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酸技术在纸质档案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周昕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仅引领了书写形式的革新与发展,也让纸张成为传递信息和承载文化的关键媒介,对全球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纸质档案,作为记录历史、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历史研究、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及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确保纸质档案的完整性和持久保存对于记录历史变迁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纸质档案作为携带重要信息的关键物质载体,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实施有效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不仅有助于维持档案的完整性,也延长了它们的保存和使用寿命,从而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持续为未来的研究和教育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纸质档案的化学和物理性质难以长久保持不变,开始出现老化和劣化问题。从宏观上看,表现为纸张的机械强度和抗老化能力显著下降,纸面逐渐泛黄,酸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纸张脆化、粉化,甚至完全损坏;从微观上看,则表现为葡萄糖苷键的断裂,导致聚合度降低,并形成新的基团。这种衰变过程提醒我们,加强对纸质档案的保护,延缓其劣化速度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纸张在弱碱性环境下相对稳定,但在酸性物质的影响下,其自毁速度显著加快。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可以有效减缓纸张的老化和降解,从而延长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目前,全球文物保护领域普遍采用化学稳定法,即脱酸处理。与我国传统装裱修复技术侧重于解决物理性病害不同,脱酸技术基于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使用脱酸液来中和酸性物质,让纸张的pH值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弱碱性环境,从而减缓其劣化速度,这种方法更类似于对纸质档案进行“内科”治疗。

作为一种从国外引进的保护方法,脱酸技术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并未简单照搬,而是结合我国纸质档案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认识和保护经验。这些努力使得许多纸质档案得到了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修复。我国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一些研究甚至有赶超之势。本文将从保护与修复实践的角度,探讨脱酸技术引入我国后在纸质档案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与融合。

image.png

三种常用的脱酸技术

早在19世纪末,西方学界首次提出纸张自毁以及酸性物质危害的相关理论,并迅速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42年,William J. Barrow在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第六届年会上首次介绍了脱酸方法。经过不断研究与实践,目前常见于纸质档案保护修复中的脱酸技术有浸泡脱酸、喷涂脱酸以及水性凝胶脱酸等。必须明确的是现有的脱酸技术并非递进关系,而是并存关系。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

浸泡脱酸

浸泡脱酸是将纸张浸泡于液相的脱酸溶液中,使之与脱酸溶液反应,起到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由于纸质档案的病害问题各不相同,往往需要经过多个保护修复环节。浸泡脱酸通常在湿法清洁之后进行,因为此时纸张已经润湿,更有助于脱酸液的均匀渗透,从而提高脱酸率,并确保碱性储备的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墨、墨汁等耐久性较强的书写材料,以及机械强度良好、能够承受浸泡处理的档案文献。浸泡脱酸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首先,时间成本高。装订的纸本档案需要先进行拆分。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逐张操作。其次,浸泡脱酸无法处理水敏感的书写材料,如铅笔、钢笔以及某些绘画颜料,这些材料与载体的结合力较弱,在浸泡过程中容易出现淹化、跑墨或脱落的问题。

喷涂脱酸

喷涂脱酸是将液态脱酸液雾化后喷洒于纸面的一种操作方法。该法弥补了浸泡脱酸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无需先行对装订档案拆卸,因此操作更为简便、快捷,且脱酸液入侵性相对较小。然而,喷涂脱酸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喷涂形式限制了脱酸液与纸张的接触范围,若喷洒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酸性物质难以完全中和,并出现碱性储备不牢固的问题。此外,作为非浸泡形式,脱酸后的中和产物无法通过水迁移除去,可能继续与载体相互作用,增加后续保护的难度。

水凝胶脱酸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格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即使在高含水状态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凝胶形态而不会溶解。水凝胶脱酸正是利用了这一材料的独特性质,将脱酸剂与水凝胶混合制成脱酸片,然后将酸化的纸质档案与脱酸片接触。由于水凝胶中的水分被束缚,无法自由流动,这种方法实现了缓慢可控的脱酸过程,有效避免了因水分渗透而导致的纸张溶胀、字迹扩散或颜料脱落等问题。然而,此方法的缺陷在于操作时间成本高,流程繁琐,难以满足文保单位对档案文献进行快速、批量脱酸的需求,因此仅适用于文物级别较高的单张纸质档案。

我国适用的脱酸技术

纸质档案受造纸原料、造纸工艺、保存条件、书写材料特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引发的纸张酸化问题,是导致纸张自毁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相关的保护研究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但至今仍未完全理解其影响机制,也未出现一种“完美无缺”的干预方法。脱酸技术作为一种舶来技术,适应我国的“修复语境”至关重要。

回顾脱酸技术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首先,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机械造纸技术在西方较早起步发展较快。机械造纸使用杂质较多的木材为原料,加上化学加工(如提纯、漂白)过程中化学物质的残留,成为纸张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西方出现了大量以机械纸为载体的纸质文物自毁速度快,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的情况。其次,由于当时保护修复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我国的上墙挣平装裱技术尚未传入欧洲之前,潮湿的纸张只能依靠压平机进行矫形,导致超出压平机尺寸的纸张无法被处理。第三,欧洲古籍的装帧形式多样,许多技法已然失传,盲目拆解可能导致无法恢复其原貌,这也违背了保护修复中最小干预的原则。正是这些特征促使西方脱酸技术从浸泡工艺向雾化喷涂和气态脱酸方向发展。

脱酸技术如何适应我国的情况呢?首先,我国的纸质档案中包含大量中碱性的传统手工纸,其酸化途径与机械纸有所不同。其次,我国当前使用的修复技术源自传统装裱技艺,清洁纸质文物以湿洗为主,并通过上墙挣平的方式帮助纸张恢复平整。换句话说,湿洗后可以对任何尺寸的纸张进行矫形。第三,我国的纸质文物修复通常采用拆解、修复、再复原的流程。结合这些特点可知,单项浸泡脱酸方法更适用于我国古籍类档案文献的修复。当遇到无法拆解的书画、古籍和档案文献时,喷涂脱酸液的方法可以确保其完整性。对于纸张机械强度较差且携带水敏字迹的珍贵档案,可以使用水性凝胶材料进行处理。

作为一种现代保护和修复纸质档案的重要方法,脱酸技术的实践与研究必须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优势,避免简单化操作和片面思考。现代纸质保护修复技术源自我国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体系。在纸质档案的保护与修复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研究并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还要重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探索,时刻保持对文物修复工作的热情,以守正创新的精神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本文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2024QQJH070)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0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