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陈列”策展笔记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宣鼎文

“向东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陈列”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5个专题文化陈列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省级博物馆中首个以地方海洋文化为主题的专题陈列。展览以古代浙江海洋文化为主题,从考古发现和人文历史角度讲述近一万年来浙江人与海洋之间的故事。

展览缘起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是一个综合性场馆,展陈面积32012平方米,展览策划以“思想高度、学术深度、人文温度”为原则,构建了“159”多样化的展览体系。“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谱写了浙江宏大的历史,5个专题文化陈列则从不同角度解读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

浙江濒临东海,东北部为杭州湾,东部为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浙江11个地级市中有7个是沿海城市,海岸线总长度和海岛数量均位列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浙江的海洋开发史可追溯到距今8300年的余姚井头山遗址,航海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制盐史可追溯到距今4400年的宁波大榭制盐遗址,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浙江是东北亚航线和南洋、西洋航线的交汇点,有杭州、宁波、温州等重要商港和陶瓷、茶叶、丝绸等外贸特产,自古以来就是对外开放的前沿。海洋塑造了浙江人的性格,在长期与海为伴、向海而生和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浙江人形成了勤劳勇敢、开放包容、敢于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品质,推动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并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海洋文化是浙江重要的地域文化,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设海洋文化专题陈列,符合新馆展览体系的定位和要求。

展览结构

展览由“潮起东南”“向海而生”“乘风起航”“跨越重洋”四个单元组成,分别以史前时期浙江的沿海聚落和先民生活、古代浙江沿海的主要生产活动、古代浙江的海外贸易和古代浙江的对外文化交流为主题,时间跨度从史前至明清,展陈面积为914平方米。

第一单元“潮起东南”以余姚井头山遗址、萧山跨湖桥遗址、宁绍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浙东沿海的良渚文化遗址为展示重点,展现史前时期浙江先民对海洋的初步开发和探索。

第二单元“向海而生”讲述了历史时期浙江滨海之民的生存问题。渔业和盐业是沿海百姓最主要的生计方式,随着人口增加和技术进步,古代浙江的海洋渔业和盐业也随之发展。与浙江海洋渔业相关的文献、图像和实物资料十分丰富,与海洋盐业相关的考古遗址近年来也被不断发掘。农业在浙江沿海的生产活动中也占据较大比重。面对海潮侵袭,历代政府在浙江沿海尤其是潮势汹涌的钱塘江两岸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修建海塘,用“海上长城”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为解决耕地不足问题,沿海百姓在潮势较缓的滩涂地区修筑层层堤坝,向海要地,将沧海变桑田。浙江海塘文化体现了浙江人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勇立潮头的品格,是浙江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单元的展示重点。

在生产生活安定、造船和航海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浙江人开始向海外拓展,寻求更多机遇。第三单元“乘风起航”从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讲起,引出浙江历史上的重要商港和繁忙的海上丝路贸易。每个商港兴起的时代背景、功能定位、外销商品和对外航线等均有所不同,杭州港、宁波港和温州港是浙江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本单元以港口为单位,展示古代浙江的主要外销商品和海上丝路遗存。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过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遗址发掘现场和宋代朔门港的对比模型对其进行了重点展示。

发达的海上交通增强了浙江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历史上有许多求法僧、使节、旅行家等通过海路来到浙江,促进了浙江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第四单元“跨越重洋”,通过以天台宗为代表的浙江佛教文化、以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异国使者作品中的浙江,来讲述古代浙江的对外文化交流。

展览以一部多媒体影片结尾。影片由不断向前行驶的史前独木舟、古代渔船、古代商船、现代货轮四幕场景组成,既回顾了展览内容,又将展厅时空从古代引至当下和未来,与“向东是大海,是未来,是希望”这一结束语相呼应。

重点展品

展览的重点展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近年考古新发现的相关器物,如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鱼镖、贝器、海生贝类和海洋鱼类骨骼,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木桨,宁波大榭遗址二期遗存出土的制盐器具,宁波东钱湖窑址出土越窑青瓷,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出土的各类外销瓷器等。第二类为浙江出土、与浙江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证,如宁波鄞县出土的战国—西汉时期羽人竞渡纹铜钺,台州三门出土、与印尼“黑石号”沉船出水熏炉形制相同的唐代越窑青瓷熏炉,嘉兴澉浦出土的南宋水军铜印,余姚巍星路窖藏出土的高丽青瓷长颈瓶,瑞安慧光塔出土的伊斯兰风格蓝色磨刻花高颈玻璃瓶等。第三类为文献和图像资料,如宋代以来浙江沿海各府地方志、明代《筹海图编》刻本(郑若曾撰)、清代《鲞经》抄本(王克恭撰)、清代《浙江海塘图卷》(沈宗骞绘)等,以及浙江各地佛塔出土的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

展示方式

除文物与图版资料外,展览还通过各类模型、多媒体装置增强展示效果,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向观众传递更多信息。如第二单元的“渔盐之利”板块,制作了多艘古代浙江沿海的代表性渔船模型,还根据元代陈椿的《熬波图》制作微缩模型,还原古代沿海制盐场景。在“兴修海塘”板块,以透明OLED显示屏为展示媒介,观众可以触摸检索各个历史时期浙江海塘的修建方法、具体结构和相关考古遗存;对于无法全幅展示的明代《三吴治水图卷》和清代《浙江海塘图卷》,将其高清扫描后放入OLED显示屏,观众可以移动和放大两幅图卷,观察藏在文物中的更多细节。在第三单元的“牵星过洋”板块,通过旋转船舵控制上方显示屏,设计了在航海中寻找北极星的互动游戏。在尾厅部分,根据多媒体视频中的四幕场景设计了同步的地面投影,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航行体验。

“向东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陈列”从考古和历史出发,通过各类展品和多种展示方式,阐释了浙江海洋文化的具体内涵和历久弥新的精神特质。在“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勇立潮头的浙江人将继续发展海洋文化,开启新的征程。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3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