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苏州运河小镇风貌调研的探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周春华 赵婷

在我国大运河沿线,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一座座充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韵味的水乡小镇,它们依傍着大运河,形成了水陆并行的格局,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在此特将其称为“运河小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运河小镇”已经成为运河沿线新业态、新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街区、建筑、景观等进行保护控制,对把控运河文化带风貌、保留运河文化气质至关重要。本文以苏州境内的浒墅关、震泽、平望、八坼四座运河小镇为调研对象,试图对运河小镇的风貌保护与控制提出新思路。

运河小镇特征分析

本文调研的几座运河小镇,都与运河有着直接的地理关系,并受运河经济的直接影响,文化遗存丰富,水乡风貌突出。

浒墅关镇位于大运河在苏州境内的最北段,处于“头部”位置。浒墅关作为咽喉要道,曾是运河钞关和驿站之地,民国时期也是苏州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重镇。古时浒墅关因钞关税赋之利而兴盛,至20世纪70年代因运河失去大动脉的地位,发展势头戛然而止。

八坼位于大运河南部主河道上,曾是运河沿线重要的航运码头。镇区四座古桥均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平望位于三地交界、四河汇聚处,曾为军事戍镇,后成吴江南部的中心市镇。目前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安德桥,成功打造“四河汇集”旅游景区。两镇失去运河之利后逐渐衰败。

震泽则位于大运河主要分支頔塘上,处于运河在苏州境内的“尾部”,受太湖泽被的同时,成为承接江、浙两地的枢纽,曾是运河上蚕桑、稻米的重要集散地。震泽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保3处,市保21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震泽为大力发展工商业,将古镇拆建近半,而今重拾历史,以残存的老街主打历史文化牌,以旅游业为发展支柱,跻身历史文化名镇。

运河小镇风貌把控

运河小镇基于同一自然环境、地域形态和文化类型,具有相同的规划方式、建筑风格、社会功能和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和而不同” 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空间肌理。运河小镇中街道、河道、建筑、水网构成的空间布局是风貌控制的首要元素,由此构成的街巷肌理必须保证完整与衔接。

水系路网。它们是运河小镇聚落的“骨骼”,构成聚落布局的主线,必须严格保护和控制其走向和尺度,一旦改变,将影响运河小镇的整体风貌。

建筑单体。在运河小镇中,建筑单体就像是填补主干间的“色块”,同时也是组成空间肌理的基本单位。在《苏州市城乡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规定》中,对古城区的建筑高度、屋顶形式、色彩、风格等进行了规定。运河小镇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强制规定,有条件的小镇以保护规划的形式,对建筑单体进行了规定,基本与苏州古城的控制标准相近。

风貌节点。空间节点是运河小镇内居民集会、社交的空间,是街道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小镇集体记忆的关键所在,因此,对空间节点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尊重集体的行为方式,形式亦必须统一在小镇的整体风貌之下。

水工设施。小镇中的桥、涵、码头、水兜、埠头、驳岸等水利、水工设施,都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改建、扩建在保障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应符合小镇的整体风貌要求。

绿化植被。除保护古树名木外,景观植物的色彩、密度、高度等选配应与建筑、环境相适应,营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空间。运河沿线的田园风光区应保持原貌,尽量控制商业用地的占比,保证运河风貌的多样性。

公共设施。小镇的路标、空调罩、垃圾桶、公告牌、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的形象应统一设计,体现小镇文化特色且与小镇整体风貌相协调。

运河小镇风貌探析

遗产保护型——震泽镇  震泽处于大运河支流的頔塘河上,頔塘最早由晋吴兴太守殷康主持开凿,唐贞元年间疏浚。“震泽”原是太湖古称,于宋绍兴年间设镇。明清时期,以传统蚕桑种植与丝织业为主业的震泽成为江南重镇。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传统缫丝技术被淘汰,震泽通过建立蚕桑技术学校改进缫丝技术,并通过联合农村机户成立运销合作社共同运营丝织业,延续了蚕桑重镇的地位。随着传统丝织业的下滑,大量传统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

20世纪90年代,苏州境内的周庄、同里逐渐以历史文化古镇的形象出现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随之而来的旅游业为原本闭塞、落后的古镇带来了新的生机,全新的发展模式点醒了徘徊在乡镇企业发展末期的震泽,先后修缮了老街、师俭堂、慈云寺塔等一批文物建筑,为旅游开发积累了资源。2018年,震泽古镇被列为第五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20年又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走上以文化为发展主线的道路。

针对震泽镇目前存在的整体格局受损,历史风貌保存区较小,风貌不连贯,旅游开发缺乏特色的问题,建议一要制定、执行保护规划,在保存现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主题地修补城市肌理。二要塑造文化品牌,融运河文化、水乡文化、丝绸文化、建筑文化、儒家思想与新学先锋为一体的城市形象,提升震泽古镇的辨识度。三要保护并延续街区内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四要控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防止开发过度。

更新、利用型——浒墅关镇  浒墅关明代建镇,有“吴中第一大镇”之称。民国时期,女蚕校及大有蚕种场建立,蚕桑文化兴盛,成就了浒关产业繁荣。1986年,浒墅关镇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对外开放的工业卫星镇之一。20世纪初,随着苏钢厂的停办及丝织业的衰败,浒墅关镇也逐渐没落。

2020年前后,浒墅关的区位优势再次为城市赢得了发展动力,政府计划把这个昔日的工业小镇打造成休闲旅游的场所,并提出了“运河小镇”的概念。“蚕里-浒关大码头”是浒墅关“运河小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完成蚕种场二分厂、浒关电影院、保安乡政府、原吴县中学等历史遗留建筑保护工作。通过恢复修缮运河沿线的民国时期建筑群,挖掘传承钞关、草席、蚕桑等传统行业,重现独特的运河文化风貌。

针对浒墅关目前存在的历史建筑整体水平不高,缺少系统性、全方位的保护思路,更新、利用的建筑与周边环境及镇区整体风貌割裂等问题,建议一要保证开发和投入力度的持续,防止项目烂尾。二要不强打“文化遗产保护”牌,以更新、利用带动镇区的整体开发。三要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四要深挖需求研究与策划,实现场景地标化、内容主题化、游览体验化等定制化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游览需求。

运河属性退化、点状叙事型——八坼镇、平望镇  八坼由于建制较小,虽有运河之利,但规模不大,没有发展出支柱产业,目前,八坼已撤镇为社区,镇区河街相邻的格局依稀存在,但建筑已以现代为主,河道上的四座桥梁和两岸不多的历史建筑则在叙述其当年与运河的关系。

平望镇,唐代设驿站,宋代开始驻兵,元代以后在这里设巡司,明清逐渐成为商业市镇。目前,平望也已撤镇为社区,镇区的历史遗存较少,但平望的四河汇集、莺脰湖等河道仍然保存着原有的形态,见证着江南运河航道的发展与走向。

八坼和平望都是与运河直接相关的市镇,历史上都曾繁荣过。但因没有支柱产业,历史遗存较少,整体风貌不佳,文化旅游资源较少。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一要确定发展定位,切忌盲目跟风发展旅游业。二要整治、提升镇区的整体风貌,优化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环境。三要结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对有条件的文化留存区进行适度改造,打造市镇的引流点。

运河小镇具有运河文化共性,同时因因缘际会演化出不同的当代形象和功能定位。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因地制宜分析其形成原因,挖掘其文化内涵,保护好文化遗产,把历史中最耀眼、最具代表性、最有吸引力的要素提炼出来,从而制定能够展现文化内核,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当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保护、更新、利用路径。(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9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