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旧-新过渡阶段石器初级加工场所——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考古新进展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钟倩 向其芳 阮胜胜 李杭

九里岗遗址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结合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隶属于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旭光村。以探索旧-新石器过渡阶段及早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为目标,2023年4月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组队,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

调查

对瓦窑河与漳河之间26平方千米的山前过渡地带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新发现21处旧石器地点,这些地点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域的西侧高岗之上。共计采集石制品300余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薄刃斧、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等,原料主要采自附近的河滩砾石,岩性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变砂岩为主,黑色硅质岩为辅;工具毛坯为块状和片状;剥片和修理方法以锤击法和砸击法为主,有数件向心剥片的盘状石核。年代推测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总体表现出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和大中型石片石器工业共存的特点。从已有的调查结果来看,26平方千米的范围之外,特别是高海拔台地以及漳河、瓦窑河两侧的高阶地,还可能发现数量更多、年代更早的旧石器地点,为下一步旧石器考古调查指明了线索和方向。

在夹口山和平面山集中采集到一批具有旧-新过渡特征的小石器。这批小石器岩性以黑色燧石为主,少量为黑色硅质岩、脉石英,类型主要有石片、刮削器等,分布范围达5万平方米。夹口山、平面山存在旧石器时代、旧-新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等不同时期地层的叠压关系。

勘探

本年度对夹口山和平面山进行勘探,共计勘探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的收获是在平面山西部,新发现了一圈环壕,环壕宽10余米,深1米多,环壕内面积8000余平方米。试掘显示,“小环壕”底部(⑤c层)出土陶片绝大多数为红衣陶,陶质多为夹砂、夹炭陶,年代为大溪文化中期,据此推测“小环壕”年代不晚于大溪文化中期。根据之前的调查、勘探显示,在平面山周围,还存在一圈面积更大、年代或稍晚的环壕。

在空间分布上,朱家湾片区由西向东,分布有夹口山—平面山“小环壕”—平面山“大环壕”—西面山环壕—杨木岗环壕,再结合旧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分布在九里岗西侧高岗的分布状况,这一区域见证了自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来,一直到春秋时期,人类不断向河漫滩开发的整体趋势。平面山“小环壕”的确认,加之“小环壕”区域采集有多件燧石器,且与夹口山相邻,为探寻新石器时代早期及旧-新过渡阶段遗存的分布范围提供了线索,“小环壕”内部及附近是探寻旧-新过渡阶段和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重点。

发掘

重点发掘夹口山遗址。布方面积200平方米,目前已揭露至第⑤层。主要收获是在第⑤层的底部、距离地表约0.7米的深度,揭露一片呈水平状分布,整体堆积厚度约0.2米的小石器地层。该层的沉积物有机碳14测年结果为13346-20141 cal yr BP,处于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目前已出土石制品900余件、水筛碎屑600余件。石制品原料中黑色燧石和白色脉石英的比例明显增多,砂岩数量也较多,石英岩则大大下降;石制品个体明显减小,以小型和微型为主,中型少,大型几乎不见;石制品类型以搬运砾石、石核、石片、碎片、断块、碎屑等各类反映石器加工过程的产品为主,工具主要为刮削器等轻型工具,砍砸器、手镐等重型工具基本不见;加工方式主要采用锤击法和砸击法,修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间接打击法或压制法。

夹口山石制品的文化面貌与华北地区小石片石器工业更为接近,这一转变可能与末期冰期以来北方人群的南迁有关。就遗址性质而言,夹口山出土的石制品多数磨蚀程度轻微,仅砂岩类产品风化相对较重,此外,各类废片(断块、碎片、碎屑等)以及多个拼合组的出现也表明遗址为原地埋藏。从石核、石片、废片的比例和碎屑的分布来看,夹口山遗址存在石器生产加工的行为,推测应为一处旧-新过渡时期原地埋藏的小石片石器初级加工场所。

九里岗遗址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山前地带,地理位置特殊,遗存分布范围广,地层堆积基本连续,旧石器时代文化内涵丰富,填补了区域空白,对华夏大地百万年人类史提供了更多的实证。

夹口山的石制品组合与分布、地层堆积等特征表明该遗址为一处旧-新过渡阶段原地埋藏的石器初级加工场所。结合采集的石制品资料表明,九里岗遗址存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砾石石器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石片石器两种工业体系,为探讨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发展演变以及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石器技术变革、人群迁徙与技术交流以及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之间的耦合关系提供了关键材料。(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执笔:钟倩 向其芳 阮胜胜 李杭)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