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成都博物馆共同推出《策展研究》特刊,自推出以来,已连续出版4期,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近日,以“中国故事·展览表达”为主题的《策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办。来自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及成都博物馆、成都市美术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60余位杂志编委代表、国内博物馆领域有关专家、青年策展人及作者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着重呈现多元视角下的创新性策展研究与未来展望,深入挖掘我国博物馆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锋展览形式,希望能够帮助博物馆从业者进一步了解展览行业的现状和潮流趋势,开阔展览策划的视野。
讲好中国故事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博物馆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好的展览不仅能够传播中国声音,活跃人文交流,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自信。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于对“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以及彩陶、玉器、青铜器在这一进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组织策划了“早期中国”系列展,以彩陶、玉器和冶金三重视角,系统解读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致脉络和渐进化过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表示,博物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所有业务活动的目的都致力于实现文化传播功能的最大化。博物馆可以通过展览展示,再辅之以讲解及各种教育活动、科普类书籍、公众讲座、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及活动,以实现考古研究成果直观、立体的大众化传播,打造出“不落幕”的博物馆展览,激发公众“参观考古大展,了解古国文明”的文化热潮。
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杨玲提出,当前我国展览展陈具有“总量增大”“时间序列完整”“主题多样”“类型全面”“世界闻名”等特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故事”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表达应进一步注重国家形象的展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古今交互,紧握历史细节,激发城市活力,以思想与学术为内核,更好助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她还表示应加强研究统筹,探索建设中华文明的博物馆展览展示体系,对全国的展品、历史资源进行整合统筹,有计划成体系地创作一批精品展览项目,形成“中国故事,展览表达”品牌效应。
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陈同乐围绕“我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主题,着重探讨了中小博物馆的策展情况及发展潜力。他提出,中小博物馆应着重提升五个能力:不一般的策划能力、不寻常的转化能力、与众不同的审美能力、不凡的呈现能力、了不起的传播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此外,他还指出,博物馆是创造力孕育之地,观众可以不是看展的过客,而是成为故事里的人,进一步强调了“以人为本”办展理念的重要性。
创新展览表达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日益增长,已不只满足于“看展览”“赏文物”,而开始追求更新鲜、更别致的展陈内容和观展模式。以思维的碰撞促进思路的打开,将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提供新的视角、注入新的动力,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的展览理念。
站在开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博物馆的角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物收藏和展示场所,转变为深入探索和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机构。上海大学现代城市展陈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黎在分享中谈到,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博物馆人不仅要关注博物馆的收藏品,更要关注如何通过这些藏品来增进价值观的共同认知。建设研究型博物馆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他强调,应将研究型博物馆建设置于“博物馆教育与研究的方向驱动”之下,“从‘用文物说话’到‘让观众说话’的文化消费时代背景”之上,并将其放置于“城市文化资源创新表达的展陈体系突围”之中来思考策展定位、表达方式、观展和传播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打造了“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和合中国”等精品展览,在以展览表达讲述中国故事的道路上总结出许多创新成果。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刘宁详细介绍了这些展览的实践经验,这些展览以文物为骨架,以文化解读、审美欣赏为传播方法,结合多元展陈方式,创新叙事逻辑,打破时空局限,实现从文物展陈到文化传播的提升。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围绕博物馆展览叙事与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命题,阐述了从展览内容到展陈空间的“破”、从展览实践到文化理论的“立”。她以多个展陈实践为例,提炼总结展览如何以转化文化观察视角的方式,实现展陈的创新立意。她认为,展览策划的创意是“立”,而在分析中找到文化表达最关键的那一面、或者说最具有时代表达的点,就是“破”的前提。
拓宽策展视野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物标本为基础,以展示空间、设备和技术为平台,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进行组合,实现面向大众进行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具有高度综合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工作。进一步拓展策展视野,选择合适的阐释视角,能够提供不同的看待历史文化遗存的方式。
展览的立意决定了展览的主题和方向,是策展人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切入点则是展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手段,是连接观众与展览内容的桥梁。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在“从学术语言到展览语言的转译”中强调,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作为一种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既需要学术研究和学术材料作为支撑,也需要将观点和材料转化为观众易于接受的展览语言,让其看得懂、记得住。
作为“物”的生命长度在某种意义上远远大于“人”,物所承载的关于时空、人物的记忆即是展览情境产生的重要基础。南京市博物总馆研究馆员徐佩佩将展览表达与博物馆发展历程重叠映照,从“物与记忆”“展览情境的构建”“可持续的生命力”等角度,提出展览应更好地创造情境式的展示,利用跨界合作、多样化探索,以及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等手段实现展览的无限延伸,帮助观众获得更佳的观展体验。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于晖以“展览评论:从展览到展览史”为题,介绍了展览评论的价值,强调展览评论不仅要从展览史中汲取素材,也应当成为展览史书写的一部分。他认为,展览并非是孤立的个体,而应当看作是各类关系在某一时刻达成平衡状态的集合体。展览评论必须在第一时间密切关注、追踪展览实践,并借助于理论的武器和思考的前瞻性,先于展览实践提出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要“共建人文湾区”,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白芳表示,“人文湾区”的定位为博物馆展览策划锚定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她在分享过程中以粤博为例,讲述该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方式,有效增强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文旅事业深度融合起到积极的作用。
丰富展现形式
观展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展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策展人在进行展览策划时,既要重视展览的知识性,更要重视展览的人文性和表达性,努力推出主题有吸引力、内容有创新力、设计有冲击力、推广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精品展览。
成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副主任刘秋佚对成都博物馆“辉煌成都”系列临展中的“列备五都”“映世菩提”“秦蜀之路”三大展览进行了策展分析,认为馆藏文物活化不只是对外进行展示,还要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文物成为区域文化的讲述者。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近30万件,时代跨度大,种类范围广,与成都历史息息相关,是城市发展中留下的岁月凭证,将这些藏品有效转化为文化资源,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也是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尤其是遗址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不仅记录、保存了城市文化,更参与了城市文化的塑造,为其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黄玉洁围绕“打造特色展示体系”“构建多元叙事模式”“探索文化全新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强调位处城市之中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以打破时空边界、突破展示场所为理念,借助更多元、更现代的形式讲好考古故事、金沙故事。她希望展览成为链接博物馆与人、与城市、与历史、与未来的平台,让文物说话,与观众对话,真正与城市共融共生。
南京博物院展览部主任张乐分享了“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爱琴海的荣耀:古希腊文明特展”三个展览策划案例,从形式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空间布局、展品陈设、色彩选择、材质实践等多个方面的解读,阐述了展览策划的实施方法和路径,分析了展览设计思路和理念。她提出应以科学研究为主,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做出新颖、美观、舒适、安全且节约的展览设计。
灯光作为展陈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也是营造氛围、提升观展体验的关键。在灯光设计中,既要以文物保护为首位,又要最大程度以人为本、考虑观众的生理和心理舒适度,呈现出最好的展陈效果。成都博物馆陈列设计部主任黄彦怡以“博物馆展陈照明设计中对‘人’的关照”为题,指出在展陈过程中,照明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仅是为了照亮展品,更是展示艺术、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必须更加注重“文物光健康”和“观众光健康”的构建,这种个性化、精准化的照明方案同时也将增强展览的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新时代下的博物馆展览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求变,拓宽视野和渠道,还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多维度的知识结构作为展览的学术支撑。本次研讨会希望在实践基础上,从理论研讨的角度,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角度和可供挖掘的潜力,为博物馆的展陈策划提供更多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