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赏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5月28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正式开展。作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重要考古发现”及“区域文明”两大系列临展之一,该展览已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展览以“从边疆考古看中国”的视角,立足“考古”特色,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藏134件(套)青铜器、金器、陶器、纺织品、简牍、文书等精美展品,通过对新疆各时期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梳理,从“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新疆独具特色又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见证了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此外,本次展览还特别设置了尾厅“丝路交融”版块,展示新疆与四川两地间以蜀锦为媒交流的悠久历史。

丝路雏形

早在先秦时期,新疆便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距今5000年至3000年前后,新疆各地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距今3000年至2200年前后,新疆开启了早期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随着不同地域人群间的交往,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以传播和发展,使西域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新疆引领了文化交流的浪潮,丝绸之路已初具雏形。

单耳变体羊形纹彩陶豆

image.png

青铜时代

1986年哈密市焉不拉克遗址75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陶豆通体红衣黑彩,上腹部及口沿处绘一条水波纹,内底似饰两只变体羊形纹,艺术风格独特。新疆东部地区哈密绿洲的天山北路、焉不拉克等文化的陶器形制、彩陶纹饰与河西地区马厂晚期和四坝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

羊形柄铜镜

image.png

早期铁器时代

1965年哈密市伊吾县苇子湖乡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铜镜素面无纹饰,镜缘焊接一只北山羊,耸臀、低首,大角呈波浪状向后弯曲成半圆形,表现了天山北麓游牧民族的风格特色。

对虎纹金带饰

image.png

早期铁器时代

1977年托克逊县阿拉沟30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该金带饰应为镶嵌在皮状物上的装饰品,系用金模压捶揲而成对虎纹样,形态生动,立体感强,制作工艺精湛,是战国时期极富特色的黄金饰物。

丝路华章

随着汉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新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辉煌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标志着丝绸之路正式开通。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机构的建立,屯垦戍边等政令的实施,促进了西域各地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从商贸往来到文化交流,从锦绣服饰到生活器用,乐舞文娱、胡风汉韵在此汇聚,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日渐明晰,从而最终形成以汉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中华文化圈。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件)

image.png

原件为东汉(公元25—220年)

1995年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护膊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主体图案为云气、瑞兽、吉祥语、星纹,在祥瑞云气纹样间有序织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图案,并依次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小篆文字及圆圈纹表现的“五星”图案。这一图案鲜明地昭示出汉代阴阳五行思想深刻地影响到奢华织锦的创制,表达祈佑祥瑞的寓意。

织机模型

image.png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2012年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四台提花织机模型,均为木质,包括一台滑框式一勾多综提花织机和三台连杆式一勾多综提花织机。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其原型是汉代成都生产蜀锦的机器。中国丝绸博物馆根据老官山织机模型复原出西汉时期的提花织机,成功复制了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再现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高超技术水平。

彩绘木雕驮夫俑

image.png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73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该俑为一深目高鼻的胡人男子像,头戴尖顶折沿白毡帽,身着绿色掩襟长袍,足蹬高腰皮靴,双手攥紧,作握绳牵驼状,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在中原地区出土的唐三彩中,也可见到身着翻领胡服的人物俑。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image.png

东汉(公元25—220年)

1959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鸡鸣枕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缝制而成。两端作两只相背的公鸡首,枕芯为植物的茎叶。鸡鸣枕在汉代已出现,在中原北方盛行后流传到西域,在营盘、阿斯塔那等墓葬中有较多发现,显示出中原地区丧葬文化习俗对西域的影响。

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

image.png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66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45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画面为麻布设色,彩绘人首蛇身、蛇尾相交的伏羲女娲。伏羲左手执矩,右手执墨斗;女娲右手执规,左手握四支短棍。画面中绘有太阳和月亮。在新疆出土的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伏羲女娲图中,有的将其描绘为汉人形象,有的描绘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两种风格同时出现,说明新疆各族先民在祖先认同上与中原地区达到了深刻统一。

丝路梵音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大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公元4世纪至10世纪,佛教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伴随着佛教信仰的东渐,形成了鄯善、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多个佛教文化中心。新疆拥有目前我国时代最早的石窟及佛寺,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等中原石窟均深受新疆石窟艺术的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艺术在新疆地区完成了本土化,并在交流中不断发展,丰富了中华艺术的形式与内涵。

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

image.png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76年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是一部用焉耆文书写的大型分幕剧作,讲述了婆罗门波婆离(Bodhar)梦中受天神启示,派弟子弥勒等十六人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的故事。据目前所知,它是我国最早的剧本。

丝路交融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诗人张籍诗句中的“白练”便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产自蜀地的蜀锦。汉代,成都已是全国闻名的织锦中心,以老官山汉墓织机模型为基础复原的汉代勾综式提花机,成功复制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这或许是汉代成都织锦在丝绸之路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又一力证。以蜀锦为媒的交往,深刻反映了巴蜀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更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黄色龙纹绮

image.png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73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21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织物主体纹样为联珠纹搭配相对均齐式的双龙纹,是典型的“陵阳公样”,也是唐代织锦中常用且富有特色的图案形式。吐鲁番阿斯塔那226号墓曾出土一件与此纹样相近的对龙纹绮残片,背后有“双流县”等墨书题记,为迄今我国出土丝织物中唯一记载出产地的文物。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农耕与游牧、东方与西方,在这片沃土上碰撞、交流、融合,留存了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瑰宝,并成为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交融汇聚的重要见证。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不仅揭示了古代西域文明的辉煌,更展现了多元一体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彰显出中华文明强大的向心力,阐明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见证历史,以史鉴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魂。

(供稿: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供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8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