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几年来,雄安新区强力推进起步区市政设施,生态环境整治,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雄安新区建设正可谓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现在,容东片区整体城市框架结构已经初具规模,6万多征迁群众喜搬新居;京雄城际铁路建成并运营,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建成通车。雄安新区留下的不仅仅是城市建设者忙碌的身影,还有考古工作者穿梭于城乡田野踏查的脚印。正是考古工作的提前介入,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腾挪了空间,保障了雄安新区建设的顺利进行,雄安新区的考古工作开创了“先考古、后出让”考古前置的雄安模式。
与时间赛跑,抢在雄安建设规划的前面
2017年4月上旬,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完成《河北雄安新区考古调查计划》《河北容城南阳遗址2017年度考古工作计划》。6月,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推动下,国家和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组成的9支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雄安新区2000平方公里全境范围开展考古调查。到12月底,完成容城、雄县、安新、高阳及任丘五个县市的33个乡镇,640个行政村,2050平方公里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263处。以此为基础,2018年3月,编制完成了《雄安新区文物调查报告和文物保护专题报告》,由省文物局提交给雄安新区建设规划部门,将文物保护纳入雄安新区建设总体规划。考古调查期间,国家和省文物局领导多次到雄安新区调度指导工作。
开展遗址价值评估,采取分类保护措施
针对雄安新区263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下文物遗存埋藏多,地上文化遗存分布少的实际情况,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专家借鉴三峡、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经验,根据不可移动文物遗存所蕴涵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及其保存完整性、真实性的原则,对雄安新区文物遗存进行评估。将雄安新区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分为A、B、C、D四个等级,建立雄安新区文化遗产分类保护体系,按照不同等级,采取重点保护和有效保护措施,并以此基础,编制雄安新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有效衔接,促进文化遗产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考古前置,优化营商环境
为支持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简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起步区规划建设,在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2020年10月以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前开展雄安启动区200平方公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对白龙遗址、李茂遗址等11处文物遗存进行文物勘探,勘探面积91万平方米;对午方遗址、沙窝墓群、张六西遗址、郭村遗址等8处文物遗存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83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180余座,取得丰硕考古成果。同时,根据文物保护需要,雄鄚路二期工程、环淀路一期工程修改设计方案,避让文物遗存,新方案增加成本近1.3亿元。确保了工程建设中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容城出土战国时期“西宫”铜壶
现代科技手段应用,提升考古科技含量
开展雄安新区环境考古工作,使用遥感影像、RTK、激光测高仪、标准土色卡等技术手段开展调查工作,对白洋淀区域106处各种自然地理剖面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雄安新区地层的时空框架,复原区域河湖演化的过程。同时,重建南阳遗址两汉时期宜居生态环境,为雄安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开展雄安新区中期发展区200平方公里范围机载激光测绘工作,获取区域机载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通过相关软件和方法进行滤波等数据处理分析。将数字正射影像、被过滤植被及房屋后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历史航空影像、历史考古资料、本年度调查结果叠加分析显示出遗迹现象疑似点与古河道等详细情况,为实地勘察提供佐证。
以雄安考古为契机,推进考古勘探、发掘标准化建设
结合雄安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建立起河北省考古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通过各个考古发掘项目时空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和展示等技术创新集成,实现了考古数字化资料的安全存储、快捷检索与分析研究规范化管理标准。广泛推广使用无人机航拍、航测、RTK测绘、GIS系统、三维扫描和影像重建、高清、近景及延时摄影测绘等技术手段,提高考古技术工作精准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田野遗迹信息提取的广度和深度。数字化考古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提高了考古发掘工地管理水平与考古发掘质量,为河北省考古工作树立了“雄安标准”。
综上所述,雄安新区考古前置工作,促进新区经济建设,凸显雄安新区在基本建设中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保护优先的决心和理念,在全省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效应,为完善“土地收储、考古前置”制度提供“雄安经验”。
(作者单位: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