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门常打开 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走出“国际范”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芈韫婧 刘子健

盛夏的清晨,在湖北省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对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地里埋头工作,头戴遮阳帽,手拿手铲,一手支撑,另一只手用毛刷小心翼翼地刷掉文物上的浮土,脸上不时露出满意的微笑。其中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向记者开心地展示她的最新发掘成果——一只陶罐把手。这时,其他几名学员也快步走到探方前,遗迹装袋、填写编码、绘图、照相、表格登记,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然后,由老师走上前去,为学生耐心讲解它的器型以及背后的历史……这是首届“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考古现场教学的场景。

今年暑假,为推进考古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多学科背景的培育,扩大考古学国际交流合作格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多家单位,于2024年6月24日至7月28日,在湖北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举办为期35天的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该班次共招录学员9名,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新加坡。

紧扣研究目标 培养全球视野考古人才

近年来,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博物院等单位合作,围绕盘龙城遗址的聚落布局、聚落景观、手工业生产等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盘龙城城市聚落内涵,深化认识盘龙城遗址性质,并由此推进理解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的特质。

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余萍介绍,这是湖北第一次举办国际田野考古学校。为办好此次活动,学校邀请了国内外优秀的考古专家和学者为学员授课,通过打造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和实践基地,让同学们学习掌握最新的考古学研究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亲身参与中国考古田野实践,了解三千年前居住在盘龙城遗址的先民生产生活状况。

这次项目招收的学员中多数是大学本科生,最小的是高中生。他们文化背景不同,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领域。此外,还召集了7名来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的优秀学生以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作为助教辅助教学,给予学员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希望以本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为契机,构建新形势下考古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新机制,探索考古学科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考古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国安说。

此次项目的总领队,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教授张昌平介绍,本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的教学和实践围绕2024年度学术研究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学生需要在掌握基本田野考古方法的基础上,对盘龙城城市聚落年代、布局与环境、生业与手工业,以及各类资源利用状况等问题展开研讨。同时培训学生认识盘龙城及所代表的长江中游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特征,学会使用RTK、无人机、田野考古数字系统和基本的动物考古、手工业考古相关分析检测方法。

“希望通过此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学员、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让不同国家、地区青年学子了解中国考古,扩大考古学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将中国考古学思想与经验向国际推广”,余萍说。

以我为主 中国考古走出“国际范”

为实现本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的培养目标,所有课程全部采用全英文教学,将多学科、国际化的合作模式融入其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与交流,重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学员全面掌握考古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田野考古理论作为考古学的基石,对实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由于田野环境、遗存状况的不同,中外考古学理论具有较大差异。围绕这个议题,学校邀请了多位具有海外研究背景的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授课。

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教授孙卓介绍称,课程整体设置尝试用国际化视野加本土化的表达让中外学生读懂中华文明。比如北京大学张海副教授的《中国田野考古学概论》介绍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框架;北京大学秦岭副教授的《聚落考古简介》展示中国田野发掘的一般流程以及地层学等相关知识;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傅罗文教授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导论》则着重介绍了西方所运用的考古理论指导体系等课程。

“一流的田野学校必须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全情投入教学,本次暑期学校的老师正是如此。各位教师和助教的专业方向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使项目在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本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的美方负责人傅罗文说,“老师们为项目带来了全球不同方向、视野、流派的优秀成果,使学员们获得丰富的学术滋养。”

“中国考古走向国际化是本次活动目标之一,由中国机构主导,同时邀请国际机构共同参与合作,以保证项目稳定运行”,哈佛大学博士生苏昕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如是说。

在实践教学方面,本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着重教授田野考古发掘技术,让学员将所学的地层学、类型学等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熟悉考古发掘的一般程序和规范。通过室内文物(陶器)整理了解考古整理、资料出版的一般性程序和规范,了解盘龙城遗址陶器的分类和类别。“通过教学保证学员学会田野考古一般操作流程,掌握田野考古工作一般性技术方法,同时充分感受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独特魅力。中外理论的交融与碰撞,极大拓宽了学员的学术视野。”孙卓说。

“我的大学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中部,当地遗址数量十分有限,加上政府对考古学经费支持力度不够,一些考古专业毕业生甚至从来没参加过田野实习。即便有机会也会优先研究生和博士生,能在本科时期就有这样的实践机会实属难能可贵。”本届学员之一,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什恩·莫里森在谈到参加本次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的感受时说。

7月的武汉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量大,雨后道路泥泞,即便是晴天,也是烈日暴晒。但学员们始终乐在其中,没有人请假休息。

在探方中,学员们除了挖出来一些缸、鬲等陶片之外,还发现了陶纺轮、青铜箭镞,“我感觉很新奇,很有成就感。现在我还没有上大学,这次暑期学校正是为未来选择专业提供了指导,以后我打算就报考古学。”宣泰安是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学员,现在正在北京101中学读高二,曾在北京陶瓷博物馆做过志愿者。

沟通交流 文明互鉴源远流长

在一个月的田野实践中,中方和外方老师感觉到,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学生常常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用已经学会的方法多维度寻找答案。而外国学生喜欢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田野考古方法和流程?”

但正是这样的差异,让来自人类学、艺术史、海洋考古学、宗教学等背景的学员之间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在本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的结业汇报中,有的学员就“中国田野考古对中美考古学发展影响”主题进行分享,有的则展示了“从陶片发掘到博物馆展陈之间的路径”,还有的学员通过分析本次发现的遗存做出某些大胆的设想和推论,并为未来盘龙城遗址的持续发掘“出谋划策”。

“盘龙城遗址是商代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代表,我感觉现在正在用双手触摸这种文明,出土的不同器物让我看到商代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画面”,来自美国的学员朱丽安娜·沃森说。

在田野考古现场,每个“考古队员”除了发掘工作外,还分别承担了后勤、工地日记检查、标本整理、工人管理等各种“行政职能”,在互动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交流。来自新加坡的学员陈哲渊积极变身“摄影师”,除完成发掘过程中的拍摄工作外,还热心地为每个人拍摄工作照。

“我在国际田野考古学校过得很开心,和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交流讨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除了学习,周末我们还会结伴逛博物馆,品尝武汉小吃,骑车压马路,看音乐剧,感受中国南方城市的市井文化。”来自美国的学员梅根·托马斯说。

什恩·莫里森告诉记者,她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古老的地中海文明》,主要开展希腊、埃及和北非等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这和中国的青铜时代同属一个时期。通过田野实践,她直观地看到那个时代在中国文物上留下的痕迹,看到中华文明真实的模样,也看到西方和中国青铜时代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对全球青铜文明的发展历史有了整体的认识。

今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和盘龙城遗址发掘5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达成了进一步科研合作的意向,未来将在遗址的考古发掘、陶器和石器的技术检测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作为此次国际田野考古学校的坚定支持者、积极的参与者和贴心的服务者,希望把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对每一位学员的跟踪服务,促进与教师间的交流协作,促进中国的文化在国内国际生根、发芽、开花,让学员一批批走出去,又一批批走进来,让中国的考古学立足中华大地,突出时代特色,走向国际舞台。”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张艺军副院长说。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0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