲述当代社会个体“迁徙与流动”的故事,呼应展览主题。同时,展览引入了李焕民、丁乙等当代艺术家作品,并尝试加入展览主题音乐,进一步拓宽了展览的阐释与想象空间。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