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古发掘揭示历史真相——探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何文娟

“不知道是从哪天开始的,好像突然人就多了起来。”家住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下简称“七三一陈列馆”)对面的居民说。

2023年的冬天,“尔滨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以高涨热情、满腔热血,奔赴这座被冰雪覆盖的城市。当时,七三一陈列馆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寓意“黑盒”的暗色系馆舍建筑与街道和屋顶的皑皑白雪相映照,游客们的热情与馆舍后方遗址的冷寂形成鲜明对比。

游客为什么不畏严寒纷纷奔赴此地?

从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到1945年战败无条件投降,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中,日本侵略势力在中国留下了大量战争罪行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现保存遗址27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真实记录了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武器研制,准备和发动细菌战的全过程。

“我来到七三一陈列馆从事研究工作时,除了相对保存完好的遗址外,像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动力班、特殊武器研制厂等,对我们研究人员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谜。”七三一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考古发掘报告》“序言一”中记叙。

20世纪80年代初,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转机。1982年12月初,哈尔滨市平房区文物管理所成立。1983年3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将七三一部队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建立“哈尔滨日本细菌工厂罪证展览馆”,并拨付专项经费进行旧址保护、资料调查、举办展览、树立标识等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七三一”问题研究在中外学术界逐步展开,界定了七三一部队的战时存在、战争犯罪和战后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对其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人体实验、细菌研究和医学伦理等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相当的进展。2006年,七三一部队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颁布实施;2012年11月,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但对七三一部队遗址,由于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调查和正规的发掘,因此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七三一陈列馆特聘研究员李陈奇表示。

2013年10月,七三一陈列馆等编制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规划》;2014年2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据此,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编制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考古工作规划》。

站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大门外,一眼就能看到一栋外观两层的小楼——四方楼,抬头是蓝得透亮的天空,道路上是穿行的游人,难以想象曾经的惨烈。

image.png

image.png

走进楼内,发现楼高实际为三层,沿着长长的通道前行,入眼即主要建筑的废墟,遗留的柱础、裸露的钢筋、某处焦黑的地面,都是七三一部队全员参与毁灭罪证,焚毁资料、炸毁设施和设备、残杀被实验者的实证。

“一般认为,传统考古学年代的下限至明清为止。这次发掘,与以往考古工作有明显不同。”李陈奇总结道,七三一遗址考古发掘所涉及的年代已至近现代,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晚遗存的考古揭露。从这个意义上说,延伸了中国考古学的下限。这是国内首次用考古学手段揭露抗战遗迹的有效尝试,可以看出考古发掘在近现代史迹中寻找材料的积极作用。此次发掘除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外,还包括文物保护、建筑学、军事医学等专家,开展多学科协作、交叉研究,保证了信息提取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为配合七三一部队遗址保护规划,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衔,会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四方楼”)、锅炉房、地下回水池、焚尸炉、瓦斯实验室、瓦斯储藏室、结核菌实验室、兵器班、航空班以及细菌弹壳制造厂等10处遗址进行了连续、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3.3万余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1000余件。

通过这次考古发掘,对七三一各类遗址的格局及功能有了全方位了解。一方面,完整揭露了其地下基础部分,搞清了其整体布局及功能;另一方面,采用先进仪器对其进行了实测,全方位获取了精确数据。纠正了口述回忆和资料记述中的一些错误。如发现特设监狱的房间并非均等的,而是有大小的区别,意味着使用功能的不同。发现七三一部队毁灭犯罪证据的证据,如爆炸穴点和焚烧掩埋灰坑的发现,是七三一部队毁灭罪证的直接证据,是不可多得的、无可争辩的第一手例证。出土的各类遗物系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与人体实验有关的遗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四方楼的一些灰坑中,出土了大量完好的灌满溶液的实验用玻璃瓶,瓶外面贴有纸质说明,可辨认出“XX毒”“赤痢”等字样。

李陈奇表示:“通过对七三一部队遗址的考古发掘,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使得七三一部队秘密选址、精心设计和营建的过程得以再现,进而对七三一部队各种建筑的目的性、功能性和机密性有一个全新的可靠的认知。”

近年来,七三一陈列馆研究人员发表考古专题报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及相关研究论文共10篇;承担《七三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考古发掘与建筑格局研究》《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三维数字化展示与阐释系统的构建》《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史料整理及专题数据库建设》《跨学科视域下细菌战罪行研究》等课题。

此外,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七三一陈列馆对七三一遗址相关保护展示工程进行不定期的跟进式调研,着力解决考古发掘与保护展示工程如何有机衔接的问题,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进行科学修复保护、展览陈列,还原历史真相。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于2015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内拥有七大类近10万件馆藏罪证文物及史料,构成了相互印证、真实完整的立体罪证链条。改陈新增罪证文物2862件、新增罪证史料23000页、新增对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跨国取证的影像资料810分钟;新增相关战时图书资料及相关展品5980件。这是以馆长金成民为代表的七三一陈列馆工作人员,自1998年起不懈努力、接续奋斗,连续22年赴日本“跨国取证”寻访日本细菌部队原队员、征集保存口述史料、完善充实馆藏档案的成果。

2023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李陈奇说:“下一步,我们将配合哈尔滨市土地储备回收开展考古工作,拟发掘对象均位于遗址核心区内,包括病毒实验室、特殊武器研制厂、第一仓库地下基址,拟发掘面积共计约2.3万平方米。”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7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