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简牍里的中国故事——简牍时代基本陈列策展手记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马玉芸 韩华 罗宇盈 王丽娴

简牍,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片和木片。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甘肃是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出土汉简数量众多,汉简是其具有特色的文物资源和重要文化标识。20世纪以来甘肃共出土6万多枚简牍,其中汉简居多,被誉为“汉简的故乡”。

与综合类博物馆不同,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专题博物馆,展品相对单一;而简牍学被称为“冷门绝学”,作为展品最大价值所在的简牍文字,观众很难直接解读。因此,做好简牍的展示难度不小。如何把冷门的简牍背后的故事讲出来,客观真实地反映简牍时代,是策展团队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展览要强调科学性、学术性,把真实的、严谨的简牍知识呈现给观众;另一方面,展览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科学与科普、严谨与趣味之间寻找平衡点。

展品价值认知与主题提炼

秦汉简牍的发现与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同步。简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本身是考古遗物,文本性质属于出土文献。简牍展作为信息载体的文献展览,需要深度挖掘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简牍的大量发现,为社会生活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深化了我们对秦汉社会的认识。秦汉时期,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载体,至魏晋逐渐被纸张取代。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简牍时代”。“简牍时代”的概念形象地反映出书写载体对秦汉时期社会日常产生的深刻影响。

image.png

“大时代+小故事”的叙事方式

简牍本身是用文言语句作为记录载体,历史久远,言语晦涩难懂,在形态上可观赏性较弱,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能感受简牍的魅力。与简牍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极其丰富,策展团队通过文献爬梳和学术成果梳理,结合前期调研成果,确定采用两条线交织的叙事方式。展览注意主题的呼应和对照,将宏观展示与微观主题挖掘共同呈现。运用“大时代+小故事”的方式,双线并行,出现内容上的跳跃。

简牍考古发现的“时代”  用空间处理手段,考古为主体脉络,研究成果嵌入考古时间主线,形成内外空间关系,互不干扰,历史信息在相对独立的“故事盒子”中展开,由点串联成线,承前启后,形成一条完整的“简牍时代”时间脉络。

image.png

简牍作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简牍考古学术发展历程,以西北汉简的发现为肇始的简牍学已有一百年。以敦煌汉简的发现为起点,从居延到金关,全景式展现河西边塞地区简牍考古的历史纪实、西北地区汉简的考古发掘史、有代表性的简牍学研究成果等,发掘简牍考古的历史源头,探寻简牍考古出土时的情境。突破以文物为叙事核心的陈列模式,以甘肃简牍发掘地作为展览主线,模拟河西走廊沿线的简牍出土遗址大场景,实现空间的重现、时间维度的转换,使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河西地区简牍出土的分布、地质地貌、人文故事等概况。采用信息组团的方式,遗址、出土文物、考古人组合,强化时代氛围,提炼人文精神,并置考古人和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彰显新时代考古工作者风貌,弘扬考古人奉献精神。

展览结尾以荣誉殿堂为概念,按下手印启动影像,回顾历史,启迪未来,墙面印刻着简牍学的先行者语录,激励年轻一代,薪火相传。用时间年表回溯文明的诞生。展览对这些关键性的辅助知识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展示每一阶段的重要成果,梳理出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物与时间年表,以便对照比较,将简牍学的形成发展历程、研究成果集中展现给观众。

秦汉时期的“简牍时代”  自殷商到魏晋,是中国长达千余年的“简牍时代”,简帛是书写的重要载体。简牍保存了这一时期的各类文书、典籍,记录了从国家制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文典籍”部分从文化方面展示,经史子集中最具分量的经典作品多在这一时代诞生及编定;“文书天下”部分从制度方面展示,依托文书的官僚政治制度在这一时代出现及完善,为观众展现书写在简牍上的古代中国。

展览从简牍所记录内容出发,深入研究、解读和转化简牍中记载的故事,寻找引起关注和观众兴趣的亮点。借助当代生活中熟悉的语言,对应简牍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将汉简中的典籍文字进行形象化、艺术化、通俗化、生动化的转换。“吃鸡簿——悬泉置的荤菜标配,卒名籍——汉代人的身份证,刻齿——古老的数码防伪技术,家属符——居延官吏出入金关的年卡,十年磨一剑——《相宝刀剑册》,伯乐相马——《相马经》,地支占盗——大秦游徼的抓捕手册,死而复生——大梁人丹的神奇故事”等,集中表现秦汉简牍的价值,见证简牍时代的时间、空间和人物。

展览着重提炼简牍本身的核心文化价值,并将简牍还原回时代,与实物图像等资料进行对照,给观众呈现一个立体的简牍时代。结合秦汉时期刀笔吏汉画像石、汉代画像砖庖厨图、汉代画像砖酒肆作坊图等同时期的图像资料,形象地再现了日常生活的场面。让观众能找到关联与共鸣,初步认识到简牍时代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模糊概念,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阔的空间、具体的人事,共同绘就的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多维度解读简牍里的中国故事

展览以图文资料、微缩遗迹模型、纪录片、采访短视频等方式与简牍结合,对甘肃简牍历次考古发现进行系统化的解读。按地域将汉简出土地遗址和发掘场景依次呈现,增强观众代入感,开启西北简牍之旅。“烽火中的居延汉简”以小专题,采用纪录影片形式讲述居延汉简在艰难岁月中的历险记,突出徐森玉等学者在国难时刻的家国情怀与人文风骨。围绕时间脉络展开,加入西北科学考查团背景画面,强调时代氛围,突出人文精神。展示考古人的笔记、电视里播放回忆短片,再现考古人的集体回忆,让观众体会考古日常的平淡和辛苦,展示考古人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进一步赋予展陈情感和温度,增强人文感染力。

依据考古发现与文物记录的信息,复原历史景观,给予观众切实而明确的空间与体量、质感的感受。客观、准确地展示考古遗址,同时考虑到不熟悉考古的观众,在肩水金关遗址上用亚克力复原汉代关城,给观众以更直观的感受。甲渠候官和第四燧采用模型复原手法,以考古视角,解读遗址的功能布局,采用沉浸式影像互动体验,带领观众回到考古现场。同时采用多媒体VR互动,为观众展现汉代烽燧的场景。

采用情景式手法动态结合五威将军雕塑演绎表现草书里所记录新莽五威将与军队在西域的历史,立体字幕情景再现文字背后紧张的军情局势;采用二维动画演绎《风雨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动静相结合;通过漫画形式还原简牍中的诏书颁布情景,让枯燥乏味的文书变得生动可读;采用二维动画演示快马传递檄书的情景与步骤,从通俗易懂的视角解读两千年前重要文件的传递形式;采用多媒体影像设备,将简牍释文中的内容以动画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赋予古文物生命与活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文书的社会作用。

展览还设有多处游戏互动。以轻松的制简工艺流程开篇,讲述简牍的基本形制与制作,设置封检、木楬等简牍道具,观众可触摸把玩,增添趣味。复原案台书架,布置毛笔削刀,立体化呈现简牍的使用语境。观众可以填上相关信息,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日书”及出关凭证——“符传”;阅读简牍上的通缉令,根据文字描述选择锁定嫌疑犯。

“小展品+大空间”的叙事方式

“小展品+大空间”的空间叙事方式,带观众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两千多年前辉煌的简牍时代,感受简牍魅力。以简牍形态作为基本元素,架构线性形态,形成浑厚、律动人文意境空间。以“时空隧道”为概念,将简牍形式、内容或元素融入空间设计,给予观众空间与质感,酝酿观众观展情绪。

展览突破传统器物类型的展陈方式进行空间与展项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出土文献类展览的特殊特点,给观众提供多种阅读方式。展览部分,打造图书馆式空间体验模式,让观众能静心坐下来。设计了可俯看、可坐看、可立看等多种不同的阅读方案,解决阅读疲劳问题。解决近距离观看的基础上,还设置物理放大镜、电子放大镜等手段,有效提高阅读信息的效率。加入多元的观展方式,静坐台阶听名家讲中国经典,细味历史的回响。

为了更好地呈现上述内容,本次展览的空间设计、平面设计亦进行了诸多尝试。提取简牍材质形制作为设计元素,展览中大面积使用宣绒布工艺,前言部分和局部展线采用大理石雕刻,还加入格栅、格架、药柜等,大大提升视觉观感体验。在颜色方面,主色调选择了简牍和河西风貌的沙金色。LED灯箱、悬挂于墙面之上的二层版、沙盘模型等,力求增加空间的层次性。

简牍作为载体,中华文脉得以绵延赓续,得以生生不息。在“简牍时代”里,有百年来的简牍考古人的辛苦奉献;也有两千年前啬夫弘、戍卒敞坚守边关。应深入挖掘、用鲜活的表达,让他们的故事从考古遗存、简牍字里行间“活”起来,传达简牍学人的治学精神和目标理想,弘扬中国的家国情怀、文化担当。如此,也就能更生动地讲好简牍里的中国故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博物馆力量。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7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