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进入新教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杨亚鹏

拨去夏日炎炎,迎来秋高气爽。

金秋九月,全国多地中小学校陆续开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已发放到师生手中。新教材封面上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尤其引人注意,其铭文中“宅兹中国”的记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习近平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深化“探源” 实证中华文明根脉

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深化了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认识,对于古国时代文明内涵的认识更加具体。

基于最新“探源”成果,我们对远古时代看得更清晰,了解得更多。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成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展示传播,讲好中国历史,展现中华根脉?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打开新教材,伴随着缕缕书香,可以惊喜地发现:新教材修改充实了多处文字描述,增加了多幅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照片,系统呈现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在第一单元中将第3课“远古的传说”修订为“中华文明的起源”,重点介绍了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以及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从传说论证到考古实证,有利于学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其学术支撑是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新时代以来,我国考古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编修委员会副主任、七年级上册主编叶小兵表示,教材之所以新增不少考古发掘的文物,就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我国史前社会的具体面貌,用考古成果实证我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进程。

历史课程具有育人作用,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新增这些考古实证,有助于学生能够从微观(具体的考古成果)到中观(史前社会的特征)再到宏观(历史的发展规律)地去了解历史。”叶小兵补充说,这样可以构建起学生完整的历史认识,增强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作为编修委员会主要成员,我参与了新教材的修订。新教材全面增加了距今万年以来的考古遗址,而且把原来两组只是作为扩展知识部分的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写进了正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告诉记者。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五千多年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巍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应该让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让他们知道中华文明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样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等,从而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也是新教材修订的一个指导方针。

记者注意到,新教材第21课的活动课“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也颇有新意,特别注重学生的考古实践探索能力。学生可以在认识考古发现的同时,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以及内涵。在“学史方法”中,教材还列出“如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引领学生关注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教材上“新” 文化瑰宝再“出圈”

一批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上了新教材,也成为相关文博单位和文物工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收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通体饰有四条透雕扉棱,整齐有序,纹饰华丽,极富立体感,体现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作为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何尊不仅成为新教材封面,而且也在第二单元第8课中出现。“这一修订体现了我国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丰富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加真实、具体的文物实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教材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根脉和精髓。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何尊进教材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得知牛河梁遗址入选新教材后,我专门找来翻阅了一下。”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盖丽艳介绍,新教材除增加对牛河梁遗址的文字描述外,还配以“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及“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两幅图片,以实物实景图片的形式,带领学生一览千年大型台基建筑群,见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image.png

盖丽艳表示,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处在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价值成为探索中华文明的重要篇章。

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自2011年考古发掘以来,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是典型的西汉列侯墓园遗址。

令人振奋的是,刘贺墓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在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成为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的《论语》竹简,作为讲述孔子与儒家学派的内容配图,被纳入新教材。

“作为文物守护人,我感到非常自豪,这很好地说明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重要价值,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思想也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范丽君表示,《论语》竹简进教材对于宣传展示、保护传承海昏侯墓及其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范丽君期待学生能够通过《论语》竹简深入了解海昏侯,探知其出土文物所反映的西汉文明,进而从中汲取智慧精华,赋能美好未来。

此外,曾侯乙编钟、郧县人、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线描图等均为首次入选新教材。

触摸历史 真实感悟中华文化

一本教材能否被称为好教材,是否做到了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关键也得看它的使用对象——老师和学生的反馈和感受。

拿到《中国历史》新教材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历史组老师梁啸天第一时间翻阅了全书。

针对新教材增加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内容,梁啸天认为这实际上是顺应了长期以来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即越来越讲求物化证据,老师和学生借助考古研究新成果,可以更科学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教材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历史学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动手动脚找材料’。”梁啸天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提升了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掌握了学习历史甚至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品格。

“新增的考古内容让我觉得历史学习,还可以通过实物和遗迹直观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真实,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的初一学生吴羿杋说。

吴羿杋对新教材每单元开篇的时间轴比较感兴趣,“这可以让我对中华文明建立完整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翻看了新教材后,学生家长王虹说,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开阔视野和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尽管新教材增加了十几页,变得更厚了,但是学生们更爱看了。多地学生表示,新教材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强了,通过一件件考古文物可以更加真实地触摸历史,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据了解,除《中国历史》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道德与法治》此次也进行了修订。虽然各学科具体知识不同,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每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和深化,在相关部门的协力推动下,可以预期会有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走进教材,带领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28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