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开创性尝试——《城镇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优化研究》评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曹文哲

image.png

学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可整体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介绍、解读某一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理念、模式、模型等;二是在介绍、解读基础上,运用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阐释和剖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原因,抑或是吸收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用于指导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其间不乏对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普适性的反思和批判;三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进而将其上升至方法和理论高度,尝试构建适配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上述研究中,纯粹的、完整的理论性研究著作还较为稀少,汤晔峥先生的《城镇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优化研究》一书即属于此类。该书在研究视角、理论支撑、研究结论等方面均表现出开创性。

研究视角与理论支撑

《城镇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优化研究》一书并不是围绕某一具体的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理念、模式、模型等等而展开的研究,而是将“文化遗产保护”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行为学理论,将文化遗产保护视为一种行为。同时,基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又引入系统论,将文化遗产保护行为视为一个系统。

行为学和系统论作为理论支撑,搭建起了本书的研究框架,相关概念和方法贯穿本书始终,用于描述、说明、阐释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各项表征和动因。譬如,参照系统论已有成果,作者阐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要素的运动特征和动因,以及系统的整体形态特征,从而得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为原型系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为衍化系统的结论,进而综合两类系统,提炼出文化遗产保护的混沌范式。再如,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学特征,作者根据行为规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类,引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概念,用于类比和阐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路径和非主导路径,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建议。

本书是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一次开创性尝试,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视角认知国际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理解发端于欧洲大陆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排斥异化现象的原因,进而认识到欧陆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仅为历史性、阶段性、地区性成果,更进一步意识到构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该书作为理论性研究专著,自然不乏大量概念的提出、推演以及概念间关系的辨析论证,其间无不显现着语言的微妙和精妙以及哲学思辨精神,彰显出作者文字驾驭和逻辑推导功底的深厚纯熟。

研究思路与主要结论

全书绪论之外的逻辑关系为原型结构研究→衍化形态研究→优化路径建议,分别对应目录中的国际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型、中国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衍化、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型三大部分。

国际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型

第一至三章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型结构研究。第一、二章梳理总结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作者将发展历程划分为欧洲萌芽期和全球成型期两个阶段,分别阐述了两个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构成要素,即价值取向与思想背景、保护对象与时空边界、保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社会涵构与运行机制、普适价值与国际准则五个方面的互动演化过程,进而在第三章总结提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维度演化规律、要素因子演化规律以及其系统形态特征。主要结论包括,关于时空维度的演化规律,作者提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无论是欧洲阶段还是全球阶段,均是一个“批判—建构的往复过程”,是一种“稳定—嬗变的共生运动”。关于要素因子的演化规律,从欧洲萌芽期到全球成型期,价值体系、对象构成、方法技术、运行模式、普适价值均呈现出各自的演化规律。价值体系从“二元对立”到“相对多元”,对象构成从“时空界定”到“价值阐释”,方法技术从“终极目标”到“持续发展”,运行模式从“对立博弈”到“协商合作”,普适价值从“绝对理念”到“突出普遍”。基于两个阶段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维度演化规律和要素因子演化规律,作者提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形态特征,一种“网络化的关联系统”、一种“聚核式的运行结构”。

中国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衍化

第四至八章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衍化形态研究。第四章梳理总结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作者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划分为文化兴国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市场中心时期、社会和谐时期四个阶段,提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属“后发外生”型,是“自觉”而非“自发”行为。四个不同阶段形成了两类保护路径,即文化主导路径和制度主导路径,并着重分析了制度主导路径的现实形态。第五章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爆发的两次公共事件,即南京老城南事件和南京护树运动,提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制度主导路径下,还存在两种非规范路径,即精英式路径和大众化路径。第六、七章从价值整合和成效共识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衍化的深层影响因素与“原型”异化机制的形成原因,即文化原型冲突和城市范式冲突。文化原型指的是群体本位、“生生”法则、家国一体等思想观念,以及嵌入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模式等。城市范式指的是天人合一的城建理念、“家国同构、明分使群”的城乡组织结构、“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城市空间打造等等。第八章总结提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运动特征、保护路径的形态特征以及保护衍化结构的形态特征。主要结论包括,关于保护路径的运动特征,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批判—建构的往复过程”不同,作者提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是一个“基点→范式的线性过程”,是一种“涵化—濡化的博弈运动”。关于保护路径的形态特征,作者提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形态呈现出保护理念的价值离散和保护运行制度的统合特征。因价值离散而产生的价值碎片被运行制度统合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基于保护路径的运动特征和形态特征,作者提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衍化结构的形态特征,一种“突进式的整合系统”、一种“断裂式的分叉结构”。

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型

第九至十一章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化路径建议。第九章综合前文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型系统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衍化系统的分析,借助系统运动理论,作者提出文化遗产保护行为是一项混沌运动,而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则是一个混沌系统,即有序与无序共存、运行结果不可预测、但运行规律可分析掌握的混沌系统。第十章中,作者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中产生的“权宜”“脱嵌”“涵化”现象进行了反思,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运动模式,从目标态和结构式两方面建构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混沌范式。第十一章依据混沌范式,作者提出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优化的技术措施,围绕价值干预,包括基于文化遗产本体的价值判定干预,基于濡化目标的价值保护干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监控干预。

当前反思与未来展望

关于未尽之处,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回顾与展望”一章中实事求是地指出,论文在混沌范式建构和实践运用两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混沌范式建构,作者认为,论文对混沌范式的建构还较为粗糙,某些部分甚至存在争议。比如,文化遗产溢出机制可能会合理化重建行为,导致大规模的仿古复建。针对实践运用,作者提出,混沌范式并不能直接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还需与实践结合,从而实现理论建构、实践应用、结果反馈的良性循环。

关于未来展望,该书虽作为理论研究专著,但并不是无根之木,相关结论的得出主要建立在城市中心区建筑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之上。因此,书名为《城镇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优化研究》。这促使我们反思,非城市中心区、非建筑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其演化规律是否也符合上述结论,其演化过程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这可能仍是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领域尚待拓展的方向。另外,作者虽以城市中心区建筑类文化遗产作为研究范畴和实践来源,但在初心和愿景上更期待将研究范畴和实践来源、或者说业内研究和学科发展扩展至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推动理论研究,建立起适配我国国情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规划理论体系,进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值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时期,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文化遗产作为国土空间资源中具有文化意义的不可再生类型,又该作出怎样的回应,均将成为未来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城镇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优化研究》

作者:汤晔峥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4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