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书画展览阐释空间的实施路径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陈薇 简川

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美术馆新的职能,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兴起,传统书画展览的视觉空间应满足观众新的感官触觉,形成身心融合的观展体验。这迫使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方式逐步形成新的艺术语言、新的阐释空间。

从阐释空间角度来看,书画展览的“研究”和“叙事”体系进入“数字化”,运用沉浸式的叙事空间,对传统书画文物进行重建、叙事与共情。打破文物与美术、科技与审美、绘画与空间的传统界分,从沉浸式叙事观展方式重新认识书画,本文试图探索数字化书画展览新的实施路径和研究方向。

数字化书画展览的困境

传统书画展览,是以传统的展柜式书画陈列,辅以文字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得博物馆更多扮演保护文化遗产的角色。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书画展览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普遍追求多感官体验,跨学科、跨专业融合,不断探索新的叙事空间和引入数字化科技,进而满足大众对于沉浸式展览的向往,促使艺术展览紧随科技步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字化热潮。但同时,沉浸式展览也存在形式单一、千篇一律、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数字科技含量不高、学术研究深度不足、沉浸式体验单一、展陈艺术氛围不佳等,有的数字化展览一味追求科技技术呈现,各种炫酷技术眼花缭乱,而忘却文物的本来面貌,丢失文化内涵。

数字化书画展览如何把握“文物”与“科技”结合的“度”,是当下博物馆策展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书画展的数字化空间叙事与传统实体文物空间的结合,沉浸式数字展览不能替代也无法完全颠覆传统的书画展,是传统书画展览的延伸与提高,是科技创新空间叙事形式,将“文物”与“科技”融合,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富有人文情怀、科技创新、艺术深度的展览。通过科学技术让观众沉浸于展览中,不断提高艺术审美,发挥博物馆美育职能。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书画类名人纪念馆,又为中小型博物馆,面对馆藏藏品有限、数字化沉浸空间受展厅面积局限、专业性人才匮乏、资金紧张等现实问题,下文将根据文中所述问题,解答数字化书画展之惑及探求沉浸式阐释空间的实施路径。

多维阐释展览空间美术元素

书画展览如何借助多元数字化手段,提升展览的自由空间与环境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观展体验,成为博物馆、美术馆思考的问题。而如何提升互动体验?提升展览“空间”?沉浸式书画展览又如何阐释空间?巫鸿在《空间的美术史》中对空间与图像关系作了详细阐述。“空间”作为美术史叙事核心,可分成两个系统,一个叫“虚拟空间”(virtual space),另一个叫“真实空间”(real space)。前者指二维平面上构造出来的图像空间,包括各种类型的绘画和印刷品;后者包含人们在三维空间中感知的艺术形式。

动静合一的声光电展示模式。书画展览是建立在书画二维平面的图像空间,如何与声光电高科技融合?整体来看,在当下艺术展演中,将书画二维元素运用到数字艺术场景的应用创新,书画文物的媒介性质不单是平面性概念,同样为美学符号运用在展览中,结合声光电科技手段,“讲好故事”“传情达意”,将书画以符号元素动态高清LED屏幕成像、裸眼3D视觉影像呈现、AR/MR等技术,增强数字展览与书画文物交互感、沉浸感、体验感。八大山人纪念馆立足本馆藏品、梳理馆品学术脉络,策划富有学术基础,又注重新的空间叙事阐释和引入数字技术跨专业融合,通过多感官体验唤醒观展人的通感,以提升大众审美能力。

“有形”与“无形”价值的展现。书画展不单呈现文物本体,也可将手札、书籍、地图、文献,作为“有形”平面媒介,有效传递文物背后“无形”的故事与信息,呈现书画“故事”和“寓意”,文物成为对口传故事或典章文学的视觉重述。八大山人纪念馆策划的“金石禅心: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作品特展”运用了题跋、手札、自述书籍的方式讲述八大山人对于吴昌硕的影响,吴昌硕“有形”的信札、题跋自述,向观众传递吴昌硕看似“无形”学习八大山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二位艺术大家对话。在场景设计中,将吴昌硕对临八大山人册页的两件作品,用纱帘设计在展厅入口,将书画的二维画面成为美学符号运用在展厅设计中,既烘托了展厅氛围又呈现了展览的学术梳理。

二次传播激活展览空间和互动元素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梅湖景区内,四面环湖。湖光水色、安宁、静穆的青云谱古建散发出传统江南建筑气息,纪念馆内萦绕着浓厚的文人气息。八大山人纪念馆以其特有的场域磁场,阐释现代设计视角下的书画空间,当下许多书画展览重塑如中国古人造园般的、融入生活的整体艺术系统,将有限的展厅基础上通过造园再设计,以逼近真实的再现,进而填补古园林在展厅空间的叙事空白,同时通过展览的“叙事空间+”“活态互动+”的方式增强展览的叙事传播,这种静态和动态的传播方式能激发观众接受研究成果,用熟悉的方式去认知陌生或新奇的内容,促进二次传播的手段,解决书画艺术的传播问题。

“叙事空间+”。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古代书画纪念馆,展览中运用“真实空间”的三维空间感知:即造景再现。运用书画图像元素:如人物像、松、山石、流水等书画元素在展览的三维空间呈现,形成逼近真实的叙事再现。“众山皆响——对话扬州八怪研究特展”则采用了书画元素造景再现的方式。观众可观赏该区域的同时拍照打卡,同时增强书画展览造景的装置性、美观性和体验性。

image.png

古代书画展览为考虑文物的安全性,纸质文物需在展柜内展示,同时避免多媒体而导致辅助手段压过展示主体的情况。策展人应注重展厅空间中文化细节、扩展空间运用等方面,从而激活观众的互动性,也让展厅的静态区域“活起来”。在展览空间设计中,增强情景化的叙事方法,提炼出具有鲜明代表性及趣味性的文化符号,运用书画的文化符号再现和诠释。如八大山人纪念馆采用展厅楼梯张贴展览作品,远观楼梯犹如一幅作品,同时在玻璃窗外、展厅处造景,场景复原等方式,增强观众沉浸式的精神体验,加强自身内在情感的感知,从而构筑出一个独特的叙事情境空间。

“活态互动+”。展览是静态的,如何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更好地吸引观众,也是策展人尤为关注的一方面,通过民俗拓片、糖画、漆扇等活态互动方式,能够使观众感受非遗活动、公教活动的趣味,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参与。

展厅播放关于展览的宣传影片,开展讲座、学术研讨会、专家导览、论坛、公共教育活动,将展厅变为观众活动的第一课堂。场景的效果与系列活动联动策划,如学术讲座和画作拓片项目结合,中秋讲座与公教手工课相结合,进而丰富展览的配套活动,又增强了纪念馆、博物馆影响力和传播力。

八大山人纪念馆以科技赋能,采用新媒体技术、沉浸式空间元素、动态互动、配套活动等有效举措,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美学享受、唤起大众的美学思考与新鲜体验感。让书画艺术的本体研究,有效达到二次传播的手段。让观众的“有形”与“无形”价值得到体现,得到全方位的沉浸式感官体验。而这种体验不能脱离内容,不能一味追求科技的声光电感官刺激,而丢失博物馆文物“本体”,我们应立足文物学术研究,让科技与文物内容融合,做有深度、有温度、有学术的沉浸式书画展览。

(本文系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课题研究项目: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应用研究,编号:GGSZWHFW2024-014研究成果)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71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