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产研究与活化利用——《考古遗产研究》(第一辑)出版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顾万发

image.png

考古遗产是田野考古发掘所获取的所有遗址、遗迹、遗物等物质遗存和田野考古记录资料,同时也包括由此而建立的考古和遗址类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等。中国考古学诞生至今,已走过100余年历程,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披星戴月地开展考古工作,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考古遗产资源。

考古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在活化文化遗产、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保护和利用好考古遗产,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文物考古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发挥好考古遗产在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12月经中国考古学会批准成立,2023年5月在河南郑州召开了成立大会,并成功举办了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旨在为从事考古遗产保护管理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致力于考古遗址、考古遗址公园、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管理和研究,提升考古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推动考古遗产的展示利用。

为总结考古遗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考古遗产保护管理的工作实践,进一步推动考古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实践探索,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委会编辑的《考古遗产研究》(第一辑)近日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由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编著,主任委员孙英民主编,以考古遗址、遗址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等考古遗产为研究对象,围绕考古遗产的保护、利用、管理、运营、展示、活化等研究领域,收录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分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科技保护”“活化利用”四个专题,其中包括遗址博物馆理论研究、大遗址保护与实践探索、考古遗址公园的活化利用路径等成果,为考古遗产保护、遗址博物馆发展等提供了参考资料,拟系列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在书中提到,考古遗产在国内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有待进一步解答。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最高纲领,不断深化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厘清田野考古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的核心定位与关键作用,推动建立完善我国考古遗产保护利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推进考古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在对考古遗址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建设一批规划合理、策展精良、管理完善的中国特色考古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积极推动重要考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书中表示,最近十几年来,考古遗址博物馆化展示的方式已成体系。许多博物馆从实际出发,分别对遗迹采取布置标识或原址复建、覆土或覆石、原址建大棚或展厅、重要考古遗迹(地层)搬迁等手段来保护展示,大大提高了遗址的可读性和活力度;在博物馆陈列方面,也更加注意传播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创新、展陈结构的调整和观览体验的丰富,从而大大提高了展览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增强了观众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可以预期,从“十四五”开始,直到2035年,考古遗址博物馆由于处在学科交融的前沿和文化传播的终端,理应在建设与管理、研究与展陈、推广与传播等诸多方面成为排头兵,走在全国博物馆系统繁荣发展的前列,成为中国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价值点。

《考古遗产研究》的出版,旨在为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互鉴的权威学术阵地,与考古遗产、博物馆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热爱考古文博事业的读者们,一同探索考古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考古资源向社会公共文化资源转变,使考古成果真正惠及社会公众,充分发挥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共同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繁荣发展。

《考古遗产研究》(第一辑)

编著: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

主编:孙英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79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