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的考古印记:读《基于文明交往的跨国考古研究——以亚洲地区为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燕海鸣

image.png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我国近年开展了一系列跨国考古工作,与外国同行共同探索人类文明,分享中国考古人的知识与技术。与传统意义的考古不同,跨国考古不仅涉及考古工作本身,更是一项关系文明交往、文化遗产交流合作的事业。因此,如何理解跨国考古的意义,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界定跨国考古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王毅博士最新出版的《基于文明交往的跨国考古研究——以亚洲地区为例》关注上述问题,全面梳理了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跨国考古的历程,尤其针对我国百年来跨国考古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绪论和结语之外,全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前一部分从宏观的视角,展现了跨国考古从西方主导的霸权与掠夺,到不断科学化、去殖民化的过程。同时,亚洲地区的诸多案例也表明,跨国考古逐步摆脱了文明优越性和技术局限性,成为树立国际形象,增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全书对这一转变的梳理全面且细致,通过生动的例证,既呈现出了欧洲中心主义考古的偏见、贪婪甚至血腥,也描绘了跨国考古不断“文明化”的进程。

本书后半部分则聚焦中国,以新中国的建立为时间节点,对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外国来华探险与考古做了系统整理,并对1949年后我国所开展的国际考古合作进行了综合评述。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遭受了西方殖民者在文化领域的霸权与欺凌,考古便是其中代表性领域之一。国外考古“学者”骗取敦煌文书、盗掘石窟墓葬,并不是“跨国考古”,而是赤裸裸的强盗行径。另一方面,考古也成为民族觉醒的一面镜子,许多有识之士通过推动与国外考古学者的平等合作,维护国家主权,构建文化自觉。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走出国境,依托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践行着文明互鉴的理念,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合作。

全书的结尾,作者对方兴未艾的中国跨国考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建议,包括推动跨国考古人才培养、加强交往能力建设、提升理论研究、充实交往内容等等。这些建议既基于百余年来全球跨国考古的得失利弊,也根植于对中国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事业的冷静思考。比如在交往能力一节,不仅提出尊重对方国家文化传统的原则,并且通过文化人类学对时间感知力的理论,有针对性地解释了如何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的行事风格。每一项思考和建议都有理论和案例支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

全书的标题,以“基于文明交往”为导引,一语双关地探讨了中文中“文明”这一概念的两层含义。一个是指宏观意义的群体的物质成就与精神内涵,即我们常说的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另一个是人从蛮荒进步到现代的过程,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作者表示,本书关注的是前一种文明,即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如何通过跨国考古的方式得以呈现、阐发和共同保护。

不过,作为读者,我也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对第二种文明的用心,尤其是在对西方中心主义考古学进行反思之后,全书的主旨便清晰起来:跨国考古所追求的,不只是古代物质与精神观念体系的证据,更是一种现代人以更加“文明”的心态与方式理解他者、认识自我的过程。书中借用哈贝马斯“主体间性”概念,强调考古学者在开展专业工作时,建立起自我与研究对象的平等主客间关系,切忌文化优越感,避免自我中心主义。这一提醒不仅适用于对欧洲中心主义考古学的反思,也同样提醒着中国的跨国考古工作,尊重专业规律,关注他国民众的观感,尤其不要一厢情愿、拔苗助长。在如火如荼的跨国考古时代,这种冷静的提醒可谓必要且及时。

从诞生的一刻起,中国考古学就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比如国家复兴、民族存亡。在新时代,当我们跳出这些复杂情感,审视作为一门学科的考古,尤其是开展跨国考古工作时,应更纯粹地打开这一学科最本真的一面:我们探寻的过去,是关于人自身的生活和情感;我们要讲的故事,是超越国界的知识与体验。

王毅本科专业是外交学,硕士研究北朝胡人墓葬,本书的基础是他的博士论文。他亲身参与了很多申遗和文化遗产交流项目。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正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和大国外交的蓬勃发展,这一独特经历也让他更深刻体会,大写文明的交往,靠的是小写的文明,是理解力,是同理心。这部著作是其20多年学术和实践经历的总结,很少学者能够比他更适合撰写这个题目。

毋庸置疑,跨国考古是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但这种交流与合作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淡化国别和族群的标签,将交往对象视作真实的人,让所有的美好和魅力,通过真实的生活与情感传递和交融。正如本书所说,不要试图通过跨国考古去证明什么,一切自然而然,方显真正的“文明”。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基于文明交往的跨国考古研究——以亚洲地区为例》

作者:王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57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