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部门初步完成宁夏银川地震承天寺塔除险工作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记者 杨亚鹏

本报讯  记者杨亚鹏报道 1月2日10时、16时,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金凤区接连发生4.8级、4.6级地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对当地文物保护单位造成较大威胁。

地震发生后,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抓紧组织开展震区不可移动文物地震风险评估,指导宁夏文物部门开展灾情核查、应急抢险、临时支护加固等应急处置工作。

经现场勘察,地震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天寺塔、银川玉皇阁和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银川鼓楼、民国宁夏政府旧址、多宝塔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情况。其中,承天寺塔受损严重,刹身上部(靠近宝珠位置)第3至6层琉璃砖松动错位并脱落,导致塔顶宝珠倾斜严重,仅靠两根防雷引线钢筋暂时牵拉,随时有掉落风险,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

据介绍,承天寺塔是我国现存古塔中唯一有文献记载其始建年代的西夏古塔。该塔始建于西夏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清乾隆三年(1739年)因地震毁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因塔身下半截尚存,重修时按其基本形制,保留了西夏古塔的建筑风格,文物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文物安全是底线和生命线,文物保护一刻也不能耽误,属地文物部门迅速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文物部门报告,紧急处置,立即行动。承天寺塔园区立即停止游客入园,塔体周围拉起警戒线,禁止人员靠近,脱落的琉璃砖块及时清理归整。结构工程和文物保护专家很快被邀请至现场评估协商倾斜塔刹的处置措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国家文物局委派相关处室负责人驻场指导,组织文物、住建、应急、气象等部门和有关专家会商论证,最终确定“先除险后保护”的原则,并制定了详细抢险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经各参与部门通力协作和紧张准备,1月8日中午,抢险专业人员利用3台大吨位吊车在65米高空连续作业6个多小时,最终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安全、完整地将重约1.5吨的宝珠临时拆卸吊至地面,随后对塔刹顶部进行了临时性封护处理,除险工作初步完成。

目前,当地正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抓紧编制承天寺塔抢救性保护方案,履行报审程序后将尽快实施灾后保护修缮工程,以确保人员和文物安全。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13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