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三峡故事 ——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精品文物赏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何娇

image.png

玉具剑是以良玉美石装饰的一类古剑,是用以象征身份的饰物。该玉具剑剑身长茎,脊呈直线,前锷收狭而锋锐,由青铜剑身和玉剑首、后(箍)、格、璏、珌五种剑饰组成。剑饰多为青玉质,外立面均经抛光处理。这把玉具剑是目前巴文化遗址出土剑饰中最全的一件。从剑的形制和铸造工艺看具有楚文化风格,它为何出现在巴文化墓葬中,暂时无从得知,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巴地的上层社会对楚文化的接纳,“江州以东,其人半楚”,巴文化和楚文化在三峡地区交汇融合。

image.png

东汉乌杨石阙

通高5.4、进深1.7米

忠县乌杨镇出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该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自下而上依次由脊饰、阙顶盖、上枋子层、扁石层、下枋子层、主阙体、阙基七部分构成,具有顶盖出檐宽、阙体收分大、构造简洁的特点,因而显得造型格外挺拔、巍峨。上方刻有狩猎图、习武图、送行图等,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长达两米多的青龙、白虎雕刻,造型生动,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神韵。乌杨阙是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0余处汉阙中保存最完整,也是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阙。其阙体建筑形制结构和图像也显示出一些不同于现存石阙的特点,对于加深汉代石阙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image.png

汉代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  

通高74.2厘米  

云阳丝栗包遗址出土

云阳县博物馆藏

该连枝灯由灯座、灯杆、灯枝和灯盏四大部分组成。灯座为一昂首奔走的辟邪,其背上跪坐一羽人,羽人头顶立柱,顶端以博山形装饰,分插出四根灯枝,一根直立,其余三根呈S形挑出。枝头均放置带有龙首凤鸟装饰手柄的平底浅圆盘,盘下铸有三只蹄形足,盘内各置有一龟形小铜镇,可用来压灯芯或熄灭灯火。此件辟邪座羽人连枝灯制作精美考究,为目前全国出土同时期连枝灯所仅见,寄托了三峡地区先民希望“常明”和“长生”的愿望,也是汉代对神仙方术的尊崇和厚葬之风在三峡地区的体现。

image.png

新莽时期始建国元年铜承水盘

口径13.5、高2.8厘米

云阳丝栗包遗址出土

云阳县博物馆藏

该承水盘为假圈足、折沿、弧腹内收,出土时因铜锈覆盖未发现铭文,在室内保护修复除去铜锈后,发现器底有铭文隶书5行22字:律斤衡兰,承水盘容一升,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根据铭文可知,该器为“承水盘”,新莽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制作的度量衡器,容量为汉制一升,约合今天的两百毫升。该承水盘是重庆出土新莽时期唯一一件度量衡器,为研究汉代量器发展与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反映了汉代三峡地区城市文明演进高度。

image.png

东汉灰陶击鼓说唱俑  

通高66、底座径24.8厘米  

忠县花灯坟墓地出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该击鼓说唱俑以泥质灰陶制成,头戴帻,上身赤裸前倾,两肩高耸,下身着长裤,右脚跪坐,左脚下蹲,赤足;左手环抱一圆鼓,右手食指伸出。陶俑张嘴嘻笑,眯缝双眼,卷舌,呈现活泼憨厚之态,似正表演到精彩片段。击鼓说唱陶俑是汉代巴蜀地区常见的一种人俑形式,造型源于汉代民间艺人“俳优”,通常为相貌滑稽的侏儒艺人作谐戏表演。川渝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全部都笑容可掬,这反映出当时三峡地区人们生活幸福,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image.png

南北朝灰陶巫师俑  

通长27.5、通宽30、通高99厘米

巫山县巫峡镇柳树村出土  

巫山博物馆藏

该陶俑头梳三角髻(一说头盖高冠),圆眼高鼻,嘴唇聚拢,似正念念有词,身着长袍,双手持环首刀握于胸前。陶俑出土时为一对,另一件梳独髻,亦持环首刀握于胸前,两件陶俑均表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巫师造型,是三峡地区巫文化发展的独特证明。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