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与联结:全球在地化视角下的展览文本设计:以“大道共行——抗战时期的国际友人与七贤庄”展览为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余红健 刘燕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在地化(Localization)两词的结合,用以描述全球与地方的共存融合现象,对于深入研究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文化互动,增进共识,共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以下简称西安八办)以全球在地化视角阐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览,讲好一展一馆一城故事,向观众展示古都西安近现代历史中激昂奋进的红色基因。

红色展览的主题选择与内容设计是策展的核心、重点和难点。国内以国际友人为主题的展览,或以百年党史节点划分类别,或关联重大历史事件,或关联重要历史人物,或围绕个人或群体进行专题展示,是相对深耕成熟的领域。珠玉在前,如何避免同质化和过度延伸是摆在策展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抗战时期,西安地处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是连接延安和外界的枢纽,设立在七贤庄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作为中共中央设立在西安的公开办事机构,先后接待、输送近百位国际友人奔赴延安或抗日前线,积淀了深厚的涉外红色资源。9月3日,“大道共行——抗战时期的国际友人与七贤庄”专题展在西安八办开幕。展览立足在地资源,将“全球”与“在地”合二为一整体观照,凸显国际友人在中国抗战关键节点上的独特作用,讲好全世界人民守望相助、共同抗击世界法西斯的故事,实现了全球在地化视角下的展览文本书写。

提炼展览主题:如何链接世界

展览主题是策展人为观众打造的一扇窗户,通过关联自我和外界,关联历史、现实和未来,引导观众透过这扇窗户去理解和领会更大的世界。

服务大局。政治站位是红色主题展览策划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我们坚持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展览突破以往单向叙事角度,开篇通过图表、数字、同盟国元首对中国抗战的评价等元素,强调中国抗战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和贡献。展览专设章节讲述朝鲜、越南等抗战故事,彰显中国帮助弱小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守公道正义的优良外交传统和铮铮风骨。

明确定位。展览主标题“大道共行”,旨在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副标题“抗战时期的国际友人与七贤庄”,是对展示内容的客观概括,凸显西安七贤庄搭建起国际社会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友谊桥梁作用。因此,微观上而言,是讲好国际友人与七贤庄的故事;中观上而言,是打造西安红色文化新地标,擦亮西安红色名片;宏观上而言,是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

学术策展。选择文物藏品、运用媒介构建情节、选择文化信息的释放方式等,都有赖于策展人对学术深度的把握。策展团队充分发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中外文献平台,广泛搜集国际友人相关书籍50余种,阅读学术文章400余篇,梳理馆藏文物史料200余份,参考西安八办已有科研专题成果近10万字。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展览主题,增强了主题提炼的精准度以及主题叙事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制定展览方案:如何联结在地化

围绕展览主题和展览目标,规划展览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是将学术化思维方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述形式,实现全球化与在地化自洽的重要步骤。

规划展览内容。西安七贤庄是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所在地,1936年至1946年先后历经秘密交通站、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和公开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三个历史阶段,完整见证了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全过程,且三次机构变换均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体现。据统计,国际友人途经西安七贤庄的时间集中在1936年至1944年,结合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史和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发展史观察,国际友人与西安七贤庄的互动,恰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从民间外交到半官方外交、逐步走向世界的过程。因此,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为主线,以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三个历史阶段划分时间节点,以此来创建展览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是合理且独特的。

用好藏品资源。藏品兼具博物馆学属性和传播属性,在当下再脉络化语境中,有必要将藏品转换为媒介化展品。如斯诺的采访包,可以关联西京招待所、钟鼓楼、七贤庄、陕北乃至国际,还可具象为“七贤庄里的国际歌”,升华出国际友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又如1938年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执委会主席杨明轩欢迎世界学联代表的讲话稿,彰显西安地方党史人物教育救国的理想。此外,史沫特莱、巴苏华、博斯哈德等国际友人关于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口述实录,都丰富了西安七贤庄的历史内涵,为文物展示利用提供了多维度视角。

设计释展形式:如何凸显特色

主动构建新型对话,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隐藏在其背后的叙事逻辑被认可,也是策展人需要考量的重点。

注重叙事技巧。策展是为展品附加叙事价值,一是讲究“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尊重历史事实。以德国共产党员冯海伯为例,通过馆藏西安《解放日报》连续3天的讣告启事、国民党当局3封关于冯海伯的抚恤善后电报,展示了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默默无闻的崇高形象。二是讲究“巧”,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必须科学把握政治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关系。1936年斯诺为毛泽东拍下头戴八角帽的照片,1937年斯诺的妻子海伦访问延安时对毛泽东说:“您的这张照片就是我来见您的介绍信。”一顶红军帽,见证了“红星照耀中国,精神远播世界”的佳话。三是讲究“通”,革命文物讲究以小见大,馆藏难民纺织工厂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的材料,记录了外国记者对难民工厂的评价,由此可以管窥世界人民和美英法同盟国政府重新认识陕甘宁边区的态度。

设定问题情景。展览构建“寻找问号、解答问号”故事讲述模式,通过拆解“问号”,将公众引入“问—答”结构,激发观众的情感参与和好奇心。在“支援红军 报道真相”单元,以斯诺“探寻红色中国”开篇,引导观众跟随斯诺开启陕北破冰之旅;在“亲历风云 力促团结”单元,通过海伦采访张学良时提出的问题,引导观众理解西安事变的真相和意义;在“正义支援 守望相助”单元,设置“了解中国人民是如何生活以及他们为了阻止侵略者在干些什么?”,通过汉森作为“他者”的镜头,客观理解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此外,还通过“海伦为什么说毛泽东的照片是最好的介绍信?”“史沫特莱为什么被称为‘伤病之母’?”等问题,引导单元之间的内容,有效调动观众探究式观展的积极性。

突出重点亮点。展览信息组织不是百科全书式、平铺直叙的信息罗列,有必要结合地域特点,总结国际友人在中国抗战关键节点上的历史贡献。不少国际友人经西安七贤庄奔赴延安,经过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接触后,从最初的质疑转变为肯定,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中国共产党。如统一战线的引线人和铺路人斯诺、卡尔逊与罗斯福的书信、海伦与工业合作社等专项展示,即彰显了国际友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独特作用。西安七贤庄作为沟通外界与陕甘宁边区红色桥梁的作用和意义,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得以增强。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54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