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馆活态遗产保护研究的高校实践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周静伊

2024年12月6日,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申报的“成都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观音阁老茶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水陆要冲”的彭镇,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初为观音阁,民国五年(1916)重建,转为茶铺延续至今。因原状保存着百年之前当地的日常生活文化景观,近十年来吸引了世界各地摄影师群体前往摄影,成为网红打卡地。但老茶馆建筑本体和内部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和安全隐患,威胁到本体安全与茶馆文化精神的传递。

两校联合共护场镇老茶馆

2021年11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开展成都市“观音阁老茶馆”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西南交通大学遗产中心师生团队全程参与保护项目的策划编制,完成了申报文本中保护现状、项目措施诠释等部分,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们联合完成建筑勘察测绘、申报图纸绘制、“茶馆百年”展览策划及布展等工作。遗产中心主任刘弘涛任该项目首席咨询专家,副主任张宇任首席设计师。

对于成都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颁奖表彰评语为:观音阁老茶馆作为当地社区历史和社会演变的鲜活见证得到了保护。该项目面对材料老化等挑战,仍致力于提升该地区传统茶馆类型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保留了诸如竹编框架和稻草泥浆抹灰等原始材料和建造技术。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将使用者作为利益相关者,通过口述历史和绘图研究,将他们的观点融入保护实践中,不仅维系了茶馆原本的初衷,还维护了它的质朴、乡韵和活态遗产。

在同期获奖的8个项目中,中国项目有3个,分别是优秀奖——成都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上海何陋轩保护项目(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杰出奖——宜兴古南历史街区保护项目(同时获得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

探索老茶馆活态遗产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设立于2000年,旨在表彰亚太地区的个人或机构为保护和修复当地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或遗产地所做出的示范性努力和贡献,以鼓励个人或机构以独立或公私合作的方式开展保护项目,保护地方文化遗产,造福后世。保护项目透过观音阁老茶馆“网红茶馆”的表象,揭示出老茶馆的“活态遗产”价值。

遗产中心师生团队通过文献研究、方言采访、勘测分析等工作,完成了观音阁老茶馆历史地理背景调研报告。在档案馆查询了成都老茶馆文档资料,挖掘建筑功能变迁历史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本思想,为观音阁老茶馆实现身份定位提供依据。

团队充分发挥在地优势,开展问卷调研及方言采访,通过走访老茶客、周边社区居民及摄影师,以方言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老茶馆在当地人心中的情感联结与日常记忆。如老茶客会在凌晨四点自行开门烧水泡茶,年长的老茶客常年享受1元茶水的优惠,并保有固定的座位。西南交大和天津大学两校师生团队联合对老茶馆关联较深的89位人员进行专题访谈,调研成果为价值认知和保护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通过系统探索,找到了茶馆陈设、“千脚泥”地面、喝茶民俗、传统业态活动等关键要素,它们构成了老茶馆百年以来的岁月“痕迹”和平民生活的朴素“气场”,既是遗产价值的核心,也是保护的重点。老茶馆既应作为文物建筑来保护,也应作为日常生活文化景观来保护,保护文化景观的“声景”“光景”“香景”。

从挖掘建造技艺到带动可持续发展

虽有百年茶馆之名,但遗产本体历史脉络不明,经初步勘察发现该建筑各部分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中心师生团队通过采访当地工匠,由屋架结构、用料、装饰差异进行初步判断,以排水系统为切入点,分析檐沟的修建顺序,推断建筑扩建过程,明晰建筑建造沿革及相关技艺,总结遗产本体病害问题,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

遗产中心团队参与编制的修缮方案着力解决观音阁老茶馆本体的病害问题以及不当改变,尽最大可能保留茶馆原有的材料和建造技艺(如稻田稀泥和稻草混合制墙泥、竹席吊顶等)。对地面、墙体、屋面、门、吊顶、排水檐沟等部位采取局部整修和恢复措施。在维修工程启动后,全程跟踪记录了维修工程,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到施工技艺的应用,从细节修复到整体风貌的保持进行全方位记录,并将修缮工艺与过程进行图示化表达。

image.png

在观音阁老茶馆的调查研究与修缮保护工作进行的同时,西南交大和天津大学团队还联合在彭镇举办了面向公众的专题展览。展览内容除修缮技艺外,着重宣传了安全性和历史建筑风貌平衡的保护新理念,此外还涵盖观音阁演变历史长卷、排水系统模型和图像化研究成果等,为公众更全面地展示了观音阁老茶馆项目的可持续性。

观音阁老茶馆保护项目的顺利完成,使老茶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激发了老街活力,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也为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325s