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博物馆+”为现代生活赋能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长风

一千多年前,成都浣花溪畔,诗人杜甫独自漫步,看“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诗篇里,有彼时的春天、有时代的片段;一千多年后,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成为“江畔寻踪”之所在。

近年来,四川博物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探索创新博物馆体系建设,接连举办大展均采用宏大叙事,与时代共鸣,推动巴蜀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提升学术和科研水平;立足丰富馆藏资源,创新消费场景,构建文创研发合作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博物馆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教育职能,川博“大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努力构建博物馆体系的对外交流合作,助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格局 有点有面

一只黑灰色花纹的猫咪跷着二郎腿,悠闲地躺在屋顶,望着天空的飞鸟和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漂亮的建筑和街巷。这是2023年8月,四川博物院新展“寻喵启事”艺术展中的一幅作品。展览共展出白俄罗斯艺术家利马舍夫斯基·伊戈尔·维罗洛维奇和其夫人谢梅廖娃·柳德米拉·列奥尼多夫娜的艺术画作50余幅。不同于四川博物院一贯古朴厚重的展览风格,此次特展色彩明亮、童趣盎然,通过猫的视角,展示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作品中,“喵星人”的形象也是当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缩影。展厅还设置了多个以猫为原型的艺术装置和沉浸互动艺术空间,让展览更加妙趣横生。“太可爱了!四川博物院居然有喵喵展”“喵星人最爱,本年度值得打卡的展览之一”……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反响热烈,这也是川博构建国际合作体系迈出的“一大步”。

“不仅要让海外文物‘走进来’,我们巴蜀文化更要‘走出去’。”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表示。今年6月,四川博物院相继派出两个代表团分赴美国、法国和匈牙利等国家,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盖蒂中心、吉美博物馆、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共商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展览、社教、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增进以四川博物院为引领的四川省文博体系的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范 中国味 巴蜀韵”的文物外展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明故事。

蜀道绵长,史韵悠悠。为深入挖掘提炼蜀道的文化价值,持续推动蜀道遗产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让千年古蜀道焕发时代光彩,2024年7月,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广元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博物院、广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剑阁县人民政府、广元市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展览聚焦蜀道本体和人文两大主题,联合川陕甘渝“蜀道沿线三省一市”以及北京、天津、辽宁等地相关文博单位66家,共展出精品文物43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达88件(套)。“展览立足蜀道多年的学术研究和蜀道考古重大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了蜀道的开辟与发展历程,诠释蜀道传承千年的工程智慧和生态智慧,解读蜀道在促进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总策展人谢丹说道。此次展览分四川博物院主展场和广元市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两个分展场,形成“1+2”展览矩阵,从自然、人文等维度出发,多角度解读蜀道历史文化。

近年来,四川博物院积极行动,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为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推出了“山高水阔,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家教家风建设,推出了“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放包容的气质,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推出了“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等公共文化产品。“川博策划的大展并不局限于自身藏品,通常会组织几十家文博单位,比如限定共同的区域范围,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更广泛的号召力。”谢丹介绍。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努力弘扬传承中华文脉巴蜀文化,近几年在原有专题陈列基础上,实施了“展览提升计划”,推出了“远古四川”“古代四川”系列通史陈列展览,展现了巴蜀地区发展的历史脉络。

展览 有雅有俗

在“古代四川——秦汉三国时期”常设展览中,出土于东汉时期的制盐画像砖静静伫立于玻璃展柜里,其背后的展示墙面上等比例放大展示出文物拓印图片,使得工人们繁忙的汲卤场景与制盐装置的画面更加清晰明了,反映出“天府之国”百业兴旺的人间烟火气;文物另一侧设有小屏幕,正播放着《国家宝藏》中关于制盐画像砖的影像资料,为求知欲更高的观众们延展出巴蜀地区对卓筒井凿井技术的创新。

“如何把文物的故事讲好,并且讲出来的故事让公众能听明白,这是我们在追求的一个目标。”四川博物院前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韦荃表示,为达到这个目标,川博策展团队尤其注重策展编写逻辑,即内容逻辑和语言逻辑。内容叙述强调脉络清晰,语言表达力求简洁通俗,以“古代四川——秦汉三国时期”展览为例,川博从政治、经济、文化叙述,尤其在汉代部分,新修水利引出天府肥沃之地,成都平原得以拥有安居乐业的环境,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物阜民丰,而后文教开始兴盛,清晰展现了社会发展的逻辑。同时,展览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群体,在“远古四川”展览尾厅的观众留言簿上,有位同学写道:“我非常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加油学习,争取考上北大考古专业。”言语间,充满了对中华文明以及文博行业的热爱。

在呈现形式上,展览空间布局动线流畅,主色调也讲究匹配展览的气质,符合时代审美。以“苏轼主题文物特展”为例,其主色调便是从苏东坡的书法绘画中提取的,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雅致调性。在“古代四川——秦汉三国时期”陈列中,主基调运用的是红色,因汉代崇尚红色,并且彼时的陶器、陶土,在四川主要以红砂岩为主。

正是在主题设定、资源聚合、逻辑梳理、形式设计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四川博物院近年来的展览屡获业内高度肯定,陆续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优胜奖,“中华文明国际展示优秀项目库”重点推介项目,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提升了四川文博在全国的影响力。

文创 有盐有味

当下,文创产业已成为博物馆功能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韦荃看来,文创属于文化的衍生品,是提炼出文物精髓后,又回归公众生活的产物,具有多次教育、欣赏、学习的机会。那么,四川博物院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文创产品呢?

“以我们合作过的文创项链为例,首先项链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装扮实用性,其次项链挂饰的创意设计来源于文物的某个元素,具备艺术品的观赏性。当购买者开始向他人介绍其中蕴含的背景故事,文物故事和文化内涵就这样口口相传,我认为这个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韦荃说道,“用四川人的话来说,这叫‘有盐有味’,做出的文创产品越挖掘,越显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愈发历久弥新。”

2024甲辰年,川博文创诚意推出“喜上梅梢 素心腊梅香氛”——以香喻景,生动诠释了馆藏精品、宋徽宗赵佶《腊梅双禽图》中绽放的腊梅,静雅柔美,暗香浮动,无尘无忧。同时,它也适用于生活中多个场景,芳香点缀,美好生活。一画一香,千古缘分,今朝相遇,共同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

面对迎来的“数字+”,四川博物院将打造“巴蜀礼悦”“川博云创”品牌,建立文创研发销售数字化平台,探索数字展览、数字文创等新业态。联合周边博物馆、景区、社区,引导市场主体,共同打造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博产业园等。

教育 有长有幼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展示地,更是诠释文物意义和价值的场所,承载着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一直以来,四川博物院就注重挖掘、利用和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早在2015年,四川博物院率先成立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虽然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是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每个人的需求或许都不尽相同,但他们总能在博物馆内找到所关注的、想学习的地方。”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介绍,四川博物院近年来持续扩大教育体系,不仅构建起“全区域、全龄段、全人群”全民大学校的博物馆教育体系,还做强“博教所”和“文博示范校”等基础社教项目,积极建设四川博物院研学中心,提升川博教育影响力。

今年暑期,四川博物院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教育功能,打造有趣的传统文化探索大礼包,让青少年与文化邂逅,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玩转“青铜”器——素陶DIY,通过展厅专题讲解,素陶仿制青铜器DIY 体验,参与者选出自己喜爱的青铜器展品,制作一款专属于自己的青铜器;指尖“掐”出的非遗——掐丝珐琅手作课程,执金丝为笔,以珐琅为彩,通过掐丝珐琅技艺让九色鹿在指尖呈现;“践律蹈礼 茶礼体验课程”,依托茶文化,帮助青少年们知晓界限,培养专注、自律意识,养成良好行为准则;“饕餮盛宴”课程,通过一件件文物去探寻古代蜀地饮食文化的“奇妙”所在;“龙”重登场课程,结合院藏龙文物和广大学生开展一次龙文化之旅。“小小国宝守护人”暑期特训营是四川博物院特色研学项目,在此次第9期为期6天的集训中,学员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宋瓷博物馆等5家各具特色的重量级博物馆,学习文博知识并进行“小小国宝守护人”特训及个性化辅导,再结合主题文物开展实践探索。通过文博职业体验的方式,实现“研”“学”并举,学以致用。

2023年底,全国“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在四川博物院成立,标志着聚焦青少年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四川博物院因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具有长期且富有成效的实践,成为牵头成立该联盟的重要组织单位。“中小学生有一门课程叫做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课程要求学生们要有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我们基于川博丰富的藏品资源,深挖藏品文物的历史科学、社会价值,重点研究文物的形态、纹饰、工艺等,串联起同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相似或相关文物,精准划分受众需求,设计出专属的研学旅行课程。”钟玲如是说。此外,针对老年人以及特殊群体,从2022年开始,四川博物院在每个月第四个星期四专设老年人公益专场,策划一些艺术沙龙——茶道、花道,欣赏画作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文化服务综合体。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四川博物院观众满意度达到97%,博物馆教育课程研发200余项,年均教学超1000课时、服务学生近1.2万人次,流动博物馆巡展123站、行程20万公里、服务群众超150余万人次。

科研 有动有静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事业的基石,深化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术研究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脉络,推动我们策划出更多更好的展览,同时将科研成果投入到产业当中,助力文博经济实现新突破。”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重点介绍道。

四川博物院注重学术研究,强调静心深耕,近年来,以合作共享和创新驱动为核心,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文物保护、藏品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环境监测区域中心和四川博物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发布行业标准12项,获得专利11项。

“数字化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向和频认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时代的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乃至智慧化建设,将从应运而生发展为大势所趋。在此趋势下,四川博物院在讲解服务、藏品管理、文物保护、数字展览以及数字文创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尝试。

2024年7月,“重返三星堆──古蜀王国奇幻之旅VR沉浸式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观众只需佩戴轻量级的VR头显设备,就能穿越时空漫游古蜀国,通过25分钟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重回”千年神秘古蜀,“零距离”感受三星堆非凡魅力。四川博物院的AR眼镜识别导览系统,是将文物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展示系统,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物体识别和空间建模技术等,营造出沉浸式数字体验。观众戴上AR眼镜,不仅可以通过指令语句,呈现出相应的文物故事内容,还可以对文物实体进行识别,获取文物轮廓及特征信息,大大增强了观众的互动性与参与度。

2023年10月,四川博物院参与了“中国数字文博创新发展计划”,尝试通过数字技术构建元宇宙等虚拟展馆和智慧博物馆,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展示、教育和交流平台,为文物注入新活力。

发展 有来有往

近几年,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为3069家,2022年底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增幅达101.5%。博物馆数量猛增,博物馆专业人才储备面临着相对紧缺的状态,博物馆人才要求也变得更高。

博物馆社教不再只有讲解,还有大量自主策划的线上线下活动,比如研学课程等等;文物保护也由技术实操,逐步延伸至理论研究,其专业领域划分更加细致。同时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时间磨炼与技术沉淀是博物馆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需要引进高端人才,要重点加强领军型、复合型、创新型和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让年轻干部逐渐成长起来。”向和频说道,通过搭建发展平台,提高待遇,为四川博物院招揽更多专业人才,从而进一步发挥四川博物院在青铜、书画、石刻、陶瓷、民族民俗和革命文物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引来人才济济,才能谋划更大的发展空间、奔赴更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四川博物院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将以建设具有中国气派、巴蜀特色的新馆为核心任务,推动博物院从以区域古代艺术类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向跨区域多类别研究型综合博物馆方向拓展。

回望历史,走向未来,“四川博物院有能力、有信心让新时代的‘江畔寻踪’更有看头、有内涵”。向和频表示,下一步四川博物院将通过加强博物馆基础建设,策划优秀展览,呈现精彩文物故事;组建一流学术研究团队,提供优质的公众服务等,多方面发力提升,努力向公众、向社会交出一份亮丽的“川博答卷”。 (执笔:长风)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08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