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博物馆藏西汉铜漏壶赏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魏乾涛

漏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历代形制不一,叫法颇多,以刻漏、漏刻、漏壶之称为最。史载漏为黄帝所发明,《隋书·天文志》中记载:“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挈壶氏,即为掌漏刻的官员。唐代诗人李益“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其中“漏”就是指刻漏,可见使用漏壶工具记录确切时间是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我国古代计时器诞生以来,经历过类型、科学、技术、设计等多方面的长足发展,直至式微。目前所见铜漏实物年代最早的在西汉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考古出土的汉代刻漏已有10余件,年代皆为西汉。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盛世的朝代,承秦而来,西汉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综合国力强大,文史科技成就交相辉映。陕西茂陵博物馆收藏的西汉铜漏壶是迄今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有准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漏壶,充分反映了西汉盛世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对研究我国天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茂陵博物馆藏西汉铜漏壶,于1958年陕西兴平东门外砖厂内西汉空心砖墓出土,为西汉中期器物。该铜漏壶外形完整,为圆筒形,素面,上有提梁盖,下有三足,壶底端突出一个出水咀,通高32.3厘米,壶盖直径11.1厘米、盖沿高1.7厘米;提梁梁高6厘米;盖和梁的中央有正相对应的长方形插尺孔各一个,长1.75厘米、宽0.5厘米,用以穿插有时辰的标尺。壶身口径10.6厘米、高23.8厘米。壶咀长3.8厘米、口径0.25厘米,其内径为圆筒形,外为圆柱形,与壶壁连接,呈漏斗状,水就是从这个咀水平流出。此外在筒内出水咀处,还有一紧贴在筒壁上的云母片,直径约4厘米,呈不规则的圆形,这是否属控制漏水的装置残片有待研究。

image.png

漏,指漏壶,刻,指箭刻,箭上有刻度,放置在漏壶内以标记时刻。漏刻通常使用铜壶盛水,又称为漏壶,滴漏以计时刻,故又称为“铜壶滴漏”。众所周知,古人计时方法很多。比如,圭表和日晷是通过捕捉测量太阳的位置来计时,但晚上或阴雨天不能用。而沙漏、水漏等可以独立提供时间标尺,和天文时间相映射,持续呈报当前时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工具,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在古代中国,漏刻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用于精确计时,还可以用于天文观测、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漏刻可以用来测量水渠的水流量和灌溉的时间,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在工业制造中,漏刻可以用来测量液体流量和时间,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质量的稳定。

目前出土的汉代铜漏皆为圆筒形。从冶铸上来说,筒形器物相对容易浇铸,技术在商周时已臻于成熟,到了汉代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铜制筒形器可追溯至晚商,主要流行于秦汉,汉代出土的各类日常用具中有诸多呈圆筒形,比如量器、计时器、盛酒器、温酒器、盛水器、粮仓、贮泥器、食物盛器等。筒形器周身直圆,形似竹筒,是古人“法自然”思想、尚“圆”造物观的外化表现。中国古人崇尚自然,热衷于探索和认识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的造物观,认为“地如鸡子中黄,孤居天内”,《周易》则说“乾为天,为圆”。儒家“中立而不倚”、道家“道法自然”、佛教“性体周遍日圆,轮回周无穷”,这些思想观念似乎与“圆”的图式相契合。汉代出现的诸多筒形器,或许是“尚圆”观念的体现。

漏刻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因为当时没有机械钟表或其他计时器具,漏刻成为唯一的精确计时工具。与现代计时器具相比,漏刻虽然简单,但是其精度却非常高。据考古学家研究,最早的漏刻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期,大约是公元前16世纪左右。当时,漏刻还很简单,只是用竹管制成,而且只能测量较短的时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漏刻逐渐发展成为用铜制作的,可以测量较长时间的计时器具。汉代以后,漏刻的体制和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和完善,成为古代计时领域的重要代表,已经开始被民间广泛使用。

汉代分昼夜为百刻,一刻合当今约14分15秒。其原理是依靠水的流动和容积的变化来计时。在使用时,将带有刻度的箭插入箭舟之上,置于壶内水中,当壶内水体流出或者外部水体流入壶内从而引起水位变化时,带有刻度的箭就会相应的下沉或上浮,通过壶口前后显示的刻度差异计算出时间段或看壶口箭的刻度来记录时间。

东汉以来,历代都曾改革漏刻制,改百刻为十二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到清初《时宪书》施行后,正式将一昼夜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分八刻,一小时为四刻,而一刻就是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古人利用“圭表”辨别南北方位、确定节气和时刻;使用“日晷”观察日影方位变化来推算一天的时间;改良圭表、日晷的缺点,运用漏壶中水位高低变动来计量时间,这些简单而有效的计时仪器,充分展现了先人的智慧。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生动地描绘了漏壶的运行声音与时光的流逝,勾勒出古代人对时间流转的深切感受。在唐代,漏刻的精度已经足够准确,每天的误差仅为一分钟。考古发现,保存最完整的“漏壶”为元代的铜壶滴漏,铸造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距今已有706年的历史。应该说,漏刻是古代科技中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古代计时艺术的杰出代表。

明末清初时期,外来先进的机械计时钟表传入,由于机械钟表的技术、精确度得到广泛认可,因此与机械钟表匹配的计时制度也随之得到应用,并直接冲击我国千年以来应用的计时制度“百刻制”。由于西方采用时制是秒、分钟、小时的计时,并不存在“一刻”这样的概念,百刻制就在西方传教士的建议下演变成九十六刻制。这样的转换既能够应用在中国古代计时器上,也同时适用于西式钟表、现代钟表。由于新型机械钟表的精度较高,且传统百刻制并不能满足这样精度的计时工具需要,传统百刻制被取代也是必然的,当然其中具有我国独特时间制度的“刻”“农历”等概念依旧保留并相互融合。

茂陵博物馆藏的西汉铜漏壶是古代计时工具的典范之一,它设计精巧并富有美感。通过壶口的刻度差异记录时间,使用箭和箭舟作为附件,让人们能够准确地计时。尽管在现代计时器具的发展中被淘汰,但漏刻仍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不仅代表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底蕴和科技水平。在时间的长河中,铜漏计时,似水流年,我们似乎听到了古老的钟声,却也见证了演化中的计时之谜。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0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