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文宣

本报讯  6月20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配套活动“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27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及中国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150位代表出席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青岛市副市长赵燕,泰国前副总理披尼,洪都拉斯文化、艺术和遗产部部长贝莱斯等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主持会议。

李群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保护与返还殖民背景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离开原属国的文物,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探索破解现有国际公约适用范围之外的历史上流失文物的返还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去殖民化和推动道德性返还的努力,先后开展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劫掠文物溯源研究、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实现7件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推动国际法学界关注历史上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返还,探索多元争议解决方案。他呼吁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并积极纠正殖民掠夺的不公正性,倡导文物原属国与持有国以保障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与保护合作为基础,就返还开展对话,并在信息共享、科学研究、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多元长效合作,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邓云锋表示,山东将按照国家文物局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流失文物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流失文物返还领域国际合作,探索建立文物追索法律服务机构或基金会,以更加务实有为的举措,推动更多流失文物回归,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积极投入海外流失文物的返还工作,正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开展“文物驿站”项目,承担来源不明或来源不道德文物的临时性管理,开展考古学等相关领域教学研究,探索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新模式,努力促成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研讨会发布了成果文件《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青岛建议书》鼓励加强对话沟通,开展互动合作,就探索解决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问题,提供公正、科学与可持续的方案。这是我国继2014年主导发布《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后,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为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的保护与返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会议期间,来自英国、美国、挪威、德国和中国相关文博机构负责人与高校专家学者就文物溯源研究、保护与返还国际合作分享了各自的实践和认识。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德安将该校图书馆收藏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流转物证移交国家文物局。 (文宣)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6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