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李世民以及他所缔造的贞观盛世至今仍为世人所敬仰、追忆和回味,化作中华民族古老深厚的文化记忆,传承至今。为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5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策划了“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希望以文物和展览语言诠释时代风貌,为观众奉献一席内涵丰富、古今汇集的文化盛宴。
展览主题策划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史中一个强盛富足、开放包容的黄金时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诸多围绕唐代主题的文物展精彩纷呈,一系列选题好、立意高、展品强的精品展珠玉在前。因此,想要推陈出新,将相似主题做出全新阐释,策展人需要用专业知识和观众视角捕捉新的切入点。本次展览跳出单纯书写盛世历史的思维,将重点放在盛唐前期的“创业史”——贞观时期,以主人公李世民的一生为视角,小切口讲述他如何仅用几十年就将北朝末期、隋朝遗留的百废待兴的局面,转变成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万民向往的国度,为后来鼎盛的大唐奠定了坚实而强大的基础。与此同时,展览也在向观众展示贞观时代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展览的表达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激发观众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展览脉络梳理
李世民是唐朝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也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对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唐太宗形象。如何以展览语言诠释一个立体的李世民,以文物展品还原一个真实的贞观时代,以有限空间重现一个辉煌盛世,让观众能在展览中将自己心中的李世民形象拼凑完整,是策展团队贯穿策划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历史上的李世民尽管一生短暂,但完成了多重身份的实现:秦王、大唐天子、天可汗……呼应了策展团队心中展现多面人物形象的预期。为了解决人物类展览中展品与人物关联性弱的通病,策展团队以李世民的四个身份为经,以贞观时期的时代风貌为纬,将人物放在初唐的历史背景中解读。在叙事逻辑上,采用时间线和专题交叉的方式铺陈,视野从宏观到微观。
序厅交代了关陇贵族兴起的时代背景,描述了李世民成长的家庭环境。展览主体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沙场战神 少秦王”,展示了少年秦王的沙场征战;第二部分“千古一帝 唐太宗”,讲述了太宗治下的初唐气象;第三部分“万民之王 天可汗”,表现了太宗实现的天下归心;第四部分“凡夫一面 李世民”,聚焦于普通人李世民的喜怒哀乐。尾厅以李世民百年后的盛唐收束,揭示贞观之治对大唐后世昌盛的影响。
展览文物展示
文物是展览主角,处于舞台之中央。每一件文物都彰显着历史创造之美、生活之美、生存之智,其背后都有一段朴素而鲜活的人文故事。展览如何夯实文物研究阐释,更好发挥文物实证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文明、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是策展团队悉心考究的。
文物遴选与组合 文物展览不是符合同主题文物的简单堆砌,而是以展品为立足点,通过展品的有机排列、组合,从而挖掘更深刻的历史表达,让孤立的文物之间产生链接,阐释其背后的故事。
“团组展示”拓宽历史广度。在说明初唐女子装束特征及变化部分,策展团队选取了四件不同发式和衣着样式的初唐女俑,其前、后各陈列一件隋代和盛唐前期的女俑,从而延伸历史轴线、拉长时间跨度,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陶俑风格的转变。在表达宫廷乐舞部分,一套五件骑马乐俑一字排开,让观众从器物组合中一窥初唐宫廷乐舞面貌,体味太宗兴乐之制。
“明星展品”把握展览亮度。展品的遴选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展览的独创性和创新性,“明星展品”的加盟,是吸引观众走进展厅的一大因素。策展团队与相关文博单位积极商讨,借展了一些文物精品。如宁夏固原博物馆的鎏金银壶,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石刻胡旋舞墓门,法门寺博物馆的四瓣花纹蓝琉璃盘和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印花绢衣,昭陵博物馆的尉迟敬德墓志、微笑仕女图等唐墓壁画,山西博物院的鸳鸯石榴纹金盒以及镇江博物馆的漆金双鹦鹉莲瓣纹带盖银盒等,工艺上乘,制作精巧,展品精彩纷呈。
深挖内涵,提升学术高度。当然,文物展览不是“献宝”,博物馆中的文物是古人制造及使用过的“物质文化遗存”,而不是世俗意义的宝物、宝藏。策展团队在遴选文物时始终以挖掘展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首,不唯“吸睛度”论。展厅的第三部分独立展示着一座风化严重的石像,头部缺失,石像基座上有“吐蕃赞府”的题名。此像应为文献记载的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是昭陵北司马门内的十四蕃君长相之一。这件石像虽已被历史的风沙磨灭地残破不堪,但依旧难掩它的珍贵性,它无疑是唐太宗被各国君主奉为天可汗后,和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象征,是中华文明和平性和包容性的重要见证。
观众视角的强化 一个好的展览不仅要有立意的高度,也要兼顾观众视角,即从视觉层面上让观众切身感受到被理解、关照,从而获得舒适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除通柜、平柜为主要展陈手段外,额外加入12个独立柜,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观赏文物。来自昭陵的两件精美陶俑:彩绘贴金文、武官俑,通体布满繁复、艳丽的花纹纹饰,周身刻画精巧细腻,独立展示可让观众360度全方位地欣赏到文物精细描绘。
此外,最大程度消除文物展示的视觉死角。例如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萨珊画像石刻,其正反两面的纹饰都极具代表性,将其立面展示,用支架承托,并于文物后放置一面镜子,让观众能同时欣赏到文物两面精美的纹饰;来自昭陵博物馆的红陶天王俑,团队在其腿后加装了大尺寸镜面,让观众可以舒适地看到天王脚下小鬼的表情。
展览文物安全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和红线,在此次展览中,昭陵博物馆的唐墓壁画和中国民族博物馆的织锦是需重点保护关注的展品,策展团队为此提升了安全展示手段,努力做到让文物在展示中保护、在保护中展示。
展示壁画和织锦的展柜,除保证其温湿度恒定这一基本要求外,还调整其照明为低热量和低紫外线的设备,改造其照明系统,加装“人走灯灭”的感应装置,让壁画和织锦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休息”,使文物以最安全的展示状态面对公众,潜移默化地向公众传递文物保护理念。
展览空间美学
展厅空间营造对展览整体品质具有提升和加持作用。策展团队加入整体展场空间设计环节,与设计师充分沟通,力求展览表达和空间营造相得益彰。在展厅设计绘有唐代建筑线图的长廊,激发第一视觉观感;在色彩运用上,四个主体部分分别以玄、赤、赤黄、绿为主题色,视觉上传达了各异的风格特点并呼应主题阐释;展厅内提取唐代殿顶线图、斗拱形制、传统纹饰等元素,营造雍容大气、盛世锦绣的空间效果;开发沉浸式数字场景,“昭陵六骏”以数字艺术投影形式进行展现,传达和营造战场氛围;“梦回大唐”沉浸式数字体验厅通过提取《簪花仕女图》等视觉元素,让观众在美轮美奂的光影中重历大唐盛景;在《职贡图》数字投影中,观众可与古画中的人物同行,丰富展览空间,活跃展览氛围;提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石刻胡旋舞墓门”胡人纹饰,以二维线条动画形式让墓门上的两位舞者翩翩起舞,鲜活再现了唐代胡旋舞。
此次展览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十五家博物馆通力合作的成果,绝大多数展品来自中小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那些沉睡在中小博物馆里的文物,也能“活出”价值,他们同样是中华瑰宝,需要被了解、被欣赏、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