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香席之聚 “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策展手记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黄晶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河北博物院推出原创展览“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用208件(套)香具文物讲述千年香事中国,年代跨越西汉至民国,包括满城汉墓出土博山炉、宋代静志寺地宫出土香具、清宫旧藏珐琅香器等悉数展出,珍贵文物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展览分三个部分:载燔载烈、炉烟袅袅、既馨且逸,从香具、香材、香事等维度铺陈叙事,营造立体展览空间,向观众邀约,共赴香席之聚。

策展理念:以“香聚”之名寓意美好香生活

关于展览立意,策展团队定位在缕缕幽芳,香聚万家,最是人间烟火。在展览叙事中,将香文化与香具并线,既有香料与制香工艺的发展脉络,也有香具的不断更迭。在展品组合中,坚持器以载道,道法自然,和合之道的中国造物精神,香具与香事共同发展,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通道达艺。展品虚实结合,香具为实,香料为虚,虚实双线,自成一体。以香之用划分展览部分,溯古为径,从敬神礼佛,文人之用,再到百姓生活的精神追求。策展立足院藏文物研究,注重河北最新考古成果的展示与活化利用,这也是展览原创性的重要体现。

从叙事脉络上,中国香文化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中国人在用香的历史中形成独特的香文化,随着社会生活、审美情趣、工艺技术和宗教信仰的经年变换,香料、香器的品类也随之改变。先秦香料以中国本土为主,至两汉海陆凿空,南海及西方的树脂类沉香、檀香,膏脂类龙涎、麝香,以及芬芳馥郁的花瓜类香不断输入国内,成为“香气养性”的首选。香炉的演变和香料的使用密不可分,西汉早期,主流香料是时称“薰草”“蕙草”的禾本科茅香,这种薰草可以直接燃烧。西汉中期,来自南海、西域的龙脑,苏合等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原,并逐渐成为主流,树脂类香料无法直接燃烧,只能采取下承炭火的方式熏香,因此出现了炉腹较深、可以下贮炭火的博山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合香技艺,合香是指将多种芳香原料磨碎,按各种配方比例调制在一起。于是,又陆续出现了唐代鸭型香薰、宋代的狻猊出香、明清印香炉及香筒等鲜明时代特征的香具。

为了更好地展示“器”,首先置“境”,香气氤氲之意境。由此,策展团队根据内容设计香事之生活功用,从贵族,到文人,再进入普通人家的思路。确定空间设计思路,重在营造虚堂人静好听香的意境,在展厅布置文人雅集香事空间。雅集是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共赋美好的集会,它不只局限于“集”,而是更注重“雅”,众人共聚一席,志趣相投、襟怀明月,单以文章议论、以诗酒唱和,纵情于卓然高致的雅逸时光,极尽人间清旷之乐。

image.png

展览叙事:巧借诗词歌画实现首尾呼应

展览开篇选用明代周臣绘《香山九老图》,此画出自一则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香山,常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人称“香山九老”,白居易请画师绘制《香山九老图》记此风雅韵事,并作《九老图诗》:“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周臣是吴门职业画家,技法纯熟,文雅一体。《香山九老图》绘远峰缥缈,白云翳其山脚。长松挺拔,水面微波粼粼。九老中,松荫下二老远眺,山间小径二老畅谈、一长者携童缓缓走来。临水平坡置一长方桌,香具置中心摆放,众人共赴香席,抚琴品香。这种画法是典型的明代绘画风格,密而不乱,结构精整而生动有趣。所绘人物神态自然又有趣味性,尽显忘情于山水的悠闲自得,表达出古代文人雅士的隐逸思想,与展览主题十分贴合,并依此确定展陈设计风格,巧妙截取画的局部,或突出香席之聚,或择一草一木,贯穿整个展览的动线设计,既有风格的一致性,又能在细节处理上自然过渡。

在展览书房场景设计中,注重器与境互融互通,在“以文为业砚为田”的中国传统社会,书房是古代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诗书的精神乐园,尤其是明代文人书房,布局格调独具匠心,充满着闲情雅趣。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合称为文人四艺(亦有称“四事”),是宋以后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焚香重在“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画则重在“境”之美,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

至尾声,选用一首明代诗词,屠隆《考槃余事》:“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诗词内容描述了从点炉熏焚到香雾缭绕的“一炉香”历程,所表达的缕缕幽芳,香聚万家,最是人间烟火,将展览推向高潮。

此外,展览的部题说明也充分借鉴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诗歌年代匹配展览内容的年代划分,诗歌含义符合展览内容设置。“载燔载烈”出自《诗经·生民》:“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主要讲述了中国用香始于露天燔烧,随着香料加入逐步出现香具。“炉烟袅袅”出自宋诗人晁补之的《生查子》:“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沦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主要借用诗词营造氤氲意境。“既馨且逸”出自明代《长物志》:“文房百器,炉为首器,炉香袅袅,既馨且逸。”主要突出香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品香之身心愉快。

展品组合:以物述史兼具时代审美特征

展览的每一部分选择具有时代特征与审美价值的成组香具做支撑。在第一部分载燔载烈中,展出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熏笼一组四件铜制香具,辅以南水北调考古出土一组6件陶制博山炉。以香具为载体的香事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侧写。从中国本土香料到西域传入合香,香路通则异香兴,炉体深烟孔小的博山炉更适用于树脂类香料的埋炭熏焚。这一部分的展品组合既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又能体现技臻于美,以期“虽有人作,宛自天开”之赞。不仅如此,在第一部分还重点阐释了中西交流丝路贸易,设置了丝绸之路开通而传入西域香料展示区,如此一来,既有文物重器又有香料标本,佐证从明火焚烧发展到埋炭熏焚的品香方式,进而推动香器的发展,双线交互推进成为这一部分策展亮点。

在第二部分炉烟袅袅中,选择宋代定州静志寺地宫出土香具,一组15件,含柄香炉、五足炉、香瓶、香盘、香合、香匙、香箸等、用石志拓片佐证供养香具的规模与配置。这一部分的文物亮点一是整套,二是鼎盛时期的宋代定窑器。隋唐时期,“行香”之制始于晋代,盛行于唐宋时期,是指人们手持香炉燃香致敬,达到“无处不生香”的效果。至两宋,在贵胄中流行的香趣渗入各个阶层。在第二部分,随着香事发展,设计从香奉神明过渡到燕居生活的流畅展线,选择正定开元寺南遗址出土的香具一组9件作为主要展品,其中香薰代表了金代井陉窑的最高水平。

在第三部分既馨且逸,展出一组清宫旧藏五供珐琅器集中展示了皇家香事之隆重。明初《焚香七要》等香规的确立,在宋代香事基础上,深入阐释了焚香器具之法度,继续推动香文化昌盛之风貌,香炉、香盒、香筯瓶(瓶内置香匙筯)组成的炉瓶三事已成为最为正统的焚香形式。这一部分还依据古代香方配伍,选取50余种香料,展示了五大传世香方。香方从东晋时期在医方书籍中即有记载,南北朝时期合香理论初步形成,宋代香方更为精细,开始在用途上做出详细区分,到明清,香方在适用范围、功能效果上深入阐释。“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古人选香、配伍、合料、出香等工序精细考究,推研香方,试制香品,香方得以传世,沿用至今。这一时期香事趋日常,群香亦缥缈。明清的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商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制香,书房、厅堂皆有香,既可薰香、薰衣,又能疗疾、祛秽、宴客,另外,制作点心、茶汤、墨锭时也普遍加入香料。

展览始于香席之聚,最终在闻香皆喜的吉祥寓意下落幕,希冀观众带着以香寄情的愿望共创美好生活。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88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