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十四五”以来四川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坚实成果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许倍川

193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33家备案革命博物馆纪念馆、5万余件(套)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在四川这片红色热土上,遗留下长征遗迹、红军石刻标语、战斗遗址等各类革命文物,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今年国庆期间四川多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机构举办100余场革命主题展览、互动体验和专题宣讲活动,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

“十四五”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指导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教育功能不断强化,革命文物资源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不竭源泉。

规划引领 牢牢坚持保护第一

2021年,《“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等国家层面规划出台,对“十四五”时期革命文物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四川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革命文物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在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召开四川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对革命文物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纳入四川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出台《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召开全省革命文物工作现场会,分析研判形势,系统部署推进;出台《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及其配套实施办法,相关地市出台地方法规;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机制,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机构队伍。

作为革命文物资源大省,四川不断改善革命文物保护状况,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

先后公布第一、二批革命文物名录,通过摸清四川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加强价值挖掘,强化教育功能,提升革命文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围绕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等重点工程,实施邓小平故居、黄猫垭战斗遗址群、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等一批保护修缮项目,有效改善了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同时,加速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成立四川长征文物保护利用联盟,重点打造“9+2”国家级重点展示园。与陕西、重庆签署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牵头完成《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编制,共同推进川陕片区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

image.png

此外,四川建立全省革命文物管理台账和信息系统,开展实物、史料和口述史征集,完成对5749处、12058条红色标语资源的详尽调查,新增86处革命文物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承办全国首次“红色草原”保护利用现场会。

系统研究 提升展览传播效能

近年来,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与理念创新论坛、四川长征精神主题论坛、长征精神红色教育培训联盟等为抓手,四川深化革命文物的系统研究和交流研讨。整合文物、党史、军史、地方志等研究力量,系统列出20个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课题,推出《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等5批57项理论成果,获得较好社会反响。此外,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四川大学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功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推出《邓小平手迹释读》等一批最新研究成果。

革命主题博物馆纪念馆“百馆”提升行动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一批红色场馆的环境风貌、展陈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新建江姐故居陈列馆、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中央彩票公益资金重点支持实施64个展览展示提升项目,79处革命旧址面向公众开放,53家革命场馆纳入新增中央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补助名单。

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革命文物精品展览工程,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推出“红军长征在四川”“红旗漫卷大巴山”“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烈士事迹展”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精品展陈,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严把意识形态关,印发全省革命文物展览展示负面清单,开展红色旅游发展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排查整改。

融合发展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依托红色文化场馆,四川持续开展社会实践、精品研学、主题活动等多样化红色教育,推动建设“革命文物+”融合发展模式。

四川发挥7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融合发展,创新开展革命场馆“一馆一课”建设,研发了一批“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让红色教育更加生动鲜活。例如,赵一曼纪念馆联合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打造的思政课《传承信仰之光 强国复兴有我》,拓展了大学生参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提高了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行走的思政课”结合流行的“citywalk”,让大学生在行走中长见识、拓视野、受教育。今年9月,成都大学200名2024级新生就近来到成都周边的博物馆上了一堂精彩的“行走的思政课”。其中,文科类专业新生走进红色博物馆,聆听讲解员娓娓道来的“革命故事”。

四川深化“红色场馆+党校”合作,推进红色场馆与“1+5”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小平干部学院等共建共享,联合开发干部教育系列特色课程和精品教学路线。

四川长征文物、“红色草原”和川陕苏区等一批革命文物主题游径的发布,舞剧《努力餐》、川剧《烈火中永生》、话剧《红色电波》等一批文艺作品的推出,深情讲述了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歌颂了革命英烈的崇高精神。

在“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系列活动中,40个红色经典景区、11条红色精品线路以及“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巡回宣讲等17项主题活动密集推出,引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下一步,四川将持续夯实革命文物保护基础,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系统开展全省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持续实施革命主题场馆“百馆”提升和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行动,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推进川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推介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革命文物工作水平,奋力谱写四川现代文明建设新篇章。

image.png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1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