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妙相莲花生——《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其本土化研究》序言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罗宏才

image.png

癸卯年末尾的时候,刘明虎送来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其本土化研究》著作样本,问序于我。阅读过程中,十余年前上海大学泮池南岸我与他的一段深谈又浮现在眼前,他当时坚定地表达了愿随我攻读佛教造像方向的艺术史博士学位的心愿。看到眼前的这本书稿,不禁心生感慨。出于专业和志趣的关系,更多的则是基于师生之间的因缘,我都不能推脱这样一个滋养人生的美好的“问序”,开篇说话,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

海通以来,学术日新。见之于佛教造像艺术史研究,则莫过于西方图像学(Iconology)方法、理念的不断冲击与连续影响。有意味的是,两种维度适时碰撞聚合,几乎都涉及菩萨(Bodhisattva)造像这一学术主题。当然,这种涉及固然多出于菩萨承担佛陀的慈悲精神和实践任务,在佛教造像系统空间、结构、形象、位序与体质、色相方面须“庄严自身,令极殊绝”(《菩萨本经》),弥散生意、凝定、安详、智慧胸襟气度,呈现靓丽、“殊妙”视觉效果等目的。但遵循经典、规律、意象、秩序及时代需求,着力将“内在神性”(喜龙仁语)随性注入世俗生活,演绎更广阔的信仰历史与空间状态,却未尝不具备强力吸引人们追求吉祥、同善正觉的意趣与基调。像信仰时空它所产生的摄人觉悟力量,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展览空间中它所拥有的入口尊贵位置与醒目动线标识效应,都无时无刻不在形象地阐释以喻证悟的义理和质性。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等公共展览空间营造的炫目的中国菩萨的魅力氛围,可说是淋漓尽致的生动依据。

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更看重东西交融进程中菩萨造像的鲜明的象征意义及浓郁的本土化特征,更乐意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菩萨所具有的自信仪态和利他境界,而3—6世纪菩萨造像的象征深度与其在中华文化土壤中的融汇轨迹,以及由它标示的组织程序与演变规律,尤其引动众多学者的探讨兴趣。因此,这自然成为刘明虎进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后我们之间多次交流互动的共同命题。论文开题时,他所提交的开题报告《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其本土化特征研究》得到评判专家的一致认同与大力支持,尽管大家担心将研究主题集聚在南北朝时段可能会增加写作难度,同时疑虑,以挑战姿态对应高难选题,年轻的作者是否能够顺利借助田野调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完整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意想不到的是,刘明虎以惊人的毅力走向田野,完成了大量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其中来自考古一线的很多资料,不啻具有首次刊布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些一手资料的有效支持下,他所提出的样式交融、空间特征、演变规律,以及法华思想主导下菩萨造像组织程序和秩序转向与景明模式确立等学术观点的连续逻辑性铺陈与学理化建构,更新颖别致,开拓出新的学术深度,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他看来,探讨菩萨造像,必须准确把握其在佛教文化体系内的核心定义与独特价值,详细阐明其与佛像之间在位序、比例、配置、布局以及透视等关系处理上的巧妙匠心。菩萨行一乘方便之道,承自觉复能觉他之使命,其形象透过莲花、光明、七宝等象征意向的融汇与宝冠、项圈、璎珞、帔帛、环钏等精致装束的庄严,展示了超然的圣洁光辉和关怀世俗的慈悲智慧。故此,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艺术表现和深邃象征,方可视为研究中国佛教本土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身履追求上述学术目标和履行其研究职责的过程,刘明虎还认真剖析5—6世纪跨古印度、中亚与中国之间菩萨造像艺术的深度交流与互动,通过对造像身姿、体量、装束及布局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勾勒出佛教艺术在多元文化交汇中不断演进的复杂轨迹。相关章节着重于弥勒题材造像的深入解读,也准确地识别了弥勒信仰在中国早期佛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相关时期菩萨造像研究的主要线索。值得肯定的是,本书的探讨范围并未局限于菩萨造像象征意义的传统分析路径,而是能够更进一步地延伸到对佛教石窟中菩萨造像空间属性及其寓意的分析。

众所周知,北朝禅风兴盛,石窟的开凿不仅满足着信众礼拜供养与积累功德等宗教需求,也为僧众提供了理想的禅修空间。譬如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与云冈石窟等地的早期实例中,壁面装饰的构成、布局与组织都明显受到禅修思想的影响,构建了一整套服务于僧众谛观造像与思惟冥想的视觉叙事体系。于是通过窟室与人体比例的比较,考察可达视角与视线追踪,刘明虎着力将石窟复原为一个历史上真实可用的禅观场所,并结合经典深入探究其中的造像如何在视觉和心理层面为修行者提供丰富的宗教体验。类似方法的运用,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菩萨造像在传递佛教教义与引导宗教实践中的核心角色,进而深化了对佛教文化传承与石窟艺术价值的认识。

鉴于空间范式对其研究思路的影响,论文得以更敏锐地识别菩萨造像象征内涵的微妙变化与本土化过程。举例而言,通过对克孜尔、敦煌、麦积山、云冈石窟中早期交脚与半跏思惟菩萨造像的组合、排列与布局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了小乘与大乘不同思想体系如何塑造弥勒菩萨形象的多样表现;细致观察缯带、璎珞等装束元素,揭示云冈第7、8窟中交脚菩萨造像在不同墙面展现的内涵差异,并发现相关石窟空间设计的层次与叙事逻辑的复杂面貌;通过比较古阳洞、宾阳中洞等处的菩萨造像,考察其装束的繁简程度及其在石窟主次壁面的分布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北魏景明年间菩萨造像组织秩序的转向与新模式的确立,并发现皇权在石窟装饰设计中影响力的显著增强,为探究石窟营建背后的社会构建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

不仅如此,论者既强调佛教造像在传递宗教信仰与支撑宗教活动方面的重要性,又详尽分析了营造群体如何借助佛教造像精妙捕捉并传达佛教教义和社会思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细致考察菩萨造像作为宗教崇拜、文化传承与艺术革新的交汇点如何深刻映射宗教信仰和社会架构,揭示佛教造像与南北朝宗教、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

显然,此书在深化我们对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理解、研究方面,无疑可以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因此有理由相信它的出版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佛教艺术的探索热情,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启迪与思考。

罢笔之际,颇想以东晋僧肇《物不迁论》中“道通百劫而弥固”一句箴言寄语明虎。著书立言,得自易哉。于庆贺同时,更祈祝他能藉此立志起步,去追寻新的足迹。愿新时代精神赋予的菩萨组群里,再传递美妙秩序世界另一种清丽别样的人文感动。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其本土化研究》

作者:刘明虎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9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