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策展手记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马静


为展示永乐宫迁建工程在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示范性,向公众全面介绍永乐宫历史、文化、艺术内涵,反映永乐宫艺术魅力和不忘初心的保护传承,2021年7月至10月,由山西博物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联合策划举办的“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展览策划从前期项目调研、内容编写,展品保养维护、文创研发,以及三维数据采集、3D壁画打印,到后期展览策划实施、设计制作完成,整个过程历时2年多。展览区域面积1200平方米,展线245米。本次特展是自1951年发现永乐宫以来首次对永乐宫建筑、壁画、雕塑进行综合性展示并深度诠释,共展出山西博物院、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所收藏的文物精品14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8件。展览中大部分展品都是首次对外展出。

image.png

展览创新与突破

展览以永乐宫艺术魅力和不忘初心的保护传承为主线,首次向公众展出多件反映永乐宫艺术精品和迁建保护工作的实物,利用多种展陈手段突破不可移动文物展示的困难,打造体现核心价值观内涵、观赏性强、互动体验高、口碑宣传广的特展。

围绕展览主题,整个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煌煌巨制”讲述永乐宫的兴建缘起与建筑特点;第二部分“壁上丹青”讲述永乐宫壁画特点和绘画技法;第三部分“永乐精神”讲述永乐宫迁建壮举和保护过程,突出展示其文物保护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和示范性;第四部分“观妙入真”运用3D打印技术和AR软件营造三清殿东西两铺原大壁画沉浸式体验空间。

展览的功能空间包括互动体验、教育活动区和文创展示区。展览整体设计风格及视觉元素均从永乐宫建筑及壁画中汲取灵感,整体空间布局突出主题与重点展品,每个部分均有突出亮点;立面配合史料图文进行有效的展示信息传达;整体视觉色调以石青、橘红、石黄、朱砂等壁画原色为主,空间氛围营造沉稳大气。展线穿插斗拱及藻井复原木构装置、壁画服饰纹样沉浸空间、壁画动态数字展示视频、偏心锯复原装置、3D壁画AR沉浸体验、弧幕投影视频等多种展示、互动方式的组合运用,丰富展览视觉及互动体验。

本次展览的策划及实施从以下方面实现突破:第一,内容题材的突破。展览突破了以往永乐宫以壁画或迁建资料为单一题材的主题及内容,首次以永乐宫新发现文物、古建筑、彩塑、壁画、迁建资料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展示。展览策划阶段对特展所需要的重要展品进行了系统整理,增强了对内容构架的实物支撑,共整理、扫描和拍照各类藏品千余件。经过整理发现并已经定级的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4件,一般文物23件。展出的重要文物有新发现的元代“旨书牒文”“无量度人妙品上经”等,这些展品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第二,展览语言和参观方式的突破。展览体裁突破博物馆历史、考古与学术的展示基调,使用通俗易懂的展示语言,配合音像视听、沉浸体验、互动体验等与多种展示手段,加强艺术表现力和多感观体验。展览导读方面,提供“阅读”模式、“互动体验”模式、“语音导览”模式以及二维码深度拓展模式,让观众根据兴趣和意愿自主选择认知方式,带给观众新颖、轻松的参观感受。

第三,静态展线与动态展项的合理穿插。展览以静态文物展示与富有张力的艺术及互动装置相结合,并使用高清扫描和数字修复技术,观众穿行在展览中,随时能够体验到不同的展示亮点和惊喜。例如,在“煌煌巨制”展区顶部设置了藻井木构件的艺术装置,地面铺有镜面反射藻井细部构造,来拉近观众与细节的距离;古建琉璃展区,观众不经意的一转身,就会偶遇全套三清殿屋顶琉璃鸱吻和正脊全貌展示,仿佛在屋顶之上平视以往仰视的艺术精品;“碧上丹青”部分,泥塑残件与发光线图巧妙地将局部的精美与整体的概括进行了结合;服饰图案沉浸空间,将壁画研究过程中对神祇服饰图案与色彩进行复原后进行艺术拼图,利用投影与镜面构筑的奇妙幻境展现给观众。这些形式从视觉和体验方面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观众往往流连很久进行体验拍照。“永乐宫的朋友圈”,更是将永乐宫壁画与流失到海外的晋南壁画进行拟人化链接,以人们最常用的社交软件进行知识拓展与传播;对于永乐宫壁画青绿山水技法的表现,则是选择具有故事性和艺术性较强的两幅壁画进行动画演示,从壁画现状到色彩复原,到分场景动画展示,都在向观众进行诠释与解读。

“观妙入真”整个展区用3D打印技术将三清殿东、西两铺《朝元图》壁画以原比例大小呈现在观众眼前。运用AR技术,将壁画内容分解成不同的知识点,以打卡形式增强观众对壁画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从全景复原到局部数字展示,再到整体动态壁画演绎,不断调动观众在参观体验和内容认知过程中的期待与情绪。

第四,数字技术在展览深度解读与互动展项的应用突破。展览以数字化方式,突破古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化的异地展示局限,改变了常规表现方式。坚持原状复原与深度诠释的功能定位,让观众沉浸在艺术感受中,通过互动乐趣,获得对永乐宫文化内涵的全新认识。在数字化应用方案设计时,将数字应用从展场中分离出来,以现场视觉配合线上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数字技术应用与现场环境交叉干扰的问题。观众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线上体验的同时,可同步转发分享,引发网络热点,扩大展览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永乐宫“观妙入真”3D壁画AR互动,仅当年7月至9月中旬累计页面访问量约45万人次。

第五,对迁建档案资料展示与解读方式的突破。文件、迁建档案、照片及工具等迁建资料,无论从视觉表达还是叙事角度,都不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展览在叙事空间转换中,将诠释表达还原到对人的关注,力图将观众带入到当时的情景模式中,以“精神”来感动观众。迁建蓝图集合以摹拟拷贝灯箱展示,突出当时工程师绘制图纸时的细致严谨与艺术灵感。展线中穿插着迁建工程师洋溢着青春和热情的集体照片,以默片的形式播放着珍贵的工作影像,让观众感受到当时火热的工作场景。展柜中发黄卷边的工作笔记和文件档案,体现了在永乐宫迁建中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陈旧生锈的迁建工具,通过互动装置模拟重现,观众更能体会到当时人们的智慧与艰辛。

回顾与思考

项目实施完成后,根据观众反馈、展览开放管理、数字展项与线上展览点击率及观众调研等方面收集回来的数据分析,展览实效超过预期目标,观众满意度较高。策展组作为策划实施者和展览项目的主要管理者,经过客观总结与思考后,认为在整个项目策划与实施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在以后的展览项目中完善并加以实践。

一是项目策划实施以策展团队的实践经验为主导,策展基础理论指导不足,在实施细节和流程操作上,出现了展项设置和效果实现技术配套流程反复的问题,增加了项目实施的时间成本。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观众服务的基础保障关注不足,例如,户外参观路线导引未进行前期统筹策划,出现观众流失的情况。三是展前观众调查需要加强。通过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展览参观需求、艺术审美、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预期,可以指导我们在策展过程中在深度解读、艺术创造、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给予关注和侧重,更好地贴近观众需求。四是因展览数字化应用尚处于摸索阶段,展厅网络基础配套设施未能配置到位,从一定程度影响了观众的参观认知和互动体验需求。

综上,展览策划是综合性的项目运作,需要设计明确的目标,依靠强大的、高度团结、执行有力、业务过硬的策展团队来共同完成。目前,国内国有博物馆因内部管理机制的差异,业内尚未研究出一套适用性强的策展理论、流程和规范。希望通过对后续展览项目策划的总结和思考,能够构建出博物馆展览策划理论框架,并不断加以完善和修订,从而提炼出策展理论核心要素和基本规律。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24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