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红色资源是党苦难辉煌奋斗历程的深厚积淀,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纪念馆是党和国家红色资源的宝库。在新时代革命纪念馆如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方式,是文博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走近革命文物,在情景交融中筑牢初心
革命文物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纪念馆管理的每一处革命遗迹、收藏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见证、记录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意志品质,是新时代开展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如何让革命文物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在情景交融中筑牢初心。
一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打造精品展陈。除传统的图文呈现外,还应丰富革命文物的展示内容、创新展示方式,结合声光电、虚拟现实等多种手段,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如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的“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基本陈列,通过“一苏”大会的情景交融,让观众走近革命文物,使陈列展示更加灵动、更富层次、更具魅力。
二要善于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要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青少年从小在心里树立起革命理想。如东北烈士纪念馆设计的“一针一线缝制抗联军帽”社教课程,让青少年学生在缝制军帽中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爱国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从军梦想。
三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要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成为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阵地。
聆听革命故事,在接力奋进中勇担使命
革命故事是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和呈现方式,革命故事饱含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蕴含革命理想信念、英勇斗争精神。如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让广大的青少年在聆听革命故事中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认识到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一要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革命纪念馆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有助于融入一种氛围、代入一种角色,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在感同身受中追昔抚今、激发情感、昂扬斗志。如讲述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的革命理想、长征时红军“半截皮带”的故事、夏明翰经受考验的故事等。
二要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革命故事也提醒我们,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因此,革命纪念馆在利用红色资源赋能思政教学中,要把自己想讲的和青年学生想听的结合起来,要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如讲述苏区时期刘伯坚“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开国将军甘祖昌甘愿回村当农民的故事等。
铭记英雄人物,在涵养气概中昂扬斗志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党在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革命纪念馆在利用红色资源赋能思政教学时如何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
一要铭记英雄人物。要在吉鸿昌等民族英雄创造的丰功伟业中汲取智慧、昂扬斗志,要在弘扬李大钊、方志敏等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中铭记英雄壮歌的忠诚品格,要在弘扬“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等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对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中铭记英雄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执着品格,要在弘扬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小娟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中学习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
二要崇尚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革命纪念馆在利用红色资源赋能思政教学时应围绕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革命精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的英雄故事,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
赓续精神谱系,在传承基因中坚定信仰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精神谱系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孕育产生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熠熠生辉的精神谱系。
在新征程,革命纪念馆在利用红色资源赋能思政教学时,一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共产主义绝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鼓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如何在新征程上、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积极弘扬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革命纪念馆人的使命和担当,尤其是怎样教育与引导青年学生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尤其是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斗争中勇于中流击水,豁得出去、顶得上来,更是我们每一位文博工作者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革命纪念馆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用心保护红色资源、用情上好大思政课,培养青年学生筑牢初心、勇担使命、昂扬斗志、坚定信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