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因地制宜打响“东西合围”四普攻坚战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陈丹

为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有序推进湖北省普查工作,按照湖北省“四普”工作统一部署,在召开省“四普”工作第五次调度会后,省“四普”办根据湖北省的地形特征和各地(市、州)“四普”进展情况,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响“东西合围”“四普”攻坚战的构想。该构想计划在鄂西南(恩施州)、鄂西北(十堰市)和鄂东(黄冈市)各选择至少一个县(市、区)作为普查第二阶段的第一期攻坚县(市、区),使这三个地(市、州)形成一个地理上的“铁三角”,以点带面,发挥“铁三角”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四普”工作。

该构想得到了上述三个地(市、州)积极配合,立即确定攻坚县(市、区),迅速展开行动,其中鄂西南的恩施州位于武陵山脉,恩施市是全国试点,普查工作持续领跑,所以选择的是宣恩县和来凤县;鄂西北的十堰市位于秦巴山区,选择的是郧西县;鄂东的黄冈市是大别山脉的革命老区,选择的是英山县和黄州区。这五个县(区)的文物数量多,工作难度大,接到打响“东西合围”攻坚战的工作安排后,迅速组织普查队员克难奋进,工作成效显著。

鄂西南(恩施州):来凤县和宣恩县文物普查工作专班迅速行动,克服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挑战,统筹指挥,踏遍辖区内武陵山脉的峝川沟峁,开展实地调查工作。来凤县出动3支普查队伍,共计23人;宣恩县出动4支队伍,共计20人。在武陵山脉余脉形成的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间,普查队员们深入田野、穿梭山林,运用无人机、长焦相机、RTK等设备对文物本体、附属单位进行拍摄测量、卫星定位、图像绘制、资料命名登记更新等工作,完整准确掌握文物的保护状况、空间地理、使用情况以及基本信息,并实时录入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软件。专班成员白天忙于野外调查,晚上分析整理当天工作成果、核对数据资料。每到一处,主动结合基层情况,开展走访交谈,细心了解新发现文物线索,做到“应录尽录”“应保尽保”,全面核查,一处不漏。7月11日和7月16日,恩施州来凤县和宣恩县相继圆满完成全县范围内的实地核查与新发现工作录入工作,成为湖北省继恩施市后率先完成田野调查工作任务的地区。来凤县完成三普复查点123处,新发现59处,共计182处;宣恩县完成三普复查点216处,新发现18处,共计234处。

image.png

鄂东(黄冈市):黄冈市在田野调查实践中创造性总结出“一全、二倒、三包、五员”的工作模式:“一全”即全员上阵,下沉一线;“二倒”即以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以进度质量倒逼责任;“三包”即“四普”业务骨干包业务对接、包技术指导、包进度督办;“五员”即每名同志既是田野调查队员,也是政策法规宣传员、文物安全巡查员、对接镇村联络员和文物承载历史信息与背后故事的采集员。7月23日和7月25日,黄冈市黄州区和英山县相继完成本辖区复查与新发现田野调查工作。英山县完成“三普”复查点396处,新发现19处,共计415处;黄州区完成“三普”复查点82处,新发现20处,共计102处。田野调查阶段英山县出动4个调查队,共计25人;黄州区出动2个调查队,共计8人。他们直面暴雨暴晒等恶劣天气和蛇咬蚊叮等山区艰险,集中精力,克难攻坚,战天斗地,“5+2”“白+黑”,推动田野调查提速增效,以黄冈文物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老区精神。

鄂西北(十堰市):十堰市“四普”办迅速部署,高位谋划、统筹合力,采取市+县联合组队、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数据录入同步进行的工作模式集中攻坚、同频发力。成立外业、内业工作专班,包括外业调查队伍3支,共计16人;内业信息录入队伍3支,共计6人。郧西县“四普”工作攻坚战打响以来,外业普查队员们不惧高温、风雨无阻,用汗水和坚守投身普查一线,充分展现新时代文物人择一事终一生、不畏艰辛、勇毅前行的责任担当。因天气恶劣,7月份连降20天暴雨,工作进度受到影响。截至7月25日,郧西县已完成三普复查点80处,田野完成率28.37%,争取8月20日前完成田野调查阶段工作任务。

随着打响“东西合围”攻坚战,全省普查进度明显提速,通过攻坚县(区)带动,鄂西南(恩施州)的田野完成率从第五次调度会(6月28日)通报的38.8%,提升到现在的77.56%;鄂西北(十堰市)田野完成率由14.07%提升到28.81%;鄂东(黄冈市)由16.61%提升到26.49%;全省的田野完成率由14.44%提升到28.23%。短短一个月间,湖北省“东西合围”“四普”攻坚战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实现,全省已复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点9920处,田野调查完成数量上实现了大突破,成效显著。下一步,省“四普”办还将在普查第二阶段继续筹划发起“南北突破”构想,从东西贯穿到南北,调动全省力量全线作战,争取在普查各个阶段都能走在全国前列。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86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