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课堂课余课外”——博物馆教育赋能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实施路径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刘蒋

依托博物馆资源面向青少年开展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发挥社会功能、做好公众服务的重要体现。对于许多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博物馆来说,受限于场地空间、专业人员、客流数量等客观因素,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覆盖面窄、内容不系统、活动形式单一、项目数量少、馆校结合不密切等,成为博物馆教育的主要不足。

如何弥补博物馆教育存在的不足?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而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教育。因此,加强馆校合作,做好博物馆的学校教育,是发挥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持续出台了有关博物馆教育的指导性意见,许多博物馆也从自身和在地的实际出发进行持续探索,充分挖掘利用博物馆藏品、展览和在地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密切合作,精心开发贴合青少年需求的社教课程和文博服务产品,围绕青少年“课堂、课余、课外”三个不同学习阶段,实现博物馆教育的有机融入,形成博物馆学校教育方面的有益成果,最大化发挥博物馆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融入课堂,文化遗产知识赋能学生学科教育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地,其收藏、展示的文物藏品见证着一个地方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精美绝伦的艺术创造、精益求精的匠心传承、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等方方面面。上述内容,同青少年在校的学科学习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博物馆资源能够成为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素材,以不同形式融入学校课堂教学,有效赋能学生学科教育。

一是编印教材。挖掘博物馆文物和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编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和博物馆特色的乡土教材、校本教材,供学校教学使用。早在201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就发布了和史家小学联合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教材,以国博馆藏精品为依托,引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结合博物馆资源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成都博物馆通过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内涵,出版了《我的家在巴蜀》初中和小学版读本。

二是开发课程。以博物馆文物藏品等资源为基础,开发具有文博特色的课程,或融入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课程,编制有关课程教案。北京八中与首都博物馆合作,依托首博“读城”项目,共同设计了“策展的艺术”“古建灵魂——榫卯”“博‘悟’英语”等十门跨学科特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受到学生追捧。

三是嵌入教学。根据行课安排,结合博物馆资源特点,开展文博主题、乡土文化等专门课堂教学,或开展融合博物馆资源要素的学科教学。例如,将器物铭文等素材融入语文教学,将图案纹饰、雕刻技艺等素材融入美术教学,将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物等素材融入历史教学,将革命文物等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学科知识。

融入课余,流动文博资源涵养学生多元兴趣

校园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博物馆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资源融入课堂,既是对青少年学科教育的辅助赋能,也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知识有初步认知。当然,要让博物馆教育更深入地走进学校,更常态化贴合青少年成长,博物馆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还需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走进校园,融入学生课余活动空间,从多维角度培养学生兴趣。

一是建设博物馆分馆。通过馆校合作,利用学校的场地,将博物馆特色藏品和反映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展览常态化送进校园,建设博物馆分馆。根据学校提供场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校一策的方式,以不同形式将博物馆搬进校园,延伸博物馆服务半径,融入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对于有场馆条件的学校,博物馆可根据场地规模定制常设展览,进行常态化展出。对于无合适场馆的学校,博物馆可打造博物馆角、博物馆墙、数字博物馆等,以图文展板、数字化交互体验设备等形式,将博物馆的文物、展览等资源常态化送进校园。2023年,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联合渝北实验中学校,在学校建成开放博物馆分馆。分馆展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结合新课改要求,以地域历史文化为主题打造常设展览,展出各类标本化石、文物藏品和文献档案共计100余件(套)。分馆开放后,成为学校开展教学教研的重要资源,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和素材。

二是打造流动博物馆。博物馆的文物、展览等资源丰富,在常设固定场所无法满足进校需求的情况下,流动博物馆的形式无疑是合理选择,这也是目前各博物馆走进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流动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学校即可方便地观看博物馆展览,更近距离体验博物馆教育活动,更加了解文化遗产等方面知识,培养对博物馆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国家博物馆“古今一脉”古文字系列实践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史家实验学校。

三是培育主题兴趣小组。依托博物馆资源,结合学校教学安排和学生需求,馆校合作举办培育志愿讲解、非遗传承、红色宣讲等文博有关主题的学习兴趣小组,常态化开展培训学习。结合博物馆资源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兼具创新性、趣味性,有利于丰富学生在校课余生活,更多角度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融入课外,文博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博物馆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主要场所都定位于校园内,主要目的在于助力青少年课业学习和培养兴趣爱好。走出校园后,博物馆则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可围绕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博物馆的教育帮助青少年提升文化素养。

一是参观陈列展览。陈列展览集中反映博物馆转化文化遗产保护和学术研究成果,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的最重要载体。展览通过文字叙述、图形演示、场景复原等形式,多角度呈现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青少年利用课外时间走进博物馆,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参观陈列展览,以最直观的方式近距离欣赏文物藏品,感受历史脉动,跳出课本来认识人类文明,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的“博识”课程,让学生走进博物馆等各类场馆,通过参观访问、专家讲座、交流探讨、实践操作、课后展示等形式,感受北京的传统文化,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是开展社教活动。博物馆作为青少年课外充电的重要去处,不止可以提供丰富的展览,更能够且应该提供有益的社会教育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活动更具趣味性、参与性,使青少年能够在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激发更多学习兴趣和动能。因此,博物馆需要加强馆内教育项目的开发设计,利用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日等,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学习。成都博物馆在每周五、六晚间推出的“周末儿童博物馆”活动,围绕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针对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内容涵盖了历史、民俗、艺术、皮影木偶、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三是举办主题赛事。作为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有着丰富资源,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联合教育等行业部门,举办读、写、讲等形式的跟文化遗产相关的主题赛事,为青少年提供课外锻炼展示自我、培养综合素养的平台。2024年,由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市教委、团市委联合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各区县博物馆参与组织的重庆市第二届“中华文物我来讲”讲解比赛,历时三个月,吸引了全市1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赛,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文化“公开课”。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通过“博物馆走进学校,学生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课余、课外”,赋能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既是最大化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埋进青少年的心中。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88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