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鉴定审核 确保文物安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安文

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负责全省出境文物和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的鉴定审核和馆藏文物、涉案文物以及其他文物的鉴定工作,为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和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文物鉴定部承担文物鉴定审核相关业务。

文物鉴定部现有工作人员8人,有3人通过1项或多项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人员考核,涉案鉴定专家库备案专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49人。

文物鉴定部紧紧围绕文物鉴定审核中心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服务全省文物事业发展大局;以严格把关、守好国门为宗旨,积极开展文物进出境审核和涉案文物鉴定工作,在协助配合海关和公安等部门查获疑似文物、打击文物犯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避免文物流失、维护国家文物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把好文物国门,当好国门卫士

文物鉴定部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人员始终担好坚守文物国门卫士初心,牢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命,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文物进出境审核各项服务,严防文物流失,也为繁荣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承担着把好文物国门的重大责任,认真履行文物进出境审核职责,凭借着一片丹心、双双慧眼,使大量珍贵文物免遭非法流失,筑起了一道有效遏制文物非法进出境的严密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门卫士”的光荣。

2022年以来,文物鉴定部平均每年办理公、检、法、海关等办案机关委托案件近百起,鉴定涉案文物逾万件。2023年,协助合肥海关、庐州海关办理多起查获疑似文物鉴定工作,审核鉴定海关查获的疑似文物5966件,避免了冯建吴《峨眉雷洞坪图》《峨眉道上有此景图》等珍贵书画,及明代青花花鸟纹盖罐、清代奚岗款海水纹随形端砚、仪周鉴赏款长方白石砚等珍贵文物流出国门。

下一步,文物鉴定部将根据安徽省文化旅游厅与合肥海关、安徽博物院与庐州海关合作备忘录及合作协议,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和业务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优化工作流程,筑牢文物保护底线。

深化馆藏文物鉴定服务内容

文物鉴定部紧紧围绕鉴定审核工作推进学习实践,通过馆藏鉴定不断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徽悠久历史,持续助力全省博物馆事业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并针对藏品保藏、资料收集和征集方向等问题向县市博物馆提供建议,不断深化馆藏文物鉴定服务内容。近三年开展馆藏鉴定20余次,鉴定文物约4500件套。2023年(截至10月底),开展了阜阳市博物馆、亳州市博物馆、马鞍山市博物馆、休宁县状元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巢湖市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馆藏文物鉴定。

在馆藏文物鉴定工作中,积极协助馆方完善藏品档案,就文物保管、保护及文物相关资料搜集进行指导,为展陈和保护提供多重建议。馆藏文物鉴定为安徽文物事业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也极大拓宽了专业人员的研究视野,为全省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汇聚力量。文物鉴定部人员高度认知新时代馆藏文物鉴定工作重要意义,结合馆藏革命文物鉴定开展四史教育和党性教育等主题活动。通过一件件鲜活的物证,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一路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党的初心宗旨,使部门专业人员接受了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更有力促进了全省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利用。

打击文物犯罪,保护中华文化遗产

近年来,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委托数量持续猛增。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将是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紧迫工作。

2022年,受理涉案文物鉴定委托57起,鉴定可移动文物类5924件(套),赴不可移动文物类野外地点46处(座),协助河北省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赴宣城开展野外鉴定1次。

2023年(截至10月底),开展涉案文物鉴定31起,鉴定各类涉案文物2466件(套),赴不可移动文物类野外地点22处。为打击文物犯罪,切实保护国家文物安全提供长效支撑。文物鉴定部将持续推动文物鉴定服务制度和评估标准建设,强化文物鉴定评估机构职能,做好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继续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严打严防文物犯罪,为持续开展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提供强力支持,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安全。

严格依法开展文物拍卖标的审核

根据《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办法》,文物鉴定部受省文物局委托,开展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具体工作。注意满足拍卖时效性要求,便捷办理流程,为拍卖企业提供良好服务,推动文物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流通环境提供有效保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把关,严把标的审核,规范拍卖市场。有出土痕迹及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的文物坚决撤拍,助力企业遵纪守法。

2022年,办理5家拍卖企业共10批次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审核标的6888件(套),安徽省文物局根据审核结果对其中68件(套)作出撤拍决定。2023年(截至10月底),办理6家拍卖企业共12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审核拍卖标的6381件(套),对其中49件(套)作出撤拍建议。在严把审核关的同时,优化审核服务流程,积极为企业减负,推动文物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此外,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就当前全国金属类文物拍卖情况,深入开展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建立文物鉴定公益性咨询常态机制

全面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常态化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公益性鉴定咨询服务,宣传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满足公众文物收藏鉴赏需求。文物鉴定部经常接受群众电话或上门咨询,为来电、来访市民提供免费鉴定咨询服务。在公益鉴定服务中,注重普及文物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收藏理念。2023年初,在泾县进行了“鉴宝江淮行”公益鉴定活动。今年5月13日及“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文物鉴定部分别在淮北市博物馆及本院老馆,进行了“鉴宝江淮行”公益鉴定活动,8月在旌德县进行“鉴宝江淮行”公益鉴定活动。至今,“鉴定江淮行”公益鉴定活动共鉴定藏品951件套。

另开展常态化公益鉴定,鉴定器物658件套。通过实际行动为群众普及收藏知识,提高了民众文物保护意识,加强了民间收藏文物保护传承,充分展示了博物馆的力量。通过这类活动与经常性服务,向民众传播文物鉴定知识,倡导理性收藏,更加有效地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将继续推动文物鉴定公益性咨询常态化服务,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

加强制度及人才保障,强化鉴定职能

文物鉴定部充分利用安徽博物院人才及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构建强有力的制度及专业人才保障。加强流程化、规范化管理,统筹、合理安排涉案文物鉴定、馆藏文物鉴定、文物拍卖标的审核、文物进出境审核等各项鉴定任务。例如涉案文物鉴定,实行鉴定事项承办人制度,接收涉案鉴定公文当日即确定具体承办人,负责与办案机关联系沟通、确定时间、联系专家、鉴定记录、出具公文等。

全程闭环管理,谁承办,谁负责,确保时效性和保密性。引入科技检测支撑,创新鉴定技术方法,加强跨学科、跨部门合作。在涉案文物鉴定中,与文物修复与保护部门合作,选取无损方式,用荧光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对便于检测的部分器物进行了科技检测,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有效支撑鉴定结论。

为打击文物犯罪,切实保护国家文物安全提供长效支撑,及时充实涉案鉴定评估人员专家库。根据《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要求,2022年、2023年,两次增补涉案鉴定评估人员专家库,增补各门类专家9名,现有54名。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立合作机制,为全省涉案文物鉴定特别是不可移动文物鉴定工作,构建了强力专业保障。为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并不断强化与同行业务交流。2023年9月,推出《安徽博物院文物鉴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夯实基础、专业提升、拓展领域、激励政策四个方面着手,着力打造一支法律意识强烈、业务本领精湛的鉴定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培养机制,构建合理梯队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2年以来选派专业人才参加国家文物局责任鉴定员考试、南昌陶瓷文物鉴定培训班、沈阳书画文物鉴定培训班等5人次,组织本单位鉴定专家开展文物鉴定知识讲座2场,为国家文物局在新疆举办的“文物进出境审核培训班”授课1次。2023年选派业务骨干参与全国各地举办的鉴定审核交流活动、文物鉴定实训、一级品复核等8次。

老带新、传帮带,针对鉴定人才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工作,请有经验的老专家带领新人,在实践中学习,助力新人成长。 (安文)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