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何长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系统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保护为主、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把全会战略部署转化为文物工作具体任务,全力推动安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大保护”格局 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在保护对象上,做到应保尽保。文物不可再生,必须把保护放在首位。着眼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全面保护,应保尽保,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不可移动文物方面,既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包括一般文物点和历史建筑。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安徽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传统村落古民居、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凡是符合文物认定标准的,全部纳入不可移动文物。达不到文物标准但具有一定价值的要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对重要的普查登记文物,要及时报请地方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提高保护级别,加大保护力度。可移动文物方面,既包括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也包括一般馆藏文物,注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新时代的代表性实物的征集和保护。

在保护主体上,健全责任体系。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格局。加强党对文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政府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持续将文物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巡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分工协作,形成齐抓共管,文物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督察制度;落实文物使用者、所有者的直接责任,全面落实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制度,组织全省“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巡查和文物安全监督管理。

在保护措施上,坚持多措并举。健全法规体系,修订安徽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制订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隐患通报制度、出土文物移交办法等,提升法治水平。坚持规划引领,认真落实“三区三线”划定和监管,将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与交通、水利、开发区、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做好衔接,编制皖中、淮北、淮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以及华龙洞、武王墩、阜阳古城等一批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启动“十五五”安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推进重点工程,围绕大遗址、古村落古民居等,谋划编制一批修缮保护、本体展示、环境整治等项目,加强项目申报和实施。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保护能力,在文物修复、考古发掘研究工作中,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密切与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坚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即隐患整改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深入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行动,确保重大隐患全部整治到位,消防设施和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升。

image.png

树立“大考古”思路 深化历史文化研究阐释

着眼大视野。我们要以“大考古”的工作思路回应时代命题,深刻认识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通过安徽考古发掘研究的新成果,讲清楚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反映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揭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自觉将考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大局,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做好各类建设工程的考古工作,推进凌家滩、繁昌窑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坚持考古面向社会公众,不断创新考古成果宣传方式,组织“跟着考古游安徽”“跟着文物游安徽”等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开展“考古走进中小学”、凌家滩、明中都等公众考古,让考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实施大课题。持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夏文化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石器)、“海岱地区夏商西周考古”等重大课题。重点开展人字洞遗址、华龙洞遗址、凌家滩遗址、垓下遗址、禹会村遗址、淮南武王墩、阜阳古城遗址、郎溪磨盘山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揭示安徽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注重考古资料的整理,加强价值研究、阐释,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及时形成考古研究成果,整理编辑《凌家滩考古报告》《引江济淮工程考古发掘报告》《考古安徽》等。举办华龙洞、凌家滩文化论坛,扩大安徽考古影响。

加强大协作。深化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与社科院考古所联合开展淮河流域古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研究。与中科院古脊所联合开展繁昌人字洞、东至华龙洞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与北京大学、中科大、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联合开展凌家滩文化的多学科研究。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科大、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联合开展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保护。与清华大学、安徽大学联合开展武王墩墓出土文字研究,等等。发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头作用,推动文物重点市县考古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市成立考古所,形成我省“1+N”考古人才队伍体系,为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整合“大文物”资源 推进遗产活化利用创新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馆校联动、共建共享共融”为抓手,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深化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宣教功能,推动将思政教育课堂从教室搬到红色文化遗址或纪念场馆,因地制宜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运用生动鲜活的情景模拟、情感体验、深情对话等方式,创设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讲好红色文化资源“小故事”背后的“大情怀”。开发红色旅游景区、精品线路、研学旅行线路,探索多途径、多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见人见物见思想,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以红色研学之旅播撒红色文化,助推“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建设”特色融合发展之路行稳致远。持续开展“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近革命文物,在情景交融中筑牢初心;铭记英雄人物,在涵养气概中昂扬斗志;赓续精神谱系,在传承基因中坚定信仰。充分释放文物承载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馆藏文物文化内涵、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打造一批原创展览精品,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在提升文化体验中激发群众的文化热情,增强文化获得感。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传统村落、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地等特色旅游产品,培育文物利用新业态,让文物活起来。在乡村旅游中,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差异发展,推出更多文物体验、古村落研学等旅游产品、精品线路。在城市旅游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等的保护利用力度,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与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实行微改造,下绣花功夫,展现多彩城市旅游的人文魅力。推动博物馆依托文物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彰显徽风皖韵的文化符号、文化标识、文化品牌。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力度,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艺术馆、乡贤馆、名人馆、图书室、文化馆和专题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开展全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评选推介。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战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批主题项目、文物主题游径,推出文物体验、研学、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支持黄山古村落研学旅行等文物旅游新方式,为助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是文明的物化载体,自带“以形释义”标识属性,是安徽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身份证”和“识别码”,是推进对外交流、扩大安徽影响的重要载体。依托文物资源和考古新发现,策划制作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千年徽州》、大型历史文化类高端谈话节目《点亮历史的灯火》,全景展现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探索文物知识与动漫结合、与技术结合、与节日结合、与现代生活结合,推出一系列短视频融媒体产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推出更多符合国外受众喜好、社交平台特点的视频、图文、漫画等原创文化产品,让安徽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越来越多地为国外民众所熟悉和喜爱。将安徽文物宣传推广和交流合作纳入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等品牌活动,策划推介一批安徽文物精品外展,推动安徽文物走出去,吸引四方宾客来安徽,扩大安徽文化、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6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