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贾湾村,丹江从西向东从遗址北侧流过,在东北方向接纳淅水后,从遗址东侧南流。盛水季节,遗址南侧的低洼地也会被河水淹没,整个遗址就像一个伸向河中的半岛。
距今7200年前后,后冈一期文化占据了这里,形成一个很普通的村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距今6000年前后,分布在晋南豫西一带的西阴文化向外扩张,在汉水中游地区形成了带有后冈一期文化传统的西阴文化,而马岭并没有出现这类文化遗存。只是在西阴文化晚期,才出现了少量来自陕西方向的带有半坡文化传统的西阴文化。之后,这一地区西阴文化蜕变为朱家台文化,在马岭留下了丰富的遗存。距今5000年前后,来自江汉平原北部的屈家岭文化占领这一地区,在马岭也留下比较丰富的遗存,距今4500年前后蜕变为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年前后,从淮河中游一带崛起的煤山文化进入这一地区,也出现在马岭。这就是马岭史前文化变迁的大致过程。
刘一婷是袁靖先生指导的博士生,毕业后来武大考古系做博士后,我是她的合作导师。马岭遗址采集了大量动物遗存,就由刘一婷负责整理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个报告的资料整理和写作期间,刘一婷跟我有过多次讨论,每次都给我很多启发,加深了我对文明探源和社会变迁方面的理解。
报告注意到,中原地区在仰韶时代中期(西阴文化时期),家猪的比例占当时人们消费的各类动物总数的80%~90%,并且以年轻个体为主,极少见有老年个体,很可能实行集中圈养。根据多个遗址的研究,此前家猪的饲料以C3为主,而从这一时期开始,猪饲料以C4为主。猪的驯化和饲养是新石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家猪饲养,应该是以野草作为主要饲料,获取比较容易,成本较低,人们养猪更多应该是作为食物储备,而非主要的肉食来源(主要肉食来源仍应是狩猎或捕捞),所以很多家猪会养多年。用粮食喂养动物,特别是喂养狗这类宠物,应该是很早就出现的现象。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的西阴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大规模用粮食喂养家猪,猪的生长速度增快,成为稳定的肉食来源,但养猪成本也大大地增加了。家猪在两岁之内,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较高,两岁以后,增长速度变缓,不再具有继续喂养的价值,所以家猪在两岁以内被消费掉,应该是最为合理的。能够采用粮食喂猪,说明当时生产的粮食,在保障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还有剩余,可以用来转化为肉食,用粮食作为饲料喂养家猪获得可靠的肉食,应该就是集约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水中游地区与中原地区既有大趋势的相似,也有具体方式上的差异。以马岭遗址为例,在仰韶时代早期的后冈一期文化时期,家猪的数量就已经超过消费动物个体数的一半,但牙齿尺寸变异度高,说明仍在驯化过程中,并且老年个体比例较高,说明仍处在粗放式饲养阶段。马岭的西阴文化时期的遗存太少,不太能说明这一时期的家猪饲养情况,但到了仰韶时代晚期的朱家台文化时期,猪尺寸的明显减小,家猪在肉食动物中占比很高,都反映了家猪已经进入精养阶段。
文明社会一般都以集约化农业作为基础,只有出现了集约化农业,才有可能养活大量不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精英,这个话题在人类学中有充分的讨论。考古学界在文明探源过程中,特别关注犁耕、施肥、与灌溉有关的稻田和水利工程等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的认知。现在看来家猪等饲养方式的变化,也可以作为集约化农业出现的敏感指标,在文明探源中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不同的研究视角,往往体现在不同的材料处理方式上,也往往体现在报告的呈现方式上。刘一婷认为如何发表动物遗存的资料,其实是可以借鉴考古发掘报告体例的。考古发掘报告的体例目前大部分是采取综述、分述相结合的形式,先对遗迹以及陶器、石器等人工遗物进行综述,再按照遗迹单位介绍出土的典型遗物。这样既有发掘者对这个遗址的总体把握,又能让其他研究者对考古材料重新进行分析。动物遗存是考古遗存的一部分,既有自然属性,也有文化属性,可以参照这种体例发表材料。因此这本报告不仅保留了以往常见的综述部分,基于细致的分期,对动物骨骼的数量、年龄与性别、测量尺寸、骨骼部位发现率、骨表痕迹与异常进行详细的综合分析;还新增了分述部分,设置专门的章节,按照遗迹单位对动物骨骼各种信息进行全面介绍,以便于研究者将动物遗存信息与考古背景进行融合研究。另外,她还参考古生物学的发表方式,对各种属的骨骼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并配以图版。本书为动物考古资料的刊布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这一成果,不仅反映了动物研究与考古学其他遗存的研究的深度融合,也反映了作者对动物考古学新的理解。将动物遗存置于情境中进行观察、分析、介绍,有可能得到更深入、更系统的阐释和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学术创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淅川马岭遗址出土动物遗存》
编著: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