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提升质量 河北博物院暑期服务全面升级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熊慧彪 崔大伟 苑潇卜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河北博物院立足实际深化改革创新,采取延长开放时间、强化服务保障等提升文化服务效能,通过举办特色主题展览、开展暑期专题社教活动等优化文化供给质量,为观众提供丰厚的暑期文化大餐。

举办特色主题展览,满足文化需求

2024年暑期,河北博物院深挖文物文化内涵,打造多元主题展览,从历史文化到现代技艺,从爱国教育到自然科普,通过精选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形式,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深挖文化内涵,丰富展览展示内容  在主院区,河北博物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多元主题特色展览。原创展览“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通过精选的208件(套)古代香具,生动再现了古人的香事生活。展览从先人燎柴祭天讲起,到丝路开通后香料贸易的兴起,再到宋人对香事生活的极致追求,以及明清时期香居生活的日常化,让观众亲身体验古人以香寄情、香席之聚的雅致生活。“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展览汇聚了来自23家文博单位的350余件(组)文物,通过“同出六镇 东西争霸”“归心华夏 多元互融”和“异质汇流 和合共生”三部分内容,生动描绘了北朝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

“故宫·茶世界:紫禁清韵——茶文化精品文物展”通过“宫中佳茗”“乾隆与茶”“茶事源流”和“茶香燕赵”四个单元,汇集了160件(套)珍贵文物与相关史料,为公众细述了中国茶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影响世界的发展历程。展览中营造了“盘山千尺雪图卷”沉浸式视觉氛围场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古人咏颂诗情、抒怀天下的情境。“珍奇生灵——濒危动物展”精心设计五大场景,结合权威数据,生动再现了从极地冰原到草原戈壁的多元生态景观及动物生存实态,深入展现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积极行动与显著成效。展览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体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濒危动物的生存挑战,激发公众保护意识。

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和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以及展现新时代书画创作与磁州窑文化独特魅力的“丹青大雅 瓷韵千年——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写瓷画瓷精品展”也于暑期吸引了众多观众观展。

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文化影响力  主院区外,河北博物院还积极与其他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合作,将展示范围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该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后,迅速成为全国暑期文化活动的焦点。展览汇聚了多方力量,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博物院、保定市政府等,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展览分为“熠熠千年”与“古韵今风”两大单元,精心挑选了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的曲阳石雕遗珍,以及当代曲阳匠人的优秀石雕作品。不仅展现了曲阳石雕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还通过“文博+产业”的新模式,将历史文物与现代艺术品巧妙结合,有效提升了河北曲阳石雕的知名度,为曲阳石雕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法国巴黎奥运会举办之际,河北博物院在欧洲时报(巴黎)文化中心举办了“技耀燕赵——河北杂技文化图片展”,以河北吴桥杂技文化为主题,通过文物图片、吴桥杂技海报及演出剧照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古代高超奇绝的杂技技巧及杂技艺术的传承创新,让海外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杂技的悠久历史,传递了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竞技体育的深度交融。同时,“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顺利开展,“千乘之国——战国时代的中山国”在深圳博物馆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宽了交流合作的地域范围,提升了燕赵文化的传播效能。

创新社教服务,拓展文化供给

2024年暑期,河北博物院持续深耕,不断创新,为公众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社会教育服务,进一步提升河博教育品牌影响力。

实践教育活动,引领青少年成长  “童声讲文物 童心颂祖国”少儿讲解大赛,以讲述河北故事、传播本土文化为核心,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小选手们积极参与。他们用稚嫩而充满激情的声音,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大赛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的专业评委,对小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40名优秀少儿,荣获十佳讲解员及优秀讲解员称号。

“地球宝贝 我来守卫”2024讲解明星梦工坊夏令营是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品牌教育项目。经过严格的面试选拔,32名小营员成功入选,并接受了全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发声技巧、讲解礼仪以及珍稀动物知识等。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小营员成功蜕变为“讲解员”,在展厅实训中以专业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提供精彩讲解,得到了高度认可与赞誉。

“雏鹰展翅 见证成长”暑期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自2022年以来,近200名学生积极参与。2024年暑期,新一批青年学生经过严格选拔与培训后加入服务团队,在专业讲解、问卷调查、开放接待等方面为公众提供了高质量服务。

特色教育项目,厚植文化自信  河北博物院还结合专题展览策划开展了“临展有约”系列主题活动。“宛若霜雪 器韵千年”——定瓷技艺体验系列课程,让参与者探秘定窑千年艺术魅力,体验定瓷精湛技艺。“寻香记”活动,让学员在香烟袅袅中感受古人生活的雅致与情趣。“莲开盛夏 画意北朝”美育研学活动,让学员领略北朝壁画的厚重文化内涵和精湛绘画技艺。

针对学龄儿童,特别设计了“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研学课程与“文物成语号”研学活动,巧妙融合趣味性与教育性,让孩子们在欢笑与探索中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同时,还精心策划了“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的民族交流和交融”等多期文博讲坛栏目,内容涵盖党史党建、地域文化、展览赏析及文博知识等,引领公众深入文化殿堂,享受知识的盛宴。

深化数字应用,丰富文化体验

河北博物院紧跟数字时代发展步伐,在暑期推出云展览及云教育项目,运用先进科技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体验与学习平台。

推出云展览,实现线上沉浸式观赏  暑假期间,河北博物院在已有40个云展览的基础上,上新两个云展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利用高精度数字技术,将历代绘画杰作以全新面貌呈现,使观众能随时欣赏作品细节,感受光影艺术的魅力。“香聚香识——古人的‘香’生活”展通过文物图片瀑布流、二维动画等技术,生动再现了实体展览,让观众仿佛穿越回古代,亲身体验古人的雅致生活。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线上体验,使云展览更加生动有趣。

创新科技应用,打造数字化体验前沿  为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河北博物院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全息投影、VR/AR等前沿科技,推出文物空中成像展示台、多点触控互动墙、三维文物虚拟互动展示系统等项目,致力于打造数字化体验的文化前沿阵地。人工智能导览系统让观众轻松获取展品信息,了解文物知识和背后故事。VR/AR技术更是让观众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体验古代生活的点滴。文物空中成像展示台、三维文物虚拟互动展示系统等项目,让观众在指间与文物互动,体验科技和文化的乐趣。此外,新增5816件文物数字信息对社会共享,让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

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彰显文化魅力

河北博物院巧妙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场域宣传,于暑期联合多家媒体机构,共同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宣传矩阵,大幅提升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拉近了博物院与公众的距离。

创新宣传形式,引领文化热潮  策划推出“跨越时空的对望——聆听中山千年故事”暑期大型主题系列云直播活动,通过三场特色鲜明的直播,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探索战国古中山国、西汉中山国的辉煌历史及大汉中山王的传奇故事。直播内容涵盖文物解读、遗址探访、看展攻略、历史科普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千年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直播通过河北新闻网、长城新媒体等十多家新媒体平台同步开展,观众浏览量近700万人次,实现了文化的广泛覆盖与深入传播,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拓宽宣传渠道,深化传播效果  河北博物院注重与传统媒体紧密合作,全方位呈现文物信息、展览资讯,深化文化影响力。除了传统媒体,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拓展传播渠道。针对不同内容特点和受众需求,综合运用高清图、音视频、虚拟现实等丰富展示手段,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多样宣传内容,提高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珍奇生灵——濒危动物展”,在石家庄地铁站及涉外酒店等公共场域,通过制作专题广告、发放宣传册等开展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展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延长开放时长,优化服务体验

为了响应暑期公众对文化生活的热切需求,7月10日至9月10日,河北博物院将开放时间每天延长一个半小时,暑期累计延长服务超过80小时,为公众提供了更为充裕的参观时段。同时,还通过增加预约名额、增设公益讲解服务、优化参观环境、增强互动体验以及强化安全管理等综合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观众创造了更多深入学习与探索的机会。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河北博物院共吸引77万人次参观,与2023年同期相比,参观人数增加了30万,增幅高达63%。截至8月底,河北博物院2024年累计接待观众236.55万人次,已远超出2023年全年参观人数近50万人次,增长态势显著,充分展现了当前“博物馆热”的旺盛活力。

当前,博物馆已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暑期,更是变身热门旅游地和社交打卡点,这股热潮不仅体现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凸显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此热潮,河北博物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握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契机,以暑期服务升级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文化展现形式。

面向未来,河北博物院将紧握时代机遇,勇于探索创新之路。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努力提升策展能力,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积极融入数字科技,持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推动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9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