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小型专题博物馆成为青少年“三教”融合的链接点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戴燕灵 刘庆祝

青少年是博物馆重要的参与者,博物馆通过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而呼应教育的根本目的——立德树人。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专题博物馆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收藏、展览与研究;作为所在领域立体的百科全书,以传播特色地域文化,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来满足公众对博物馆多样性、多元化的要求。发挥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在文博资源的可接近性、共享社会资源的便利化,及教育活动的个性化优势,以实物为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展馆、进网络、进教师队伍、进考核体系,突出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来讲好文物故事,可成为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链接点。

image.png

讲好文物故事,使展厅成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殿堂。以展促教、以展促学,博物馆是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场所。中小型专题博物馆一般内容和藏品少,展览面积小,展陈多以文字、图片和实物呈现。特别是缺少为小朋友设计的专属场景和区域,讲解内容缺乏针对性,互动不多,吸引力不够。破解这一难题,一定要差异化发展,以“小众”定位吸引大众探索。在展览、互动展项和体验空间上,充分考量青少年群体求知欲与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从孩子们的认知出发,让博物馆内容提供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建立联系,在学生群体中展现“有意思”的亲切形象。细分受众需求,改进展陈方式,开展个性化的分众教育,打造馆内儿童服务区和体验厅。以文物为原点,展示好蕴藏在文物背后精彩的社会、历史、文化与艺术故事,阐释清楚文物在考古、美术、科技等交叉学科知识上的细节。增加互动展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历史的问题通俗化、深奥的问题直观化,便于青少年观察、触摸与体验,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博物馆。

讲好文物故事,使活动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应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更加重视科教活动的教育功能发挥。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馆内教育资源挖掘利用不好;中小型专题博物馆提供教育服务主动性不强,专业性欠缺,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博物馆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积极应对“双减”后井喷的中小学生课外教育需求,要主动将馆藏资源与学校课程体系融合,把博物馆活动纳入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内容,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课程。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文教结合、馆校合作的制度化安排,研究尽快将博物馆资源引入课堂常规教学,把博物馆学习纳入中小学课程。协调好博物馆学习的学时计划和学分计算,根据每个学科的学时计划,确定每个年级、每一学期、每门学科博物馆课程的课时,排进课表。建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体系,开发必修课、选修课、学科学术课,研制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及拓展性课程,设计地方乡土文化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挖掘馆内文化资源,以丰富的教育活动链接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学龄层次学生周末和寒暑假的学习需求。以互动、参与、分享为重点,调动孩子们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去体验。活动设计既要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又要让他们在感官体验后有所获,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以真实立体的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青少年学生成为博物馆活动的主角。内容为王、观众第一,促进博物馆+文创、博物馆+文旅、博物馆+科技深度融合,通过建设VR数字展厅和供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推出“剧本游”、“夜宿博物馆”、拍摄纪录片小视频、参与文博类综艺节目等“圈粉”,让藏品“触手可及”。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等,让庄严的博物馆更便利、接地气。打破馆校边界,实行“双师制”授课,博物馆社教老师在展厅授课,帮助学生寻找、发现与探究;学校教师的课堂授课,以预习、总结和归纳为主,使两段教学相互呼应,将讲授的知识、教授的技能、传达的情感,通过博物馆活动让孩子们自主获得。

讲好文物故事,使研学成为家庭亲子活动的必选。“双减”已三年,博物馆正成为中小学生新的学习场景。同时,全社会也意识到,在“研”中“学”,博物馆研学需要强调教育功能。在各地博物馆“研学热”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资源配置不均,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客流“冷热不均”,分散的中小型专题博物馆研学功能激发不够;活动监管与评估机制不健全,入馆研学无准入门槛,一些欠规范的私人讲解和自媒体直播难以保证其内容准确、规范,有的旅行社和校外培训机构打着研学的幌子组织高价游,走马观花式拍照“打卡”,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背离了博物馆教育的初心;课程设计考虑学生主体不足,活动实践性不符合其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引发深度学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文物背后的故事不够。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在讲述某个年代、领域、主题的故事方面独具特色,要在提升体验性、沉浸感和吸引力上下功夫。寓教育于情感、融引导于贴近,建设“课程+活动+志愿服务”一体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体系。打好研学特色牌,选取适合青少年当前认知水平的项目来设计活动,强化与课堂学习的互补,注重实践性、趣味性与研究性的结合。融入科技元素,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以新媒体、新技术使文物内容可视化、情景化、便利化。引导社会机构健康参与研学,鼓励其提供差异化产品,对其内容严格把关,组织对其讲解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要求其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把博物馆研学纳入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做好研学课程的分学龄设计,注重入馆前、研学中和离馆后的过程性研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家长的陪伴,促进家、校、馆协同。

image.png

讲好文物故事,使“走出去”“引进来”“带回去”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贴近社会、走进民众,博物馆要增强文化聚合力,以喜闻乐见的展览、活动为公众所喜爱、所欣赏、所向往;也要扩大文化辐射力,主动延伸宣传教育,让藏品走出馆舍小天地,让公众通过与文物的对话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近年,不少热门博物馆纷纷采取推迟闭馆时间、二十四小时开放等方式尽力满足供不应求的参观需求,但超负荷运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物保存环境,也严重降低参观体验。因此,要打造更多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教育项目和研学产品,送进校园里,放在平日里,疏解寒暑假参观压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博物馆”“家门口的博物馆”,文化、教育部门要支持以文物模型+流动展板+多媒体设备配套,建设校园博物馆。以科普讲座、手工坊和创意比赛等,使博物馆真正“活”在孩子们身边。针对农村青少年难以走进博物馆的现实,要在开发数字博物馆、开设网络课堂方面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流动博物馆“六进”。寒暑假里,要更多地在中小学生中招募、培训“小小讲解员”,让他们在讲述文物故事、传承志愿精神、为观众服务中深度学习。建立学校、家长与博物馆主动联系的机制,通过拓展课本内容、延伸绘本阅读等,激发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自主学习。动员学生和教师、家长一起加入志愿服务,搭建“馆、校、家”共育空间。好的博物馆文创,带有博物馆特色、承载文化符号和记忆。要使文创产品承载地域文化、凸显馆藏特色,让青少年通过这“最后一个展厅”感受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把博物馆“带回家”。

博物馆不仅要博于物,更要善于讲。中小型专题博物馆要更加突出特色、细分类型,优化服务、提升展陈,整合资源、丰富活动,以馆内馆外、线上线下的差异化结合,使更多青少年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使“三教”融合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自贡市彩灯艺术协会)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