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石器技术的“多元”与“一体”——《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研究》读后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赵潮

image.png

全球化比较视野是我们深入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总结人类文化进程规律与趋势、验证考古理论与假说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方法论。近年来,这一方法论逐渐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历史横跨上百万年,它是探索我国大地上人类演化的重要时段。其中,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遗存,更是揭示古人类技术、生业、社会及认知层面发展变化的重要物证。中国的旧石器研究领域经过数十年的学术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我们能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中国境内石器技术发展的脉络与区域差异。然而,更进一步地提炼中国石器技术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探讨石器技术在大时空尺度下的扩散、传播对中国远古技术发展格局的影响,则迫切需要我们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国境内和境外的石器技术演化过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对比。这项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首都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陈宥成博士通过对海量考古资料翔实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艰巨的对比研究工作,撰写了《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研究》这部专著。该专著全面总结和讨论了中西石器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与区域性不同特点,提出了中西石器技术存在“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为我们理解中国境内远古文化的发展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这部著作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与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第十章讨论与结语部分对中西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归纳。中间八个章节,则以时间为脉络,自早到晚依次梳理了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勒瓦娄哇、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细石器、小型两面器以及早期磨制石器技术在中国境内与境外的关键考古发现,并深入剖析了这些发现所展现出的技术特征与演变轨迹。作者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对错综复杂的各类石器技术演变过程进行了清晰勾勒,并从中总结出全球石器技术“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其中,“多元”指各类石器技术在全球出现的时间、延续时间、出现频率等层面展示出丰富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而“一体”则指这些石器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先后出现序列基本一致,并存在统一的内在逻辑关联。

尽管本书是基于已发表材料的综合研究,却绝非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作者深厚田野考古经验、丰富学术积累与敏锐洞察力的结晶。作者独具慧眼,从浩瀚的材料中提炼出新知,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意的分析与见解。例如,本书将石核-石片技术细分为两期,强调晚期石核-石片技术中盛行以盘状石核的剥片方式进行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剥片,获取较小尺寸的石片。作者的这一论证视角提示我们注意石核-石片技术内部的差异及其所反映的技术演化过程。又如,小型两面器技术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并在新石器时代的蒙古高原与东北地区非常盛行。然而,由于小型两面器技术在广受学者关注的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中出土数量十分零星,因此学术界对其来源、演化与文化适应意义的探索尚显不足。本书作者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研究空白,并根据中外相关考古发现和年代结果的比对,推测两面器在中国北方的出现,很可能是继石叶-细石叶技术之后,欧亚大陆技术扩散浪潮的又一次重要表现。此外,关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划分,传统观点以磨制石器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然而,全球多地的考古发现显示,磨制石器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存在,但相关研究仍显薄弱。本书作者专门设立章节,深入探讨了早期磨制石器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并指出中国南北方在磨制石器技术发展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且北方地区与欧亚大陆西侧在磨制石器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多相似之处。这些新颖的分析视角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也为我们全面理解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变提供了新的启示。

这部著作的问世,毫无疑问为史前考古研究的从业人员和学习者带来了巨大的福利。首先,它为有志于了解史前各类石器技术基本特征与发展脉络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且系统化的认知途径。该著作建立在大量考古资料数据的基础上,一方面减轻了我们在理解入门阶段大量繁琐的资料收集负担,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参考文献宝库,这使得读者在快速掌握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若想针对某一特定的石器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可非常便捷地获取相关的文献索引,进而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部著作的题目将焦点锁定在旧石器时代,但其内容实际上对新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石核-石片技术、石叶-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技术、磨制石器技术等石器技术跨越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界限,部分技术甚至在新石器时代变得更为普及与成熟。打破旧、新石器时代研究的边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石器技术的来龙去脉及其反映的人类文化适应变迁。该著作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人才培养工作是考古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石器分析能力与国际视野均是史前考古研究人才所需具备的重要素养。因此,这部著作也非常适合作为教材,用以培养这两项重要的专业技能。尽管该著作的议题十分广泛,但其写作风格深入浅出、简洁易读,并且配有丰富的插图,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石器技术特征的文字描述。此外,该著作很好地体现了操作链方法论和技术组织理论的分析效力,展示了石器技术的观察要领,为初学者提升石器制品的解读能力与分析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探索古代先民石器技术内涵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本著作所梳理出的中西石器技术发展图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研究问题与思路启发。例如,通过这部著作中的大量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欧亚大陆西侧的石器技术更替速度较快,呈现出逐步标准化的趋势,但一些看似更为复杂、标准的石器技术,如勒瓦娄哇、石叶技术等,虽然也曾伴随人群的迁徙与交流传入中国境内,但并未得到普及。相反,操作更为简单、灵活的石核-石片技术却长期盛行。甚至在水洞沟第二地点,我们观察到了晚期石核-石片技术取代石叶技术的现象。这表明,越复杂的石器技术并不一定带来更大的文化适应优势。东亚地区权宜化石器技术的长久盛行,必然有其独特的适应优势,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学术史上,已有诸多学者关注到中国南北方石器遗存面貌的差异。而这部著作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南北方石器技术发展脉络的某些独特之处。例如,南方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便受到了比北方更为明显的阿舍利技术传播的影响;而在旧石器中期晚段和晚期,北方地区则陆续受到来自欧亚大陆西侧的石器技术影响,相比之下,南方地区则更为持续地保持了石核-石片的技术体系。作者在第十章讨论部分,结合早期陶器的差异,用“社会交流网络”这一概念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的行为实质,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也提示我们,通过环境、技术、社会三者相结合的视角,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石器技术区域差异所反映的文化行为内涵及成因。

总体而言,这部著作不仅是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认识中外石器技术发展脉络的系统性知识体系;同时,它也是一部着眼于未来的力作,反映了作者在尝试解读石器技术发展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因机制方面的前沿探索。而著作中所揭示出的各类石器技术发展变化的现象,也能够成为我们新的研究基点,进一步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行为特质,从而全面推进史前石器技术研究的综合水平,实现透“石”见人的理想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研究》

作者:陈宥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0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