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向公众开放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李瑞

本报讯  记者李瑞报道 12月21日,有着560多年历史的北京先农坛庆成宫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继今年4月18日神仓院落首次开放之后,先农坛范围内又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古建筑区域。观众可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票从永定门内大街先农坛东门(先农门)进入庆成宫区域进行参观。

庆成宫作为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点之一——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面向公众开放的文物古建场所。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带动下,庆成宫建筑群腾退、修缮与保护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自2023年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在市文物局(市申遗办)的集中调度和西城区的积极推动下,先后完成庆成宫区域文物征收腾退、非文物建筑拆除、彩画保护、本体修缮、展览布陈等任务,让这座有着56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回归公众视野。 腾退修缮后的庆成宫不仅恢复了历史风貌,还融入现代展示手段,让游客可以充分领略这座皇家建筑的昔日风采。庆成宫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注入新活力。

image.png

观众进入庆成宫后,可以在一进院内观看“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展”,了解近年来公众参与支持下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取得的成果;在西跨院观看“庆成宫历史文化展”,了解庆成宫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变迁;在庆成宫正殿可以通过视频观看“致中育和 嘉礼庆成——先农坛庆成宫数字常设展”,欣赏壮美中轴,了解清雍正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的场景;在后殿可以欣赏并购买精心设计的文创产品。

庆成宫原名斋宫,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是明清帝王在祭祀先农前斋戒的场所。清乾隆二十年(1755),对其连廊与墙体进行改建,形成现有格局,并更名为庆成宫,成为皇帝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礼成庆贺之所。据史料记载,文武百官在此向皇帝表示礼成庆贺,尔后皇帝为百官赐茶,由顺天府率大兴、宛平县令至庆成宫东掖门报耤田终亩数,礼成后皇帝乘舆离开。

庆成宫建筑群坐北朝南,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外宫门、内宫门、正殿、后殿,两殿中间院落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配殿。庆成宫古建筑群布局恢宏,装饰精美,是先农坛内营造等级最高的皇家建筑群,体现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正殿、后殿的屋顶为皇家建筑等级最高的庑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梁枋采用金龙和玺彩画,窗花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图案,殿内装饰采用团龙图案天花,处处彰显出明代皇家建筑的气派。

据悉,由于庆成宫地处先农坛外坛区域,目前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的内坛区域暂时不能连通,目前采取分区验票的形式进行参观,游客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票可以参观包括庆成宫在内的古建馆所有开放区域。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2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