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岁修制度”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谭志红

看着修缮后的西园闸门重焕光彩,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江倍感欣慰。西园闸门建于清代,墙脚及门框由红砂岩构筑,在岁月侵蚀下,其青砖墙面霉变发黑,红砂岩墙面风化残损,辘筒瓦面、瓦件整体破损松脱,墙楣灰塑破损。由于村集体缺乏维修资金和修缮经验,只能加上围栏防止触碰。去年,南朗街道为西园闸门申请到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41000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撤走了不锈钢围栏,清洗、填补墙面,重新制作瓦面、灰塑。今年3月,修缮工作完成,保障了文物安全。

近日,中山市文物局“‘岁修制度’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项目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着眼日常维护,以小修防大修

2023年,中山市在广东省率先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全覆盖”,出台试行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针对所有市级文保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小项目设立岁修补助资金。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物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吴荣超介绍,中山市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保护难度大,存在白蚁蛀蚀、局部漏水、墙体开裂、建筑构件损坏、管线老旧等安全隐患。如果日常得不到保养维护,拖到必须大修时再修缮,不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会导致文物历史信息丧失、真实性削弱。“岁修制度全覆盖”通过解决文物建筑“小病害”,有效避免了小病拖成大病、小修拖成大修。当年全市落实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546万元。

南朗街道现有各级文保单位122处,约占全市文保单位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符合文物岁修规定的共有88处,受益明显。刘江介绍,去年,南朗街道申请到岁修补助资金130万元,用于73处文物的白蚁防治、杂草清理、灭火器更换等。以建于清代的茶西陈氏宗祠为例,由于缺乏维护保养,其多处木构件糟朽露白,油漆起皮、脱落,立柱、地砖生青苔发霉。在岁修资金的支持下,南朗街道进行门扇、立柱、檩条修补和重新油漆、石柱、阶砖地面清洗以及墙面局部修补,既保障了文物安全,又使祠堂的功能得以发挥。位于南朗关塘村的中山市白鸽队旧址是抗战时期的联络点和交通站,这座建于20世纪初、中西合璧的四层碉楼年久失修,导致房顶漏水、墙面斑驳。南朗街道利用岁修资金粉刷墙面、楼梯,对屋顶进行补漏后,该旧址吸引不少观众前往汲取红色滋养。

image.png

“小病害”“小项目”纳入补助范围

火炬开发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文物巡查中,发现沙边中街九巷6号碉楼、26号碉楼、大环环溪南街17号碉楼、大岭南区二巷1号民居等一批文物点外墙破损、钢筋裸露,并连带产生小石块脱落,对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保障居民群众人身安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设立护栏、拉警示带,做好安全措施,并申请开展针对性修缮。

以前,文物属地镇街通常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保护较高级别的文物,较少用于低级别文物“小病害”治理,使得这些安全隐患难以根治、长期存在。而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的实施,针对工程单个预算总额在5万元以下的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进行全覆盖全额补助,成为解决镇街文物点小、微安全隐患的“良方”,减轻了镇街的文保资金压力,得到了各镇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2023年,经镇街摸排、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符合补助条件的不可移动文物岁修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达188个。截至今年4月,岁修资金补助项目已全部完工。“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全覆盖是预防性保护,是花小钱办大事,是让文物延年益寿。”吴荣超说。

补助直达基层,覆盖非国有产权

“谁出钱、出多少、怎么修”,成为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修缮的最大阻碍。一些非国有产权民居类文物建筑由于无人居住,有的产权人认为没必要修缮,有的害怕承担费用,修缮意愿不强。“岁修制度全覆盖”后,一批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被纳入补助范畴,有效破解了低级别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的保护困境。据火炬开发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龙梦君介绍,该区江尾头中街八巷7号碉楼部分板底层裸露钢筋,顶层护栏大面积脱落,多次掉落石块,但业主无力承担修缮费用,只能在一楼加盖顶棚,防止碎石坠落。而五星白庙东五巷20号碉楼业主移民国外,其二楼大厅天花板受潮霉烂,大面积长出青苔,并伴有墙面渗水、开裂的现象,屋内电线残旧、长期裸露,楼梯和木家具受到白蚁蛀蚀。去年,火炬开发区申请岁修补助资金对上述文物建筑进行修缮,去除了困扰业主多年的心病。“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有效解决了产权人、代管人无力承担修缮费用的困难,最大限度地保存、延续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龙梦君说。

刘江认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将文物建筑的保护思路从“重修缮、轻保养”转变为“以日常保养维护为主、尽量减少修缮”,体现了对文物更为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保护成果惠及群众,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和意愿。南朗街道濠涌村中山纪念亭利用岁修资金进行修缮后,成为村民茶余饭后闲聊、等公交车的好去处。“以前去检查,我们经常被村里的老人家骂。现在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刘江说,今年南朗街道成功申报了岁修补助资金50万元,各村都想争取资金来修缮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制度实行以来,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存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岁修补助资金让低级别文物修缮不再是“无米之炊”。雍陌村、曹边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完成了雍陌村圣堂庙、曹边天后宫、曹边武侯庙等一批文物建筑保养维护工程,并通过古建筑、老侨房等特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在村落中引入文物元素,发展特色民宿、餐饮等,打造农文旅融合爆点,更好地展示传播古村落人文特色和自然风景。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