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石刻构件,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融合绘画与雕刻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展现了汉代人的现实生活与浪漫想象。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内容丰富、水平精湛,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汉画 汉风 汉魂——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经过9个月的精心筹备及2个多月的施工布展,于10月24日在山东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图1)。展览共展出珍贵汉代石刻文物77件/组,辅以石刻拓片、文物线图以及数字化资源,展示了汉画像石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汉画像石解读”“神道石刻”“汉画祠堂”“汉画墓室”四个单元,全景式阐释了汉代墓葬建筑系统,展现了神道石刻、祠堂、墓室的全貌及其建筑形制,讲述了画像石中神仙祥瑞、忠臣孝子的传奇故事,揭示了汉画的艺术之美、气势雄浑的大汉气韵、汉代人的精神信仰。
展览采用空间叙事的手法组织架构,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巧妙还原汉代墓葬建筑系统。展览复原的莒南孙氏阙、金乡朱鲔石室、嘉祥宋山祠堂等重要汉代建筑是叙事的基本单位,意在将单体画像石还原到建筑的空间语境中,去阐释构石在建筑中的作用及其画像的隐喻。此外,展览按照汉代陵墓的配置去划分展示空间。在展厅中分割出一条横向贯穿的通道作为意向化的神道,以非对称布局设置了石兽、石阙、石人、石碑等(图2),神道的终点指向朱鲔石室,武梁祠数字展项呼应背面的沂南北寨汉墓虚拟漫游展项。展品、展项间的空间关系与汉代的陵墓礼制相吻合。
千秋:汉画像石解读
汉画像石是大汉王朝厚葬风俗的产物,承载着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生活风貌与礼仪习俗。古朴而宏大的艺术风貌,开放而自信的时代精神,赓续两千余载,历久弥新。山东的汉画像石早在北魏时期就被众多金石学家研究著录,历经千年的摹写与考述,传承至今。
东汉石狮(图3) 石狮于临淄出土,整体呈跪姿,昂首口张,目视前方,双耳竖起,颈粗腰细,背部隆起,身形矫健。颈部有浮雕的鬛,并刻有隶书铭文一行:“雒(洛)阳中东门外刘汉所作师(狮)子一双。”铭文记载了工匠姓名及籍贯。东汉墓前有配置大型石兽的习俗,基本形态大多源自狮、虎、豹等猛兽,不少更接近狮子的造型。
路公食堂画像石(图4) 此石刻于东汉永元元年(89年),早年山东汶上县出土,后为曲阜孔氏所得,继归山东金石保存所。石已残,图像采用凹面线刻,内容为车骑向左前行,前面一车仅露车的后半部分,后随二骑和双马驾驶的轺车。图像右边有隶书题记二行:“□元元年二月廿日□□□□□(荆)(路)公昆弟/□服三年立食堂路公治严氏春秋不踰”。
守望:神道石刻
神道是指墓前开辟的贯通式道路。西汉时期已开始在陵墓神道放置具有守护、辟邪功能的石刻,及至东汉,神道石刻制度逐渐完善,中轴排列、对称设置石柱、石阙、石兽、石人、石碑,展现出汉代石刻的秩序性与艺术性。山东是汉代墓地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地区,各类陵墓石刻均有发现,其配置布局延续至明清时期。
“邪相刘”神道柱(图5) 此柱由清金石学家尹彭寿发现于济南章丘区龙山街道孙家村,1930年入藏山东金石保存所,为汉琅琊相刘君墓前神道柱。柱为束竹式,上、中、下部各有一圈绳辫状束带,上部篆书,仅残留“邪相刘”三字。柱身中部两侧各浮雕一螭虎,突出部分亦残。另一侧有尹彭寿题记,内容为:“是表字三行,可见者‘邪相刘’三字,盖汉刘衡兄,参以衡碑文而知之。年久表倾,其后刘汉告余,重立墓前。光绪丁酉秋,古琅琊尹彭寿记。历城周锡诚刻。”
莒南孙氏阙(图6) 此阙造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是现存最早的纪年石阙。1965年出土于莒南北园镇东兰墩村,1983年拨交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此阙整体为重檐方形屋顶、梯形阙身的单阙,阙身为汉碑碣造型。阙右侧刻隶书一行:“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仲升父物故行丧如礼刻作石阙贾值万五千”。
陶洛村捧盾石人(图7) 1957年,石人出土于山东曲阜陶洛村,通高2.21米,躬身站立,着长袍逢掖,头戴武弁大冠,内衬巾帻,双手捧盾。此类石人立于墓前,成对出现,一人捧盾,一人拥彗,躬身而立,应是墓前的亭长、门卒之类,具有仪卫、侍从等功用。
追远:汉画祠堂
汉画像石祠堂为形似房屋而前部不设门扉的建筑,又称“食堂”“斋祠”等,是子孙后代祭祀、追思祖先的地方。祠堂画像除了彰显孝心,接受祭拜外,路人也能观瞻,兼具纪念和教化功能。山东发现的祠堂建筑数量最多,大、中、小各种形制皆备,图像丰富,制作精美。
朱鲔石室(图8) 东汉朱鲔石室出土于金乡县李楼村,门洞高2.25米,室内面阔3.96米,进深3.3米,属单檐双开间悬山顶式建筑,是可复原的最大的汉画像祠堂。祠堂三壁由石板纵向拼砌而成,立石侧面的凹槽扣合严密,每壁正中雕刻凸起的立柱,上部设栌斗。朱鲔石室最早著录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兖州府运河同知黄易与金乡县令马于荃发掘出因河水泛滥而湮没的朱鲔石室。1927年,金乡人周文奎将石室有画像的三壁石板迁移到县城文庙明伦堂保存。1934年,美国学者费慰梅调查了金乡县城保存的原石及原址墓葬,于1942年发表了石祠复原方案。
宋山一号祠堂(图9) 宋山一号祠堂为东汉晚期平顶式祠堂,现存祠堂东、西侧壁,后壁,盖顶石,屋顶残石,基座石六块画像石刻,除屋顶石外,皆采用凸面线刻。1978年至1979年,祠堂构石发现于嘉祥县满洞公社宋山大队村的三座墓葬中,墓室为石室再建墓,构石属多座汉代石祠。蒋英炬先生将散石复原为四座平顶式祠堂,其中一号祠堂构石较齐全,展现了此类祠堂的形制和全貌。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图10) 此石于嘉祥县洪家庙出土,先由嘉祥县令吴蔚年搜罗至嘉祥学宫明伦堂,再于1909年运至山东金石保存所。画像中持鸠杖者为老子,躬身执雉者为孔子,中间推鸠车的小童为项橐。项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战国策》记载“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永寿三年(157年)许安国祠堂画像石(图11) 此石出自嘉祥县满洞公社宋山大队村墓葬,原为祠堂顶盖石,画像采用铲地平面线刻,中心为“方花”,花瓣上刻连笔井字纹,花瓣间空隙处刻六条鱼、二人头鸟。画面左右两侧各有铭文,右刻隶书题记十一行近五百字,记录了许安国病逝及族人“竭孝行”修筑石祠的过程,表达了亲人的悲痛,其对石祠内部画像的描述精妙细致、颇具文采,有汉赋之风。
未央:汉画墓室
汉画像石墓是指在汉代广泛流行的一种以石刻画像装饰的石结构墓葬,主要包括石椁墓、石室墓、砖石合建墓等多种类型。西汉晚期,汉画像石墓形制从石椁墓向注重空间设计的石室墓转变,墓室的营建逐渐向宅第化方向发展。前堂后室的平面布局,秩序井然的画像内容,重叠环绕的藻井结构,共同表达出对理想家园和生命永恒的不懈追求。
金乡县香城堌堆石椁侧板(图12) 1981年,金乡县香城堌堆村出土了西汉晚期画像石椁墓,石板采用凿纹地凹面阴线刻,内外两面皆刻画像。外侧左格有两人对练,右人挺矛前刺, 左人一手持盾托矛,一手举剑欲劈。中格刻悬璧图。右格刻三人,中间一人头戴山形冠,双手握剑,左右各站一人执矛。石椁的早期画像较为简单,常见璧纹、常青树、鸟、门阙等;中期出现了楼阁、武士、门吏等;晚期画像丰富,有神仙、乐舞、车马、宴饮、牛耕及历史故事等。
双鹿画像石(图13) 1953年,此石出土于烟台市福山县东留公村,采用高浮雕,石面上刻有两只呈对卧姿势的梅花鹿,状态自然安详。鹿与“禄”同音,鹿在古代被人们视为瑞兽。
金乌云气画像石(图14) 2007年,东平后屯一号壁画墓发现于东平县原县物资局院内,其壁画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门楣、前庭立壁及顶部皆绘有彩绘。此画像属墓顶,长5.3米、宽0.96米,以石灰水涂抹于石板作底彩,其上用墨线勾勒轮廓,添彩。画像象征日月天象和天空,整幅画面铺满云气纹,中心绘有一轮红日,红日中有一只三足乌。
汉画像石具有深沉雄大的民族艺术特色,它不仅是一部历史的画卷,更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汉画 汉风 汉魂——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是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具体实践,更是彰显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力举措。山东博物馆将继续立足区域石刻文物特色,厚植齐鲁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物阐释利用新路径,不断打造原创精品展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